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足部结构揭示早期飞行兽脚类恐龙的生活方式

激光激发荧光的小盗龙足部。小盗龙是白垩纪早期的鸟类近亲,生活在现今中国东北部。小盗龙有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类似于现在的鹰。图片来自作者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Michael Pittman和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孝理及合作者报道了关于早期飞行兽脚类恐龙(包括霸王龙、伶盗龙和鸟类在内的一类三趾恐龙)趾垫和足鳞形状的新数据。研究结果或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现生鸟类已灭绝表亲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包括它们的抓握和狩猎能力。相关成果12月21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已知现生鸟类的足部形状和大小对应了它们的跳跃、栖停、涉水、游泳、攀爬和抓握能力。早期飞行兽脚类恐龙化石中的爪子、骨骼和关节的形状可用来推断这些特征的功能。虽然我们已了解现生鸟类足部软组织(如趾垫和足鳞)的功能,但这些软组织一般很难保存在化石记录中,使得我们很难判断它们在已灭绝物种中的作用。 研究者分析了与8种现生鸟类表亲相关的12个化石样本的足部软组织细节,其中包括乌鸦......阅读全文

足部结构揭示早期飞行兽脚类恐龙的生活方式

激光激发荧光的小盗龙足部。小盗龙是白垩纪早期的鸟类近亲,生活在现今中国东北部。小盗龙有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类似于现在的鹰。图片来自作者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Michael Pittman和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孝理及合作者报道了关于早期飞行兽脚类恐龙(包括霸王龙、伶盗龙和鸟类在内的一类三趾恐

贵州再次发现恐龙足迹 初步判断属兽脚类恐龙

近日,贵州大学科考人员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再次发现一处恐龙足迹,与2017年在茅台镇另一处地点发现的恐龙足迹为同一时期。贵州大学副教授文雪峰表示,通过脚印形状来看,初步判断它属于兽脚类恐龙,属于侏罗纪早期食肉型恐龙。 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在茅台镇一公路的边坡上,面积为100平方米左右。脚印所在岩层

鸟类翅膀可能进化自非鸟类恐龙

  能够飞行的现代鸟类都有一种特殊的翅膀结构,称为前膜,没有它鸟就无法飞行。这种结构的进化起源仍然是一个谜,但新研究表明,它可能是从非鸟类恐龙身上进化出来的。这一发现来自对化石中保存的关节的统计分析,有助于填补有关鸟类飞行起源的部分知识空白。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的《动物学快报》杂志上。  “鸟类翅膀的

中国发现类似始祖鸟的恐龙

  在7月2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等人报道了发现于我国辽西地区大约1.6亿年前沉积地层中产出的一件小型恐龙标本。研究者们基于这件标本命名了“郑氏晓廷龙”,以感谢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馆长郑晓廷先生为建立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并以此为基础保护和收

从恐龙到鸟,为何演化变慢?

生命演化史上有一些重要的节点事件,比如颌的出现,鱼类登上陆地,爬行动物飞上蓝天等等。过去,科学家理所当然地认为,当这类具有“演化革新”意味的特征或者形态功能在某一类群中刚刚出现时,该类群的演化速率会变快,多样性也会增加。原因是,这些“革新”能够帮助生物快速进入新的生态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白垩纪鸟类中的“保守派”也有另类一面

  白垩纪记录了鸟类如何从恐龙演化而来,并出现了独有的体型特征。在这一演化阶段,大部分鸟类已经演化出大量与现生鸟类相似的形态特征,与最原始的始祖鸟在形态上差异巨大。基干鸟类却属于“少数派”,看上去更原始,化石保存也更为稀少,对它们的研究也因此受限。  1月3日,《自然—生态与进化》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

白垩纪鸟类“保守派”展现另类一面

  白垩纪记录了鸟类如何从恐龙演化而来,并出现独有的体形特征。在这一阶段,大部分鸟类已经演化出大量与现生鸟类相似的形态特征,与最原始的始祖鸟在形态上差异巨大。基干鸟类却属于“少数派”,看上去更原始,但相关化石十分稀少,对它们的研究也因此受限。  2023年1月3日,《自然-生态学与进化》发表了由中科

