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动物大爆发之前夜发生了什么?

6月2日,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李四光大讲堂”第二讲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肖书海应邀以“寒武纪动物大爆发之前夜”为主题作学术讲座。肖书海讲座现场 主办方供图(下同)肖书海以达尔文关于地质记录的论述作为开头,指出化石记录在研究生命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地球的生命发展历史,引出自己所研究的埃迪卡拉纪动物类群,通过生动的图表,概括性地介绍了埃迪卡拉纪动物的研究历史和重要成果。肖书海介绍了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填补“Darwin’s gaps”,即就某一时刻而言,生物形态之间可能存在着明显的鸿沟。古生物学家就是要通过化石记录,找到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生物类群,填补这些空白,构建出生物演化的完整图景。按照时间顺序,肖书海详细介绍了埃迪卡拉纪动物演化过程中的三幕,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包括陡山沱动物胚胎化石、White......阅读全文

古生物专家-齐聚京城

  3月23日至28日,主龙类系统发育——新数据和新方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世界著名的主龙类和系统发育方法研究方向的专家汇集北京,探讨新数据的特点及其对系统重建的影响等内容。  图为3月2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主龙类和系统发育方法研究方向的专家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恐龙展池。  新华社记者

琥珀解密古生物扩散踪迹

   ■本报记者 王晨绯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咏琥珀》生动传神地描述了琥珀。琥珀是能够把远古动、植物近乎完整保存,并形成化石的唯一宝石,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通过琥珀中保存的生物状态,科学家可以研究古生物、古地质、古气候、物种的进化与灭绝等。  近

319种古生物复原图亮相

  《古生物图鉴》合集。   3月18日,科学艺术机构啄木鸟科学小组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术报告厅正式发布了319种著名古生物化石生命形象科学绘画作品,这批作品涵盖了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恐龙、古鸟、翼龙、史前水栖爬行动物化石的生命形象及骨骼结构重建图。   319种古生物复原图出自啄

当古生物遇到新科技

   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如始祖鸟、北京猿人等关键化石的发现都填补了生命演化历史的空白。如今,新的观测分析手段,诸如高精度成像与解析技术、分子古生物学技术以及大数据和自动识别等,给古生物学这样的传统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原有的以及新发现的化石中挖掘出大量前所未知的全

南京古生物所二叠纪珊瑚及古生物地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滇缅马(Sibumasu)地块由位于冈瓦纳古陆和欧亚古陆之间的一系列外来体组成,包含现今的泰国西部、缅甸、马来西亚半岛、苏门答腊以及中国滇西的腾冲、保山地块等。它们于早二叠世晚期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在中二叠世向北漂移,并最终于三叠纪与欧亚大陆拼合。  为更好地了解滇缅马地块在早中二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探秘者

  在南京古鸡鸣寺边上有一个古老的科研单位,它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南京古生物所是我国专业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杨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Stanley-Finney教授访问南京古生物所

  7月10日,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邀请,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席、美国加州州立大学Stanley Finney教授访问南京,并与该所在宁的国际地层委员会及其分会的官员和选举委员举行了座谈交流。   研究所所长杨群指出,南京古生物所目前有十余位科学家担任国际地层委员会副主席及其众多

尽快修改《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

  “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已经实施8年多了,它对我国化石资源的确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我们在这么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可能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童金南表示。   他举例道,虽然该条例及一系列后续文件详细

现代生物研究揭示古生物进食模式

  对比大鳄鱼和亚马逊河豚的头部,你可能会发现一些惊人的相似点。至少科学家是如此。研究人员对超过75种现存活鳄鱼物种和齿鲸的颅骨和下颌骨进行对比后发现,尽管它们在进化学上分开了近3亿年,但这些生物头骨和鼻子的形状有着广泛且惊人的相似性。  总体来看,拥有较宽鼻子和相对大而结实颅骨的捕食者,如鳄鱼和逆

中国古生物学会九十华诞

  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来自亚洲10余个国家的古生物学会代表就正式成立“亚洲古生物协会”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决定该协会总部“落户”中国。  来自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300余位专家学者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古生物学会九十华诞,并

邓涛:当古生物遇到新科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015.shtm 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如始祖鸟、北京猿人等关键化石的发现都填补了生命演化历史的空白。如今,新的观测分析手段,诸如高精度成像与解析技术、分子古生物学

《地质通报》:山东诸城发现古生物足迹群

诸城蜥脚类恐龙复原图现生的滨水鸟类,与诸城鸟类足迹的造迹者非常接近不久前,中美古生物学者在诸城市张祝河湾村发现了罕见的足迹群,这批恐龙足迹由蜥脚类恐龙、鸟脚类恐龙与古鸟类足迹组成,其中以古鸟类足迹尤为珍贵。这批足迹的发现大大增加了山东省东部恐龙的多样性。本月出版的《地质通报》杂志

距今6.5亿年古生物分子化石现身

  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官网8月17日消息,该校科研团队在澳大利亚中部古代沉积岩中找到了距今6.5亿年的古代生物分子化石,并据此认为此前的“雪球地球”时期与更复杂的生命演化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消息称,该校地球科学研究学院的科学家将古代沉积岩粉碎成粉末,并从中提取

5亿年前古生物咋吃饭?

