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专家率先发现乳腺癌单细胞转移机制、特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12.shtm 中新网上海1月6日电 (记者 陈静)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乳腺癌正逐渐变成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淋巴结腋窝转移严重制约乳腺癌患者疗效和生存期。 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成果显示,乳腺癌转移亚群主要分布在原发病灶边界——即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交界部位。这一发现表明,原发灶边界区域的细胞具有更强的转移能力,其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为后续乳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悉,顶尖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刚刚在线发表相关研究成果。这意味着,未来,临床上可甄别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乳腺癌患者,并开发特定的药物和治疗靶点,进而实现降低早期乳腺癌转移发生几率。这项乳腺癌单细胞转移机制和特点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余......阅读全文

我国专家率先发现乳腺癌单细胞转移机制、特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12.shtm 中新网上海1月6日电 (记者 陈静)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乳腺癌正逐渐变成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淋巴结腋窝转移严重制约乳腺癌患者疗效和生存期。 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成果显

研究揭示致命乳腺癌转移扩散分子机制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董辰方团队研究发现:一种名为AKR1B1的酶能为癌细胞“松绑”,为其扩散转移铺平道路。而临床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能够有效抑制AKR1B1的活性,科学界认为,这将有可能“老药新用”,成为对付致命性乳腺癌的靶向药物。相关研究已在线发表于《实验医学杂志》,美国《每日

Nature:揭示乳腺癌向大脑转移新机制

  在2018年,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约占报道的所有癌症的四分之一。当乳腺癌发生转移时,大脑是常见的目的地。  乳腺癌脑转移(breast-to-brain metastases, B2BM)的高发生率使得科学家们猜测乳腺癌细胞向大脑中迁移并播种肿瘤是有内在原因的。阐明这一内在原因可能会

Science子刊:揭示化疗药物促进乳腺癌转移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证据提示着在进行外科手术摘除之前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药物治疗能够让这些患者具有增加的肿瘤转移风险。在这项发表在2017年7月5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的标题为“Neoadjuv

上海生科院发现肺转移性乳腺癌干细胞 揭示其转移机制

  3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死亡和疾病》(Cell Death & Diseas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领域)胡国宏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 CD44v+ subpopulation of breast cancer stem-like cells with en

华人科学家发现代谢与乳腺癌转移新机制

  近日,来自美国的华人科学家Shizhen Emily Wang在著名生物学期刊Natue Cell Biology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 ,他们发现癌细胞在发生转移之前能够通过分泌miR-122抑制非肿瘤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保证癌细胞的营养供应从而促进肿瘤转移。这一发现或为抑制肿瘤转移提供了一个

借助循环肿瘤细胞移植模型揭示三阴性乳腺癌的转移机制

  众所周知,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具有高转移性的恶性肿瘤,并且没有可用的分子靶点。2018年11月,来自西班牙圣地亚哥大学医学院等多个研究机构的学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研究成果,首

普林斯顿大学华裔科学家发现乳腺癌骨转移机制

    附图说明:癌细胞和骨细胞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相互作用。骨转移中起破坏性作用的“Jagged1”信号分子被癌细胞(蓝色)用来激活骨细胞中的Notch信号通路(绿色闪光),从而过度增强溶骨细胞(粉红色)的破骨功能,同时让成骨细胞(棕色)释放一种叫IL-6的肿瘤生长因子,从而达到破坏骨骼并促进癌

乳腺癌皮肤转移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临床上短期(6~12个月)出现迅速增长的肿瘤结节,分布在原发肿瘤手术区域附近或相应淋巴引流区域的皮肤,且其组织病理形态与原发肿瘤有相似性,特别是具有多发性或多灶性瘤灶特征时,更应考虑为皮肤转移性癌肿。  2.皮肤或皮下脂肪血