“鸟类的起源”研究入选《科学》201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12月1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公布了201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鸟类的起源”研究名列其中。这一年度突破性科学成就名单是由《科学》杂志及其出版方,国际性的非营利机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选出的,它还包括了在太空探测、医学、机器人技术、合成生物学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科学家重构鸭嘴龙脚步运动方式本

保留了立体足迹的鸭嘴龙复原图    5月9日,来自中、美、加等国的学者宣布,通过对中国重庆綦江世界罕见的立体保存的恐龙足迹进行深入研究,他们重新构建了鸭嘴龙类恐龙的脚部运动形态,为恐龙的运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解释。本月出版的《地质学报》杂志报道了这一发现。    “立体恐龙的足迹极为罕见,目

某些恐龙的喙进化可能与饮食而不是飞行有关

  一项研究提出,某些恐龙的喙进化和失去牙齿与更大范围的饮食转变有关,而不是与降低体重的趋势有关,后者常常被假定为飞行的起源的一个要求。 Stephan Lautenschlager及其同事使用一个数字分析技术研究了安德鲁死神龙(Erlikosaurus andrewsi)这种来自晚白垩纪的

没那么吓人!霸王龙有嘴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15.shtm《侏罗纪公园》可能需要“重拍”了。一项新研究发现,霸王龙及其近亲恐龙可能并不像电影中展现的那样可怕,这些恐龙的牙齿可能有嘴唇覆盖。比起牙齿暴露在外的鳄鱼,它们更像蜥蜴。 《侏罗

恐龙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竟然能达到45千米?!

  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兽脚类恐龙在陆地上的奔跑速度能有多快?一项古生物学研究通过对西班牙拉里奥哈发现的1亿多年前的化石足印分析显示,一些兽脚类物种——两足行走的捕食性恐龙的奔跑速度能达到每小时近45千米。  这项研究结果论文最新发表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也成为迄今计算

国际最新研究:恐龙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近45千米

  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兽脚类恐龙在陆地上的奔跑速度能有多快?一项古生物学研究通过对西班牙拉里奥哈发现的1亿多年前的化石足印分析显示,一些兽脚类物种——两足行走的捕食性恐龙的奔跑速度能达到每小时近45千米。  这项研究结果论文最新发表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也成为迄今计算

《科学》:日本新研究佐证“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

  日本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鸟类翅膀内3根趾骨的位置相当于人类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与被认为是鸟类祖先的兽脚类恐龙前肢具有相同形态。这一发现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提供了决定性证据。  长期以来,对于鸟类是否起源于恐龙,古生物学家和发育生物学家持有不同看法。从古生物学角度来看,由于

恐龙改当"素食主义者"? 环境变化导致饮食改变

被摆成奔袭猎物状的迅猛龙骨骼装架模型  顾名思义,恐龙都是些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大怪兽。尤其是其中两足行走的兽脚类恐龙,更是包含了暴龙这样的暴力分子。不过,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其实大部分恐龙都是“吃素”的。尽管人们一直把兽脚类恐龙称为“掠食者”,但暴龙的大部分亲戚

时速40公里!脚印“知道”这恐龙跑得有多快

  针对西班牙拉里奥哈发现的一些化石足印的分析显示,一些兽脚类物种——两足行走的捕食性恐龙,能达到每小时45公里的奔跑速度。这一古生物学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上,这是迄今计算出的兽脚类恐龙最快的奔跑速度之一。  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研究团队此次分析了两组足印,分别被标记为行迹“La

数百恐龙脚印现身北京延庆

覆盾甲龙类与兽脚类恐龙复原图   北京延庆县日前公布发现大量恐龙足迹化石之后,相关人士纷纷将目光投向此处。   “这次发现的恐龙足迹所代表的恐龙类型具有多样性,这也使延庆成为我国侏罗纪晚期恐龙足迹种类最丰富的地方。”此次恐龙足迹的发现者和主要研究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张建平对《中国科

我国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

  我国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   《自然》:填补了恐龙向鸟类进化史上关键性的空白     (图片来源:Zhao Chuang and Xing Lida)   中国科学家日前在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了距今约1.6亿年的带毛恐龙化石,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

自然及子刊综览

  《自然—通讯》  巨型恐龙头骨上也有装饰物  近日《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兽脚类恐龙在快速演化出巨大的体型的同时,也演化出了骨质颅骨装饰物。大型兽脚类恐龙(如霸王龙)的头上有骨质冠状物或突出物,可能起到了面向潜在配偶或竞争者的信号的作用。  在现代动物中,头冠、犄角和相关结构已知具有不