  据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最新消息,由该校研究人员和加拿大、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模拟,推算出了生活在5.55亿年前地球海洋中一种古生物——三分盘虫(Tribrachidium)的摄食方式。现代地球上并没有三分盘虫的近缘物种,而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第一代大型复杂生物

成分输血专题讲座(二)

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输注的适应症:(1)血小板减少(常

成分输血专题讲座(一)

输血是血液病的重要支持疗法,是多数血液病得以有效治疗的重要保障,在某些情况下,输血也是目前个别血液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随着血液分离技术的进展,输血已从传统观念的输全血逐渐发展为成分输血,输血的应用范围也从原来的单纯替代治疗发展为包括干细胞移植等重要的治疗技术。全血输血输血的传统观念是输全血,随着现

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在南京举办

  当科学遇见艺术,会有什么样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冷冰冰的化石如何更形象、更有温度?远古生命“动起来”会不会让你更加想探索地球生命的神奇?  9月25日,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暨《地球生命大冒险》首映式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办,这也是2022年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之一

毛方园:坐热古生物研究“冷板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673.shtm 科研成果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是怎样的体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毛方园说,从大自然的生命画卷中探寻连续的演变,是一件很幸运、很快乐的事。 潜

高通量检测的优化网络讲座

IDEX Health & Science 很高兴为您带来网络讲座有关: (时间:2010年7月1日 北京时间凌晨02:00 时长:60分钟 演讲语言:英语) 高通量检测的优化 主题:花费更少、效率更高的分析检测技术 名额有限! 该网络讲座将讨论: • 在改善和优化检测方法时

“科学基金申请讲座”举办

培训会会场  7月20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博士后联谊会和自动化研究所博士后联谊会共同主办的“科学基金申请讲座”在自动化大厦举行。院各所博士、博士后以及部分青年老师150余人参加了培训。  本次讲座旨在提高全院博士后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成功率,增强各所博士后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讲座邀

临床生化知识系列讲座(1)

       第一章 绪论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由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结合逐渐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边缘学科。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学科。                                       第一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

临床生化知识系列讲座(1)

      第一章 绪论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由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结合逐渐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边缘学科。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学科。                                          第一节 临床

临床生化知识系列讲座(1)

                                                      第一章 绪论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由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结合逐渐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边缘学科。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学科。   

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在南京举办

当科学遇见艺术,会有什么样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冷冰冰的化石如何更形象、更有温度?远古生命“动起来”会不会让你更加想探索地球生命的神奇? 9月25日,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暨《地球生命大冒险》首映式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办,这也是2022年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之一。

我国首个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成立

我国首个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鄯善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近日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成立,这为鄯善县古生物化石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机构保障和学术平台。 2008年在鄯善县七克台地区,首次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侏罗纪恐龙足迹群和多处恐龙化石,其中“鄯善新疆巨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侏罗纪中晚期最大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螯肢类动物起源

  螯(音:áo)肢动物是包括蝎子、蜘蛛、蜱螨和鲎(音:hòu)等在内的超过11.5万个物种的庞大节肢动物类群,对于寒武纪大爆发期间该类群动物是否已经起源一直不是很清楚。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课题组法国籍博士后塞德里克·阿里亚(Cedric Aria)和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同行

南京古生物所研究确定“广西运动”的起始时间

  广西运动由丁文江先生于1929年提出,代表在华南普遍存在的泥盆系与其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所指示的一次构造运动。通常认为,广西运动体现了加里东运动在华南的响应和具体表现,对华南大陆的演化和再造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相关证据,对广西运动的起始时间、推进过程和影响范围缺少

周忠和院士:古生物研究队伍要少而精

工作人员在修复恐龙化石。资料图片科研人员在广西洞穴中挖掘化石。资料图片  【关注“濒危学科”】  开栏的话  在自然科学领域,也会有一些濒危的“大熊猫学科”。其中有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原因,也有公众对学科的误解、制度设计得不合理造成的影响。本版今起开设《关注“濒危学科”》栏目,选取一些有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成立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4月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在保护珍贵自然遗产方面又迈出重要的一步。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成立大会上说,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的成立,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携手社会各行业、国内外有识之士、企业家、慈善家共同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标志着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