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酶细胞化学技术介绍

将细胞内的酶与底物相互作用, 再将酶反应的产物作为反应物质,在酶的作用部位进行捕捉,使其在显微镜下具有可见性。这种在酶作用下产生反应产物, 经捕捉反应来间接证明酶定位的反应称为酶的细胞化学反应。......阅读全文

酶细胞化学技术介绍

将细胞内的酶与底物相互作用, 再将酶反应的产物作为反应物质,在酶的作用部位进行捕捉,使其在显微镜下具有可见性。这种在酶作用下产生反应产物, 经捕捉反应来间接证明酶定位的反应称为酶的细胞化学反应。

酶细胞化学技术的实验方法介绍

样品制备酶细胞化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既要保存好细胞内酶的活性,又要保存好细胞的结构,因此选择适当的固定剂种类、浓度、固定的方式和时间是细胞化学技术的一个关键问题。光镜样品固定多选用中性福尔马林或多聚甲醛,4℃、24小时,常规的石蜡包埋切片可以满足相当一部分酶的细胞化学要求;电镜样品固定通常用0.5~2

酶细胞化学技术的概念

将细胞内的酶与底物相互作用, 再将酶反应的产物作为反应物质,在酶的作用部位进行捕捉,使其在显微镜下具有可见性。这种在酶作用下产生反应产物, 经捕捉反应来间接证明酶定位的反应称为酶的细胞化学反应。

免疫酶细胞化学实验技术

免疫酶细胞化学免疫酶细胞化学是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在抗原抗体特异反应存在的前提条件下,借助于酶细胞化学的手段,检测某种物质(抗原/抗体)在组织细胞内存在部位的一门新技术:即预先将抗体与酶连结,再使其与组织内特异抗原反应,经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技术介绍

细胞化学技术(cytochemistry)是在保持细胞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利用某些化学物质可与细胞内某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在局部形成有色沉淀的原理,对细胞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细胞乃至细胞器的结构与代谢变化的一种技术。

免疫酶细胞化学实验技术-4

三、ICC在细胞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形态学研究目的之一是揭示组织细胞结构特征及其功能意义。利用ICC显示给与细胞增殖标记物,是组织细胞学研究中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细胞增殖标记物有4种,Brdu (5—bromo—2--deoxyuridine), DNA polymerase

免疫酶细胞化学实验技术-3

一、对照实验  1.吸收实验  应用尚无文献报告的抗血清/自己制备的抗血清进行ICC染色时,需用相应的抗原吸收抗血清后,再孵育标本,判断结果的可信性(结果应为阴性)。常用的吸收实验分固相吸收和液相吸收两种(见本书第一章 ),对于不能形成沉淀,难以用离心沉降法分离的一些小分子多肽类抗原,以固相吸收为佳

免疫酶细胞化学实验技术-2

 (四)染色原理及步骤  1.基本原理  酶标抗体与荧光色素标记抗体的染色相同,亦分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将酶直接标记在每一抗体上,间接法是将酶标记在第二抗体上,检测组织细胞内的特定抗原物质。间接法所用的第一抗体是对组织细胞内某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80%~90%的抗血清系由家兔制得,而绝大数单克隆

细胞免疫化学:免疫酶标技术

1) 直接法1.标本固定。2.PBS洗涤2×3分钟。3.1% H2O2(或1% H2O2 甲醇)抑制内源性过氧化物,室温10~20分钟。4.正常血清(1:10)孵育,室温20分钟。5.滴加酶标记的抗体37℃1小时或4℃过夜。6.PBS洗涤3×3分钟。7.DAB+H2O2显色5~10分钟,镜下控制染色

关于酶固定化技术的化学方法介绍

  1、交联法  交联法指的是利用一些多功能交联试剂,如戊二醛等,在酶分子间或酶分子和载体分子间形成共价键,再加上一些不同的交联条件,从而产生固定化酶。交联法往往和其他方法共同使用。  2、共价结合法  共价结合是通过载体表面的活性功能基团和酶分子上的非必需基团形成化学共价键,从而实现不可逆结合的酶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红细胞醛缩酶介绍

红细胞醛缩酶介绍:  醛缩酶是一类催化醇醛缩合反应酶类的总称,是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糖酵解过程中重要酶之一。它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以心脏和肝脏内最多。主要功能是将1,6二磷酸果糖分解为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以及将1-磷酸果糖分解为磷酸二羟丙酮和甘油醛。ALD在红细胞和血小板内含量甚高,故送检

电镜酶细胞化学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电镜酶细胞化学反应分两步:①细胞内酶在一定条件下与底物进行初级酶反应(形成初级产物);②应用捕捉剂与初级产物反应形成电子致密物质。电镜酶细胞化学捕捉方法很多,最常用于水解酶类的为金属盐沉淀法和应用于氧化还原酶类的为嗜锇物质形成法。金属盐沉淀法原理是酶反应初级产物与重金属结合形成不溶解的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红细胞烯醇化酶

红细胞烯醇化酶介绍:  红细胞烯醇化酶(EC)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裂合酶,烯醇化酶(enolase)总活性升高往往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活性升高相一致,多见于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患者。红细胞烯醇化酶正常值:  习惯单位:  5.39±0.83U/g Hb  156±24U/1012 RBC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介绍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介绍: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是否存在仅需微量的DNA,而不需要活菌存在(这不同于其他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它不仅可以检测胃内幽门螺旋杆菌,还可望检出胃以外部位,如牙斑、粪便内的幽门螺旋杆菌,还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它的敏感性远远超过了其他方法,有利于确定细菌感染的来源及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红细胞乳酸脱氢酶介绍