乳腺癌皮肤转移的症状

  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转移常发生于躯干,但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如上肢和头部,乳腺癌经淋巴管播散,发生转移的有4型,分别是炎性癌,毛细血管扩张性癌,结节状癌和铠甲状瘤,第5型经血液循环发生,相当罕见,同一病人可同时发生几型。  1.炎型癌(inflammatory carcin

NCB:华人科学家发现代谢与乳腺癌转移新机制

  近日,来自美国的华人科学家Shizhen Emily Wang在著名生物学期刊Natue Cell Biology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 ,他们发现癌细胞在发生转移之前能够通过分泌miR-122抑制非肿瘤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保证癌细胞的营养供应从而促进肿瘤转移。这一发现或为抑制肿瘤转移提供了一个

胡国宏研究组发现乳腺癌肺转移调控新机制

  2021年1月14日,Cancer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胡国宏研究组题为Cathepsin C Promotes Breast Cancer Lung Metastasis by Modulating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and Ne

找到破解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金钥匙”

近日,《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教授余科达团队的最新成果。研究人员在全球首次揭示乳腺癌早期转移亚群在转移过程中氧化磷酸化通路和糖酵解通路活性的互相演变,发现该亚群在乳腺癌原发肿瘤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氧化磷酸化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价值。

乳腺癌皮肤转移的检查方法

  1.炎性癌中,可见真皮内和皮下淋巴管中肿瘤细胞成簇状或成条索状广泛浸润,肿瘤细胞与原发瘤相同,呈异形性,核大,多形,核染色深,毛细血管充血,此外真皮可见水肿,血管周围有轻度淋巴样细胞浸润。  2.毛细血管扩张性癌肿中,真皮上部可见癌细胞从扩张的小血管和淋巴管渗出,血管内除含肿瘤团块外,还见许多红

促乳腺癌转移“核心基因”发现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转移研究所高华教授研究组,新近发现一个促进乳腺癌向多个器官转移的基因TM4SF1。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专家认为,切断和阻止该基因,可能是治疗肿瘤转移复发的首要靶点。  肿瘤转移复发是绝大部分肿瘤患者死亡的最直接原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

PNAS:控制乳腺癌转移的酶

  乳腺癌是一种会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的疾病,其扩散转移的方式很多,最主要的有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淋巴转移为乳腺癌的主要扩散方式之一,癌组织可沿淋巴管直接蔓延,至淋巴结周围的间隙;还可随淋巴液的流动扩散到淋巴结,发生转移症状,阻塞淋巴管,引起淋巴逆流,使癌栓得以逆行扩散到癌周附近的皮肤,成为一粒粒的红

乳腺癌术后腮腺转移病例报告

患者,女,65岁,2013-10-29因右腋下肿物2个月入院。经查右乳头后方可及2.0 cm×1.5 cm肿块,右腋下可及一1.3 cm×1.1 cm肿大淋巴结。穿刺病理报:右乳腺浸润性癌,右腋下转移性腺癌结节,ER(+),PR(2+),Her-2(-),Ki-67:20%。因患者依从性较差

科学家提倡乳腺癌单细胞诊断

   在近日发表在《癌症趋势》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两位研究人员称,乳腺癌患者可能从其肿瘤内不同细胞的分子亚型中受益。虽然乳腺癌通常被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疗,但人们越来越对这样的理论达成共识,即肿瘤中的癌细胞可以有多个起源,并能对治疗做出不同反应。因此,作者主张开发更精确的诊断测试,以甄别肿瘤细胞间的

科学家提倡乳腺癌单细胞诊断

  “乳腺肿瘤是活动的目标,因为它们是‘多面手’。如果你使用能针对一种亚型的疗法,那只能杀死一种乳腺癌细胞,而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细胞亚型则在扩散。这样一来,治疗就失败了。”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癌症生物学家Jun  -lin Guan说。他与博士后研究员Syn Kok Yeo合作撰写了这篇文章。  乳

