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科学家发现疑似抑郁易感基因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发现一个可能的焦虑或抑郁易感基因。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日前发表在《神经科学通报》(Neuroscience Bulletin )上。 情感障碍(例如焦虑和抑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往往给病人造成心理和生活上的诸多困扰和障碍,严重者更会表现出自杀倾向。此前研究发现,在高加索人(也称白种人)中,编码5-羟色胺转运体蛋白的5-HTTLPR基因对焦虑和抑郁的发生至关重要。5-HTTLPR短等位基因的存在,对于白种人而言,往往暗示着发生焦虑和抑郁的较大可能性。然而,在亚洲人群中这种关联是否存在仍是个谜。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教授蒋田仔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教授于春水带领团队通过对233位健康的中国汉族受试者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比较了5-HTTLPR 长、短等位基因携带者大脑中脑区间的功能与结构连接的变化。他们意外发现,5-HTTLPR长等位基因......阅读全文

抑郁产生的生物学因素新解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其中超过1/4为中国人。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是中国总人口的第5位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在自杀者中,80%的人患有

抑郁基因“变脸”记

  情感障碍(例如焦虑和抑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往往给病人造成心理和生活上的诸多困扰和障碍,严重者更会表现出自杀倾向。因此,研究情感障碍的机理显得尤为迫切。情感障碍具有较强的遗传性。早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在高加索人(也称白种人) 中,编码5-羟色胺转运体蛋白的5-HTTLPR

社会失败应激致抑郁样行为动物模型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社会失贬应激抑郁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给予C57BL/6小鼠社会失败心理应激21 d,应激结束24 h后依次通过社会交互实脸、开场实脸、糖水偏爱实脸等评价手段,对小鼠进行抑郁行为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社会失效应激导致C57BL/6小鼠出现显著焦虑样行为,而仅有50%

从明星抑郁症说起:为何无法对抑郁症免疫

  因为又一个年轻生命选择了这种方式离开人世,抑郁症又再次抓住了公众的眼球,此前三毛,阮玲玉等人的离去,还有许多身边人的真实故事,已经不断的说明了这种疾病正如感冒一样普遍。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其中每年因为这一疾病而自杀的死亡人数更是高达上百万。  更为关键的是不少人将

从明星抑郁症说起:为何无法对抑郁症免疫

  因为又一个年轻生命选择了这种方式离开人世,抑郁症又再次抓住了公众的眼球,此前三毛,阮玲玉等人的离去,还有许多身边人的真实故事,已经不断的说明了这种疾病正如感冒一样普遍。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其中每年因为这一疾病而自杀的死亡人数更是高达上百万。  更为关键的是不少人将

国内外实验动物模型概览

  生命是“能够自我营养并独立生长和衰败的力量”,这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通过动物、植物的研究对生命的哲学概括。动物也成为古代先哲们探索生命奥秘的主要对象之一,盖伦(Galen,公元130—200)开创了动物解剖学和实验生理学,他将来源于动物的知识推广到对人体的认识

基因检测“剧透”人生?

  得知自己的基因检测结果后,吴峰(化名)如释重负。过去,他一直活在父亲抑郁症遗传基因的阴影下,甚至担心自己的社交能力有问题。“担心自己是生下来就被诅咒的人”。  直到他向一个小试管里吐了2毫升唾液,20天后拿到了自己的基因检测结果。“不易焦虑,偶尔抑郁,特别外向,宜人性高,尽责性高,共情性强。”1

心理所合作研究发现原发性干燥综合症的新基因

  近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王晶研究组与北京协和医院张奉春研究组等41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了中国汉族人群中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的新的易感基因。相关论文已于10月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

近期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一览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的高发代谢疾病,发病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以及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一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最近在糖尿病的研究与药物研发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ature:重磅!中国科学家解析出一种B类G蛋白偶联受体全长结构,有助开发出新的2型糖尿病药物doi:10.1038/na

『珍藏版』瘦素的那些事儿

  1950年,Ingalls发现了一种“肥胖基因”(ob),它的突变可以导致肥胖和糖尿病。Kennedy和Hervey分别于1956年和1958年发现了脂肪分泌的一种“饱感因子”,它能通过下丘脑控制动物摄食量,调节体重。历经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科学家通过定位克隆技术得到 ob 基因。ob 基因编码

基因可预测人类死亡时间?

  [导读]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别的基因,甚至能预测一个人最可能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死亡。   美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了一种特别的基因,不仅能够确定你能否成为一个早起的人,而且能够将你可能去世的时间预测到上午还是下午。这种特别基因控制着人体生理节律,或许是当人接近死亡的时候,身体会还原到一种更加自然的

血液学检查诊断抑郁症的最新进展

两种蛋白质结合程度可诊断抑郁症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分析血液中两种蛋白质的结合程度,就可以诊断是否患上抑郁症。这一发现有望促进开发出用于诊断抑郁症的试剂等,改善抑郁症诊断缺少客观指标,只能采用问诊的局面。神经突触之间的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不足被认为是抑郁症的一个原因。此前研究发现,血清素被过多清除与一种