红细胞乳酸脱氢酶介绍:         乳酸脱氢酶能可逆地催化乳酸氧化为丙酮酸,该催化反应是无氧糖酵解的最终产物,此酶广泛地存在于身体各组织细胞的胞浆中,以心、骨骼肌和肾脏最丰富,其次为肝、脾、胰腺、脑和肺脏等,正常血清中含有LDH,而多数组织中酶活性要比血清高出1000倍。红细胞乳酸脱氢酶正常值: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红细胞谷胱甘肽合成酶介绍

红细胞谷胱甘肽合成酶介绍:        红细胞谷胱甘肽合成酶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连接酶,参与氨基酸的代谢,维持生理正常功能。红细胞谷胱甘肽合成酶正常值:  (1) 习惯单位:3.3-7.1mmol Pi·h-1·1010RBC-1(37℃·n=5)  (2) 推荐单位:0.0055-0.118nU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介绍

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介绍:  GSSGR是红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氧化还原酶,能参与细胞代谢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正常值:  习惯单位:  有无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参与,参考范围差异较大。  无FAD参与:7.18±1.09U/g Hb (±s)  208±31.6U/1012

细胞化学技术-3

三、放射自显影技术放射自显影(radioautography)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同位素)的射线作用于感光材料的卤化银晶体,产生潜影,然后通过显影过程把“像”显示出来,以研究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定位和定量的一种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有光镜和电镜两个层次。光镜放射自显影研究同位素标记物在组织

细胞化学技术组成

细胞化学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一整套有关联的技术,包括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示踪细胞化学技术等。

细胞化学技术-4

6、基本实验过程 用于大分子合成过程研究的放射自显影技术: 同位素标记示踪化合物→注入动物体内→ 取下器官或组织→切片→ 涂乳胶膜→自显影→显影和定影→染色→观察 用于大分子定位研究的放射自显影技术: 组织固定包埋→切片 ↓ 细胞化学反

细胞化学技术-2

二、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特异结合的特性定位组织和细胞中特异大分子的一类技术。它包括光镜水平(简称免疫组化)和电镜水平(简称免疫电镜)的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可在原位检测细胞的各种大分子,

细胞化学技术-1

细胞化学技术(cytochemistry)是在保持细胞结构完整的条件下,通过细胞化学反应研究细胞内各种成分(主要是生物大分子)的分布情况以及这些成分在细胞活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的技术,可以通俗地说,这类技术让人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内大分子的位置。这类技术包括光镜和电镜水平的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固相酶免疫测定技术介绍

固相酶免疫测定技术介绍:  固相酶免疫测定主要是指ELISA,其基本原理是: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包被),并保持其免疫活性;用酶标记(另一种)抗原或抗体,保留其免疫活性和酶活性;在测定时,把待测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红细胞磷丙糖异构酶介绍

红细胞磷丙糖异构酶介绍:        红细胞酶在调节红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TPI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异构酶,酶缺乏导致能量供应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溶血性贫血等。红细胞磷丙糖异构酶正常值:  (1) 习惯单位成人:2111±397U/g Hb (±s)61219±11513U/1012 RBC

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中的双PAP法检测微量抗原

在复合物体系中连接更多的PAP复合物,来进一步放大抗原,从而使灵敏度更为增强,适用于检测微量抗原。实验方法: 将固定后的标本用PBS漂洗;2. 于室温下用1%H2O2或1%H2O2甲醇浸泡涂片10~20min,用来密封内源性过氧化物酶;3. PBS漂洗2次,每次3min;4. 在室温下用二抗的正常血

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 1.酶标直接法和间接法 Nakane(1966)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标记在抗体免疫球蛋白分子上,创建了酶标记免疫组化的直接法、间接法和桥法。 2.PAP法 Stemberger(1969)在酶桥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非标记抗体法,先将HRP免

免疫酶技术介绍

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也叫酶免疫测定,是通过酶标记抗体或抗原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其应用范围极广。显示方法是用酶的特殊底物来处理反应后的标本,通过酶催化底物的显色反应来测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以酶标作定量或定性分析。标记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和碱性磷

免疫酶技术介绍

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也叫酶免疫测定,是通过酶标记抗体或抗原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其应用范围极广。显示方法是用酶的特殊底物来处理反应后的标本,通过酶催化底物的显色反应来测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以酶标作定量或定性分析。标记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和碱性磷

DNA的化学检测项目介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介绍: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是否存在仅需微量的DNA,而不需要活菌存在(这不同于其他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它不仅可以检测胃内幽门螺旋杆菌,还可望检出胃以外部位,如牙斑、粪便内的幽门螺旋杆菌,还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它的敏感性远远超过了其他方法,有利于确定细菌感染的来源及

电镜酶细胞化学实验——样品制备

目前电镜能定位的酶主要有三类,它们是水解酶、氧化酶、转移酶。通过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间接证明酶的存在,可定性研究细胞的标志酶,以及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酶的改变与疾病之关系。实验方法原理电镜酶细胞化学反应分两步:①细胞内酶在一定条件下与底物进行初级酶反应(形成初级产物);②应用捕捉剂与初级产物反应形成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