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卫星首次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定量监测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中国碳卫星(TanSat)研究团队联合芬兰气象研究所团队,最近首次利用中国碳卫星观测定量识别和计算城市碳排放,这也是中国碳卫星首次成功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定量监测,从而实证中国碳卫星具有城市级别碳排放监测的能力。 在中欧温室气体遥感监测合作协议支持下,中芬研究团队这次合作研究还通过使用欧洲哨兵卫星(Sentinel-5P)同步开展二氧化氮观测及对比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论文10月25日在专业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在线发表。中欧卫星协同观测计算和排放清单结果一致 中科院大气所中国碳卫星研究团队指出,应对或减缓全球变暖,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等人为活动,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40%以上。与化石燃料使用有关的排放尤其局限于当地,城市地区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贡献者,占全球排放量70%以上。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体造成较大影响,但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阅读全文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数据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4月21日晚发布消息说,该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当天成功接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数据,均处理正常。中科院空天院介绍说,北京时间当天上午11点46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成功跟踪、接收到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下行数据,这也

我国首颗“碳卫星”载荷研制进入冲刺阶段

  为有效掌握全球二氧化碳分布情况,“十二五”国家863计划设置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简称“碳卫星”)。目前我国首颗“碳卫星”载荷研制已进入冲刺阶段,卫星将于明年出厂后择机发射。  “碳卫星”以二氧化碳遥感监测为切入点,研制并发射以高光谱二氧化碳探测仪、多谱段云与气溶

碳卫星成功获取了首组地球“体检数据”

  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碳卫星)已成功获取了首批观测数据,这是我国从太空获取的第一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高分辨率光谱图  碳卫星于2016年12月2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经过平台测试、载荷加热排污等一系列工作后,有效载荷于1月12日成功开机,13日转入在轨观

碳卫星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

  日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刘良云研究员科研团队利用2017年7月—12月的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的数据,开展了全球植被叶绿素荧光卫星反演研究,成功获得2017年下半年的全球叶绿素荧光产品。此次成功获得的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能够清晰显示2017年7月份北美玉米带、欧洲平原、东亚农业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的“宝藏司机”

2022年4月16日,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随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搭载五个被动探测载荷,并在国际上首次搭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这一主动探测载荷,可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全天时、高精度探测,将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发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卫星搭载的遥感仪器,各自发挥了何种独特作用?控制系统又如何实时“

巴阿决定共同开发海洋监测卫星

  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网站报道,巴西与阿根廷两国副外长和项目负责人在日前的会晤中宣布,在“巴西—阿根廷一体化与协调”框架内,巴西空间署和阿根廷国家空间行动委员会将共同开发名为“歌鸫—海洋”的海洋监测卫星。   该卫星将能够观测海洋颜色、监测石油勘探、进行海岸地区管理、帮

河北利用环境卫星开展立体化监测

  今后,河北省将利用“天眼”——国家环境一号A、B、C3 颗卫星,全方位开展环境遥感技术应用,实行立体化环境监测。   河北省环保厅与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近日签署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应用合作协议。河北省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 天地一体化”立体全覆盖监测省域的省份。   河北省环保厅党组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成功发射

9月6日11时许,我国首个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环境一号A、B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通过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 环境与灾害检测预报小卫星(2+1)星座包括两颗光学小卫星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称为环境一号A、B、C卫星)。星座的主要任务是对灾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

卫星网络将实时监测空气污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847.shtm

卫星遥感监测等科技让环保更精准

   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有一些技术成为人类的“千里眼”“顺风耳”,大大增强了我们的环保执法、灾害监测等能力。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情况、违法企业的偷排行为、高寒缺氧地区的水文资料……有了科技的帮助,获取这些以往看来难以掌握的数据成为可能。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那片曾经饱受创伤的土地现在怎么样了?

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汶川地震前后景象

2006年05月14日四川北川县 2008年05月14日四川北川县(中新社发 国遥万维摄) 中国科学院遥感所所属北京国遥万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5月14日接收到四川汶川地区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及5米雷达数据。国遥万维根据NSPO及中国台湾“国立”师范大学NUTU积极为国内重大灾情及时

中美英学者定量化研究碳收支

相关成果被《科学》杂志作为亮点论文推荐  碳收支是当下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存在较多争议和不确定性的科学问题。在冰期,陆地生物圈的碳被转移到深海中,已被广泛认识。然而,在冰消期,由海洋释放的CO2通量,及其如何导致各大圈层系统碳库的重新组织和配分,我们知之甚少。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金章东

中国碳卫星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

  近日,我国发射的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TanSat)又出新成果——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该成果反映了全球植被生长状况和植被生产力,可以用来监测地球的“绿色生产力”。  2016年12月22日,我国发射了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使得我国成为全球第3个可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这

