研究揭示鱼类进化骨骼发生的细胞与分子调控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林强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高泽霞等合作,基于单细胞测序与基因编辑技术率先揭示了鱼类肌间刺形成的关键细胞群与核心基因runx2b,并系统阐明了调控鱼类骨骼(肌间刺)形成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鱼类作为低等的脊椎动物,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伴随了复杂的性状产生与演化,其中,鱼类骨骼演化是其形态多样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低等”真骨鱼类中存在着一类特有骨骼—肌间刺,它们分布在椎体两侧肌隔中,起到支撑肌肉的作用,其因鱼类物种不同而呈现多种发生与发育形式;例如,在鲤形目诸多物种中存在大量的肌间刺,而海龙目、鲀形目等大多数物种都几乎没有肌间刺,如海马、海龙等海龙科鱼类。当前,调控鱼类肌间刺形成的关键基因及其调控机制仍然不清楚。在本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为明确鱼类肌间刺形成的关键细胞群,首先利用单细胞转录......阅读全文

中科院南海所开拓南海U形海疆线生态环境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唐丹玲团队系统开展了中国南海U形海疆国界线的科学研究,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在《海洋学报》发表。  研究首次以整体的南海U形海疆线作为对象系统研究其自然属性,展现了南海U形海疆线的水深分布特征和生态因子分布特征,提出根据海底地形特征将南海U形海疆线划分为5个区间的“五区间

中科院南海所新型科考船开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16日在广州开工建设。中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科考船的建设,将成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重要的开放共享平台。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张偲介绍,从中科院南海所建立至今,使用过“珊瑚”号、“实验”号、“实验1”“实验2”“实验3”号等多艘科考船。  

南海是怎么成为南海的

  6月11日,伴随着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停靠上海南港码头,由中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导的我国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至此圆满完成了两个航次、历时4个月的科学考察任务,这也是国际大洋钻探船首次停靠中国大陆港口。  这次钻探,掀开了3800万年前南海一带地球大陆板块分裂奥秘的神秘一角。虽然从南海深处钻取的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出版《计量海洋生态学》

  近日,由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王友绍编著的《计量海洋生态学》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了解,计量海洋生态学是海洋科学中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该书以计量海洋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贯穿始终,对我国热带(如西沙)、亚热带(如大亚湾、珠江口)以及大西洋(西北臂)典型海域环境与生态学变化特征

中科院南海环境变化先导专项2016年工作会召开

  10月24日,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南海环境变化”(简称“南海专项”)2016年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南海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偲和各项目负责人对专项进展及2017年工作计划和预算的报告。专项协调组、总体组、监理组专家就专项亮点成果

中科院南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中心揭牌

  签约仪式   5月25日,中国科学院南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中心揭牌暨进驻项目签约仪式在南海经济开发区大沥园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中科院广州分院常务副院长黄宁生,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刘炜,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子甫,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党委书记黄建冲,佛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洪义国担任IBB杂志编委

近期,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LED重点实验室的专家洪义国应邀担任了国际期刊《国际生物退化和生物降解杂志》(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Biodegradation,IBB)编委,任期到2011年。作为编委,洪义国主要负责稿件审核、推荐本研究领域原创性和最好的稿件,以及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首次育出最大双壳贝类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喻子牛等人,通过优化和创新亲本暂养促熟、诱导配子排放、受精孵化、幼虫培育、虫黄藻植入、附着变态、稚贝中间培育、幼贝育成等技术环节,成功培育出砗磲幼贝,从而为砗磲的种群资源恢复、岛礁生态系统重建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研究人员在繁育过程中突破了关键瓶颈技术,为砗磲苗种生产

中科院南海研究所专家:糖尿病胰岛细胞有望修复

  医学发展到今天,糖尿病仍是一种可以控制但不能根治的疾病,国内外医学领域都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糖尿病的防治。记者12日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由该所课题组近日研发的一款名为“依安诺”的多组海参蛋白质,在解放军303医院对5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60天的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中科院研究员李松海:扎根南海研究海洋哺乳动物

  建立首个南海鲸类动物资源数据库、首次发现海南西南海域存在中华白海豚种群、揭示齿鲸动物声呐系统相关的发声、听觉机制及噪声影响……作为中国科学院引进的海外人才,李松海自2012年起带领团队“深耕”南海,从事鲸类等海洋哺乳动物研究。  回国9年,李松海和团队在南海海洋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鲸类环境适应与

中科院南海所:分析海洋底栖鱼类重金属镉累积机制

  记者从中科院南海海洋所获悉,该所张黎团队利用多重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研究海洋底栖鱼类中重金属镉累积方面获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近日相继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有害物质期刊》。  张黎团队开发了一种多重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在实验模拟体系中人为添加重金属镉同位素,首次对海洋底栖鱼类从水相、沉积物相和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项目获CCF华为胡杨林基金资助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周巍主持申报的CCF—华为高性能计算优秀青年创新基金项目“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提高极端海洋气象灾害短临预报预警技术”获2021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华为胡杨林基金资助。  据悉,“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提高极端海洋气象灾害短临预报预警技术”项目立足于“一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构建全球海马起源与扩散路线图

  2月17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林强团队联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阐明了全球海马生物地理格局特征及其多样性形成机制,构建了全球海马起源与扩散路线“一张图”,为全球海洋生物的扩散及其多样性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范式。  牵头负责