科学家在我国中生代鸟类化石中发现髓质骨

  12月5日,英国《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邹晶梅、周忠和团队与国外同行(包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Mark Norell 以及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Gregory Erickson)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报道了早白垩世

辽宁阜新发现早白垩世晚期恐龙动物群

阜新恐龙群复原图 画师 神棘 海州露天煤矿原址。课题组供图 3月16日,《白垩纪研究》刊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古生物学者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对辽宁省阜新盆地产出的恐龙足迹的研究,发现了一个高度多样化的早白垩世晚期恐龙动物群。阜新组的足迹化石显示出了多元化的兽脚类足迹形态,而鸟脚类足迹

阿根廷发现新种恐龙化石 外形与始盗龙相似

  北京时间1月1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发现了距今2.3亿年前的恐龙化石,它们属于一种名为Eodromaeus的新恐龙,这种恐龙外形与始盗龙相似,身长只有4英尺(约合1.3米),颈骨还有气囊,这给兽脚类恐龙最终进化为鸟类增添了更多证据。1.已知最

科学家发现翼龙具有羽毛状结构

   翼龙是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与恐龙一起生活在约2亿3千万年至6600万年前。尽管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翼龙体表覆盖着一层毛发,但是这些毛发结构往往被认为与鸟类羽毛截然不同。来自中国、英国、爱尔兰和中国香港的科研工作者组成的团队首次在一类短尾翼龙身上发现了4种羽毛状毛发结构,分别是简单的独根(类似头发

四川富顺发现中国最小恐龙足迹 最小长仅10.2毫米

  6月26日,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对外公布。近日,由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馆员彭光照、叶勇和副研究馆员江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等中外古生物学家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在自贡市富顺县发现了一批保存良好的恐龙足迹。其中,包括一个长仅10.2毫米的微小恐龙足迹,有可能揭示了兽脚类恐龙的早成性或极早成的

“英良贝贝”掀起恐龙胚胎研究新热潮

经过三年的详细研究,科学家们在一枚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全世界迄今为止被科学记录的最完整的恐龙胚胎,这项研究也在2021年12月22日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iScience》杂志上。 由中国、英国、加拿大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对一个完好保存在蛋化石里的恐龙胚胎进行了三年的详细研究,该化石是在中国

科学家发现一尾羽龙科新属种——干戚刑天龙

  尾羽龙科(Caudipteridae)是窃蛋龙类的一个原始类群,是最早被发现具有类似现代鸟类正羽的恐龙类群之一,对窃蛋龙类早期演化和鸟类起源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目前已知尾羽龙科的2属3种均发现自我国辽宁西部的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地层。其中邹氏尾羽龙和董氏尾羽龙手部保存较好,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手部第I

我国首次发现大型恐爪龙类行迹

  距今8000万年、至少8种、240余枚,福建在上杭首次发现恐龙足迹群!1月12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龙岩上杭发现恐龙足迹群化石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近日,经自然资源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实地考察认定,这一恐龙足迹群化石是国内首次发现大型恐爪龙类行迹,也是中国目前发现面积最大、

内蒙古临河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单指恐龙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古生物科考小组在内蒙古临河地区临近中蒙边境的早白垩世时期沉积的岩石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小型恐龙。这种被命名为单指临河爪龙的小型恐龙代表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只发育一个手指的恐龙,有关成果在本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

《自然》:恐龙时代早期哺乳动物生命短促且早夭

 全楞兽艺术重建图(成年与幼年)图片来自S Shelley 英国爱丁堡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恐龙时代后最早的大型哺乳动物,生长速度比现代同体型的哺乳动物快一倍,寿命相对更短。这项研究凸显出这些史前动物独特的生活史,有助于解释哺乳动物在恐龙消亡之后如何崛起。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 哺乳

陕西发现7.4米巨型恐龙足迹

留下足迹的巨齿龙日前,中国古生物学者与考古学家宣称,在陕西省商洛市邵涧村发现了恐龙足迹,为迄今为止我国境内最大的肉食恐龙足迹之一。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长度超过50厘米的大型兽脚类足迹,仅有内蒙古查布地区的一例,长度约58.2厘米。此次我们描述的邵涧标本长达57.5厘米,已经是中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