中国碳卫星升空百天-核心载荷工作状态良好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我国首颗“碳卫星”升空已100天,从其携带的核心载荷二氧化碳探测仪传回数据来看,工作状态稳定良好。科研人员称,我国未来将可能发射更多卫星监测温室气体排放。  2016年12月2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

碳卫星在轨测试阶段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碳卫星在轨示意图和部分CO2定标曲线  2016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7年8月31日,中国气象局在京组织召开了碳卫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会。评审结论表明,碳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全部

中国碳卫星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

  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刘良云科研团队利用中国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数据,开展了全球植被叶绿素荧光卫星反演研究,于近日成功获得首幅全球叶绿素荧光反演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叶绿素荧光遥感是碳卫星的一个重要应用。该卫星的主要载荷——高光谱二氧化碳探测仪设有3个通道,其中

碳卫星在轨测试阶段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16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7年8月31日,中国气象局在京组织召开了碳卫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会。评审结论表明,碳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全部工作,卫星各项功能、性能指标符合研制任务书

监测“城市呼吸”,助力“双碳”目标

“城市和人一样也会‘呼吸’,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往我们更多关注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理所当然地认为氧气含量足够,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气已被过量消耗,这会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近日,

水中总有机碳(-TOC)的监测

水中总有机碳( TOC)的监测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若相当多的有机污染物存在于水中,将直接影响水体的质量,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危害,因此水和废水的监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水体中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检测,日益引起关注。它是以碳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TOC的测定一般采

欧航局用卫星监测海船废水危害

  随着海运贸易日益繁荣,不少水生动植物随着海船的压舱水来到陌生地域。当压舱水作为废水被排放后,这些外来生物可能会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目前欧洲航天局正借助卫星监测海船压舱水的危害水平,为治理提供依据。   欧航局在20日发表的一份公报中指出,每年全球海船在不同港口停靠时,会有总共近

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

气象领域是最早应用我国北斗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在边远台站和海岛,气象实测数据最先通过北斗导航系统试验卫星传到中心预报服务部门。早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建设之初,在中国北斗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中国气象局就开展了基于北斗MEO试验卫星的北京上空大气水汽探测试验,参与了奥运气象保障,

我国首颗碳卫星通过地面应用系统放行检查

11月30日,我国首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碳卫星)地面数据接收处理与二氧化碳反演验证系统(以下简称地面应用系统)通过了卫星发射前的放行检查。  拟定于12月下旬发射的碳卫星以大气二氧化碳遥感监测为切入点,通过搭载高光谱二氧化碳探测仪和多通道云与气溶胶探测仪两个主载荷,

我国生态监测今非昔比,为“句芒号”点赞!

  前不久,我国成功发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浩瀚宇宙中,这颗卫星将为碳储量监测、生态资源详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监测评价等提供遥感监测服务,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句芒号”是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的遥感卫星,能够实现对森林植被生物量、气溶胶分布、叶绿素荧光的高精度定量遥感测

生态环境部:着力做好碳监测,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就碳监测相关进展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  蒋火华介绍,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以来,试点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试点任务。重点有三方面进展:一是初步组建了网络。从无到有建

助力“双碳”战略-中科院团队卫星遥感监测反演二氧化碳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435.shtm

监测高温、提供预警……风云卫星还有这些技能

近日,我国多地持续晴热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第一时间获取了高温地区观测资料,并利用多型卫星进行严密监测,为防暑工作提供有力数据支持。多颗卫星齐上阵 实时监测全国高温地区 通过近几日风云三号D星监测到的地表高温频次图,我们可以看出,四川东部、重庆西部、江汉、江淮

中国成功发射首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

  北京时间8月16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成功送入太空。  “海洋二号”卫星主要任务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监测手段,可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报、预警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并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

美国空军将发射“哨兵”卫星-专门监测太空垃圾

  美国空军定于7月8日发射一颗卫星,用于全天候监测太空垃圾和现役卫星。这将是美国首次在太空部署专门监测太空垃圾的“哨兵”卫星。   美国空军发布的消息说,这颗卫星名为“空基太空监测卫星(SBSS)”,按计划将于8日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它可以在太空对数以千计的卫星

监测碳贮存“比关闭电厂更有效”

监测发展中国家土地的碳贮存可能比关闭发电厂节省更多的碳 [内罗毕]根据世界农林中心(ICRAF)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利用现有的技术监测发展中国家土地碳贮存所节省的碳可能比关闭1400座燃煤发电厂更多。 这项研究将在波兰波兹兰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会议上公布,

广东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成立

         经国家林业局认定,昨日上午,广东省首家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在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挂牌成立。该机构将为我省企业进行林业碳汇交易提供一个碳汇计量与监测平台,对广东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结构减排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