世界帕金森日 帕金森病“阴霾”何时消散

  在我国,随着患者就诊率和诊出率的提升,55岁以上人群的帕金森病患病率已经接近1%。遗憾的是,科学家对于这种疾病究竟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怎样预防均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   今年4月11日是第1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这种疾病本身并不致命,但会终身伴随,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在已进入

【答疑合集】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常用动物模型及其应用

6月4日晚上七点,赛业生物云课堂开始了主题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常用动物模型及其应用”的第四期课程,需要课件的老师可以关注“赛业生物订阅号”,后台留言“004”。针对答疑环节未及时解答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收集整理,下文为黄颖博士针对答疑环节提出的问题给出的详细解答。 Q:有些文献的老鼠品系为

Nature 专家点评丨李晓明团队揭示大麻治疗抑郁症新机制

  北京时间1月15日凌晨,李晓明教授团队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annabinoid CB1 receptors in the amygdalar cholecystokinin glutamatergic afferents to nucleus accumbens m

浙大李晓明教授《Nature Medicine》揭示大麻治疗抑郁症新机制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多伦多大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医学联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参与抑郁症发病的新神经环路并揭示了大麻治疗抑郁症的新机制。  抑郁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我们对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仍然知之甚少。临床上对于抑郁症的诊断

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十大科技成就

  六十岁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发。  60年前,中国医学科学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科学院之一,成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国家队和先行者。  从“落后”到“领先”,从“模仿”到“原创”,从“空白”到“超越”……60年来,医学科技创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国医学科学院人深深的足迹,为人民健康护航途中的每一次

我国科学家鉴定出抑郁症易感基因和遗传变异位点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挫败引起的自尊下降和压力增大导致的抑郁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社会挫败,不同的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一直以来未被解答。   在973计划支持下,华中科技大学陈建国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许琪教授团队对抑郁症的易感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5

他们是怎样被“冻”起来的?

  随着“冰桶挑战”在互联网上风行,许多人第一次听说了渐冻人,以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这个佶屈聱牙的病名。这种怪病也引起了许多疑问,在此就把相关答案总结一二。  渐冻人到底是种什么病?  ALS,又称MND,也就是“运动神经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ALS

增加创后应激障碍风险的两个基因被识别

  为什么有些人出现创后应激障碍(PTSD),而另一些遭到了同样的苦难的人却没有?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新的发现可能为这个答案提供见解。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把两个基因变体与这种使人衰弱的心理疾病联系在了一起,他们提出遗传性影响一个人出现创后应激障碍(PTSD)的风险。发表在2015年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301 81201256 牛辰 复旦大学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tk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复旦大学 干扰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制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失恋走不出阴影?大脑扫描显示化学根源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被喜欢的人拒绝?常见的建议是放手并继续新生活。虽然这一建议对某些人有效,但对那些有未经治疗抑郁症的人来说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简单。根据一项最关大脑的最新研究显示,被拒绝引发的痛苦,例如分手,持续时间非常长,这是因为具有未经治疗抑郁症的人的大脑细胞会释放较少的天然止痛物和名为天然类

盘点:那些关于“男女不平等”的研究

   压力面前,男女不平等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当面对压力性事件时,男性和女性的大脑运转方式确实不同;尤其在遭遇精神高压下,处于青少年期的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受到的影响完全不同。这项发现可能有助于设计针对不同性别的创伤干预措施。  人脑有一个叫“岛叶”的部位,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脑部位,位于

“万能”的肠道微生物

   公元前300多年,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扬言:“所有疾病始于肠道”。  两千多年后,医学工作者们发表了众多研究成果,他的观点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证实。当我们谈到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时(比如慢性肠炎、糖尿病,甚至阿尔茨海默症、衰老、肥胖症、药物疗效等),我们逐渐意识到,肠道微生物几乎是绕不开

成瘾药物心理依赖及复发的脑机制研究

摘 要 围绕学习、记忆、情绪及应激等心理因素与复发的关系,应用阿片类物质心理依赖研究条件性位置偏爱,条件性位置厌恶,Morris 水迷宫量化觅药动机模型,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等多种动物行为模型,从情绪相关学习、记忆在成瘾行为中的作用,不同神经核团与神经递质系统活动性的改变,应激相关因素易化

肠道菌群 | Science专刊:决定你健康状况的"第二基因组"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者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对人体微生物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它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改变它们?  4月29日,美国《科学》杂志以“Microbiota at work”为主题发了一期专刊,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人体微生物与健康的

慢病高发是人类在为医学发展史上的认识误区买单

  近日,科技部新药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微生态高技术示范工程基地负责人、著名微生态新药创研专家、山东省微生态学会主任委员崔云龙教授指出,慢病高发是人类在为医学发展史上的认识误区买单。  崔教授指出,长期以来,人类在医学发展史上,犯了一个不容小觑的错误,那就是过度重视人体自身的器官以及基因,忽视了共生器

这个“万恶之源”导致战争、流氓行为?认识一个”化学的你“

  英文单词 “hanger”,原意是 “衣架”或 “挂钩”,但我们这里说的 “hanger”,是一个合成词,它由 “hunger(饥饿)”和 “anger愤怒”这两个单词组合而成,表达的是一种因饥饿而感到愤怒的情绪反应。  我们知道,有人会出现产后抑郁,也有人会因为荷尔蒙反应陷入狂热的恋情。我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