肺癌脑转移进入精准医疗时代

  广州日报讯 在癌症患者的治疗进程中,复发或转移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约有25%~40%的患者会发生脑转移,一旦发生脑转移,可能耗尽心力也延长不了几个月的生命。在日前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学

乳腺癌转移复发关键基因获揭示

  7月12日,记者从同济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附属东方医院肿瘤转移研究所高华研究组发现一个促使乳腺癌向多个器官转移的基因TM4SF1,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细胞》。专家认为,切断和阻止该基因的表达,可能是治疗乳腺肿瘤转移复发的首要靶点。  肿瘤转移复发是绝大部分肿瘤患者死亡的最直接原因

研究发现:应激激素促进乳腺癌转移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压力会导致癌症恶化。近日,瑞士巴塞尔大学和巴塞尔大学医院的科学家们破解了乳腺癌转移与应激激素增加之间的分子机制。此外,他们还发现,在癌症治疗中经常被用作消炎药的应激激素合成衍生物会降低化疗的疗效。研究结果来自于人源性乳腺癌小鼠模型,并可能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该研究

乳腺癌皮肤转移的并发症

  1.乳房皮肤及轮廓改变:肿瘤侵犯皮肤的Cooper韧带,可形成“酒窝征”;肿瘤细胞堵塞皮下毛细淋巴管,造成皮肤水肿,而毛囊处凹陷形成“橘皮征”;当皮肤广泛受侵时,可在表皮形成多数坚硬小结节或小条索,甚至融合成片,如病变延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可限制呼吸,形成铠甲状癌;炎性乳腺癌会出现乳房明显增大,皮

JCI:新研究找到乳腺癌转移途径!

  乳腺癌可以根据某些特殊的模式转移到其他器官,这是一项由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他们通过研究癌细胞DNA对病人乳腺癌的转移途径进行了总结。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图

关于乳腺癌的肝转移的介绍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且发病高峰年龄前移,一般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乳腺癌术后常出现复发,远处转移在乳腺癌患者中也相当常见,而肝脏是乳腺癌转移的主要脏器之一,肝转移后生存期明显缩短,3 年存活率仅30%,因此对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灶治疗的效果直接影

Cell:单细胞测序深度解析三阴乳腺癌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联合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测序对三阴乳腺癌展开分析,表明耐药性是来源于现有的带有基因突变的克隆。这些结果于周四发表在《Cell》杂志上,将对这种癌症的诊断、预后和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三阴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原癌基因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

单细胞分离和转移最新用法—单个细胞级别的分离和转移

在当代生物学与医学的研究中,对单个细胞的分离一直有着很高的需求。然而传统手段往往需要将大量细胞悬浮后进行分选接种。这类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细胞活力也会受到影响。本篇报道中Guillaume使用FluidFM BOT建立了一种非常简易、快速的新手段。 单细胞分离有哪些优势?由于蛋白和基因的随机表达性

大连理工大学发现抑制乳腺癌细胞转移增殖机制

  记者日前从大连理工大学获悉,该校伍会健课题组发现了抑制乳腺癌细胞转移机理,从而为治疗乳腺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报告》等杂志。  据了解,与乳腺癌相关的死亡多数是由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造成的。上皮间质转化是癌症转移起始阶段最关键的进程,而SNAI1蛋白是上皮间质转化关键诱导因

中美学者揭示TRIM59调控乳腺癌增殖与转移的新机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韩卫东课题组及美国德州农工大学Yubin Zhou课题组揭示了TRIM59蛋白促进乳腺癌增殖与转移的新机制。  研究成果以“TRIM59 promotes breast cancer motility by suppressing p62-selective auto

中美学者揭示TRIM59调控乳腺癌增殖与转移的新机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韩卫东课题组及美国德州农工大学Yubin Zhou课题组揭示了TRIM59蛋白促进乳腺癌增殖与转移的新机制。  研究成果以“TRIM59 promotes breast cancer motility by suppressing p62-selective a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