南海大洋钻探:南海海底两百万年前浊流激荡

  根海底岩芯样品中既有四十万年前的化石,又有两百万年前的化石,是“时空穿越”,还是另有内情?     “看,取出来了!”伴随着一阵欢呼声,2月1日凌晨,钻探船“决心号”成功在南海4250米深处获取了第一根近10米长的岩芯。    “第一周的工作完全颠覆了南海‘安静’的形象,200万年前这里曾发生剧

有了这个方程,他打算在南海下再找一个“南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438.shtm气泡,大大小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看似寻常,却蕴含着巨大的奥秘和威力。日前,我国开展的水下大尺度高压气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张阿漫创立的气泡统一方程作为本次试验的核心理

深圳湾环评抄袭-中科院南海所罚款320万-编制人员禁业5年

  近日,深圳湾航道疏浚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被发现出现另一个城市的名字“湛江”,出现次数达35次,涉嫌抄袭造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担环评工作,环评报告被曝存在抄袭,此事引起多方关注,央视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5月18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对该事件的编制单位中科院南海所和编制人员下达的行政

南海海洋所有关南海孤立内波研究获得国际同行关注

  日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蔡树群研究员团队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IF=3.082 in the 2009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A propagation model for the inte

评南海争端-论油气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南海海域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交通地位,一直受到周边国家的觊觎。据报导,南海蕴藏的石油储量在500亿吨以上,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堪称第二个“波斯湾”,如此巨大的油气资源正是各方争夺的焦点。  石油被人们誉为 “黑色的金子”,也有人称它是“工业的血液”。  石油里提炼出的汽油、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秦启伟等揭示海水鱼类病毒侵染机制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南海海洋所获悉,该所研究员秦启伟领衔的团队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宏达合作,首次将单病毒粒子示踪技术应用于水生经济动物大分子DNA病毒研究,从时间、空间尺度多层次揭示了石斑鱼虹彩病毒侵染宿主活细胞的机制。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病毒学杂志》。  SGIV是从患病的养殖石斑鱼中分离

南海海洋所南海暖流形成机制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重点实验室(LED)在“南海暖流”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南海海洋所的以往观测结果曾经表明,南海北部大陆架存在一支冬季逆风流,被命名为“南海暖流”(SCSWC)。南海暖流形成的机制一直是南海环流研究热点和难点。一般认为这支流起源

南海海洋所等揭示南海大气硝酸盐来源及化学过程

  南海大气氮沉降对南海新生产力的贡献很大,海洋上空的大气硝酸盐主要来源于陆源的影响。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肖红伟、龙爱民等利用氮氧同位素示踪南海大气硝酸盐来源及化学过程,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tmospheric Environment(AE

南沙群岛美济礁中科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正式启用

  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位于南沙群岛美济礁的中科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于2018年12月31日正式启用,为长期开展热带海洋环境下的深远海生态、地质、环境、材料、海洋能利用等现场原位观测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试验基地。  据悉,该中心始建于2008年,其前身是中科院设立在永暑礁附近海域的海洋观测潜标站,主

南海近岸水域污染问题突出

  据新华社电2012年南海区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昨天发布。根据公告,我国南海海区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较2011年略有增加。   公告表示,2012年南海区共完成约2300个监测站位的现场监测工作,获得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90余万个。南海区海水环境和沉积物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海洋倾倒

李志刚视察南海海洋所

  6月9日下午,中央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组长、中科院党组成员李志刚视察南海海洋所。  中科院巡视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晓光向南海海洋所班子成员反馈了院巡视组于4月19—21日对所党政领导班子巡视的基本情况,张偲、黄良民等领导班子成员针对反馈意见作了表态和发言。李志刚充分肯定了南海海洋所近年

广州分院与佛山南海区商谈共建环境与安全检测中心事宜

  11月22日,中科院广州分院常务副院长黄宁生带领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佛山环保技术与装备育成中心相关人员,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政府商谈共建“环境与安全检测中心”事宜。南海区分管副区长陈绍文等热情接待了黄宁生一行。双方就共建中的重要事项做了深入沟通,并在检测平台建设的定位、

我国成功在印度洋赤道区域投放海—气耦合观测浮标

  印度洋4000米海-气耦合观测浮标 周峰华供图  记者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今年10月,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科考船在印度洋赤道区域成功投放海—气耦合观测浮标一套,投放点水深4020米。目前,该浮标工作状态正常、数据传输正常。  据了解,该浮标为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基于

南海深水钻探发现大气田

  记者从中海油有关部门获悉: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8月中旬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17—2—1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据测算,陵水17—2为大型气田,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   本次测试是“海洋石油981”平台建成以来的首次测试作业,创造了中海油自营气井测试日产量最高纪

南海局势的逐渐稳定符合各方利益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3日在北京表示,经过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南海地区局势得到了逐步缓和,这符合各方利益。   阿利莫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与东盟国家保持密切和积极的接触,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强海上互信与合作,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他指出,20

82岁院士深潜南海海底

自己认为顺理成章的一件小事,却引起巨大社会反响。“82岁高龄深海下潜3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最近成了“网红”。近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其他院士们不仅为他点赞,还详细询问他的下潜感受。上世纪70年代末,海南岛西边的莺歌海打南海第一口探井时,汪品先在岸边为石油井做

“大洋一号”赴南海海试

记者今天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大洋一号”船于10月18日驶离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青岛团岛码头,前往南海执行2013年“大洋一号”船综合海试任务,之后将赴印度洋执行中国大洋第30航次科学考察任务。  据了解,此次海试共有12家科研单位、74名调查队员参加,海试计划为32天,11月18日抵达海南三亚。本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