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概述番茄红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番茄红素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提取法、酶反应法、微生物发酵法、人工合成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微波法等。 其中最传统的方法是溶剂提取法(即浸提法),但传统的浸提方法存在着浸提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原料与处理能耗大、热敏性组份易破坏等缺点。化学合成的番茄红素中含多种异构体和杂质,因而禁止在保健品中使用,市场份额锐减;而天然提取法受限于原料,成本难于进一步降低且生产明显受季节影响。 因而,开发微生物发酵生产法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优势。 [5] 番茄红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现阶段,人们逐渐意识到合成色素对人体的危害,因此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番茄红素成为较普遍的方法。......阅读全文

概述番茄红素的广泛应用

  根据Minte公司的“全球新产品数据库”(GNPD),2003~2010年,全球共推出418种含有番茄红素的新产品。这些产品涵盖了食品、补充剂和化妆品领域,其中含番茄红素的补充剂是最受欢迎的产品。  保健品及运动补充剂  GNPD数据显示,全球共177种含有番茄红素的补充剂新产品。国家食品药品监

概述番茄红素的生物学作用

  番茄红素所具有的长链多不饱和烯烃分子结构,使其具有很强的消除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目前对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减少遗传损伤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   1、增强机体氧化应激能力与抗炎作用  氧化损伤被认为是引起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番茄红

简述番茄红素的分布情况

  番茄红素在人体主要分布在睾丸和肾上腺中,肝脏、脂肪组织、前列腺及卵巢中分布也较多。脑组织中未能测出番茄红素(提示其可能无法越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血中与组织中的番茄红素浓度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成正相关关系。人体内含有的类胡萝卜素约50%是番茄红素,并且番茄红素也是人乳中含有的主要类胡萝卜素之一。

简述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

  番茄红素是一种不饱和烯烃化合物,是成熟番茄中的主要色素,也是常见的类胡萝卜素之一。番茄红素不具有β-胡萝卜素的β-芷香酮环结构,故在体内不能转变为维生素A,不属于维生素A原。分子式为C40H56,有多种顺反异构体。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物质,难溶于水、甲醇、乙醇,可溶于乙醚、石油醚、己烷、丙酮,易溶于

关于番茄红素吸收的基本介绍

  番茄红素吸收率高于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但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顺式构型比反式构型的番茄红素更易吸收。天然存在的番茄红素绝大部分是全反式构型,而在人体组织中则大部分为顺式构型(>50%),且体内番茄红素顺式构型所占比例并不随食物中番茄红素构型的差异而改变。目前认为,反式构型的番茄红素在吸收之

用色差计对番茄红素进行快速测定的方法

  番茄红素是决定番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重要因素,是加工番茄品种改良过程中最受重视的经济性状。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大量的叶绿素逐渐转变为番茄红素和其他类胡萝卜素(如胡萝卜素、叶黄素等)。番茄红素在类胡萝卜素中所占的比例既与番茄果实的成熟度有关。色差计是根据各种类胡萝卜素的光吸收特性而设计的,利用

关于番茄红素的基本信息介绍

  番茄红素,是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一种类胡萝卜素,也是一种红色素。深红色针状结晶,溶于氯仿、苯及油脂中而不溶于水。对光和氧不稳定,遇铁变成褐色。分子式C40H56,相对分子质量536.85。分子结构上有11个共轭双键和2个非共轭双键,组成为一种直链型碳氢化合物。没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但具有很强的抗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番茄红素研究取得新进展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邸多隆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小组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番茄红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番茄红素(Lycopene)作为天然食用色素、营养素及药品原料,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其主要来源是从番茄或番茄酱

“辣椒红素和番茄红素双红色素软胶囊制备方法” 获专利

  近日,由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辣椒红素和番茄红素双红色素软胶囊的制备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010586889.8)。   天然色素是指从天然资源中获得的色素,主要是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的色素,具有安全性高、色调自然、富含营养价值和药理作

番茄红素的代谢和排泄的相关介绍

  目前对体内番茄红素的代谢产物还了解甚少,仅在人的血清、皮肤及乳汁中检测到2种氧化代谢物,即5,6-二羟基-5,6二氢番茄红素及1,5-二羟基-2,6-环氧番茄红素。据推测番茄红素可能首先氧化生成环氧化物,然后再被还原,生成5,6-二羟基-5,6-二氢番茄红素。未被吸收的番茄红素主要通过粪便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