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首位中国科学家获国际湖沼与海洋科学学会奖项

西班牙帕尔马当地时间2023年6月5日,国际湖沼与海洋科学学会(ASLO: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ces of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将Ruth Patrick奖授予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东艳研究员,以表彰她在黄海绿潮成因研究中作出的卓越科学贡献。刘东艳成为Ruth Patrick奖设立来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来自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东艳研究员获颁Ruth Patrick奖“表彰她在海洋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国际湖沼与海洋科学学会颁奖现场近年来,黄海绿潮藻类灾害在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沿海经济等多个方面形成显著影响,预计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这种现象将变得更加频繁、广泛和持久。刘东艳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海洋藻类群落演变机制与生态效应研究,她带领研究团队与国内、外多个研究者展开广......阅读全文

首位中国科学家获国际湖沼与海洋科学学会奖项

西班牙帕尔马当地时间2023年6月5日,国际湖沼与海洋科学学会(ASLO: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ces of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将Ruth Patrick奖授予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东艳研究员,以表彰她在黄海绿潮成因研

首位中国科学家获国际湖沼与海洋科学学会奖项

西班牙帕尔马当地时间2023年6月5日,国际湖沼与海洋科学学会(ASLO: Association for the Sciences of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将Ruth Patrick奖授予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东艳研究员,以表彰她在黄海绿潮成因研

中国女科学家获国际科学桂冠

  第十八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盛典日前在法国巴黎举行,5位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杰出女科学家与15位大有可为的年轻女研究人员获奖。中国女科学家陈化兰、应佚伦分别荣膺“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和“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同时,这也开创了中国连续两届摘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地质学分会完成换届

王辉致辞   海洋所供图 曾志刚做工作报告   海洋所供图  换届大会现场   海洋所供图 10月28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地质学分会换届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在青岛设主会场,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来自全国海洋和湖沼地质学研究领域的20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地质学分会完成换届

王辉致辞   海洋所供图曾志刚做工作报告   海洋所供图 换届大会现场   海洋所供图10月28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地质学分会换届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在青岛设主会场,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来自全国海洋和湖沼地质学研究领域的20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

中国7位科学家获国际青年科学家奖

  日前,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向全球公布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中国有7名青年科学家当选,分别为南开大学教授胡俊杰,中科院武汉数理所研究员唐淳,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邵峰、王晓晨、张宏、朱冰,他们将获得HHMI为期5年的资助,奖金总额为65万美元。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幕

    会议现场  10月6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闭幕。  本次大会为期三天,与会300余位代表认真审议了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和学会章程修改草案,结合当前形势总结了经验和不足,围绕学会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大会民主

中国科协举办国际青年科学家沙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05.shtm 活动现场 深圳先进院供图 12月1至2日,由中国科协主办、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协会承办的中国科协合成生物科技与伦理政策国际青年科学家沙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深圳成功举办。

中国科协举办国际青年科学家沙龙

  12月1至2日,由中国科协主办、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协会承办的中国科协合成生物科技与伦理政策国际青年科学家沙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深圳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陈立、“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秘书处高级事务主管贾波出席活动并致辞。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合成生物科技创新、产业

2013年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成果评选结果揭晓

  12月30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成果”。经海洋与湖沼领域相关单位、专家学者推荐,通过理事投票,“蛟龙”号深海考察等10项2013年度在国际或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海洋湖沼领域的科技成果入围。评选结果如下:  1.蛟龙号深海考察取得丰硕成果  “蛟龙”号通过三个

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国科学家的底气和挑战

   “力争发起和组织若干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是我国未来5至10年的任务。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中国科学界是有底气的。  经费不缺。科技经费投入是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关键因素。10月10日三部委共同发布的《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5676.7亿元

2018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揭晓

   近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组织学会分支机构、学会理事,以及海洋与湖沼领域相关单位推荐2018年“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项目,共推荐了24项。经学会理事投票,评选出2018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  一、首次确认了北太平洋存在千年尺度的淡水事件  项目进展:该

中国科学家首获国际玻璃界“奥斯卡大奖”

   中国科学家彭寿率领他的团队最新研发的世界最薄玻璃,厚度仅有0.12毫米   北京10月19日,世界最薄玻璃仅有0.12毫米,厚度相当于一张A4打印纸,这是中国科学家彭寿率领团队最新研发的科技成果。日前彭寿在美国获得了世界玻璃行业的“奥斯卡大奖”——美国陶瓷学会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成为首

中国科协“衰老”国际青年科学家沙龙举办

近日,中国科协“衰老”国际青年科学家沙龙举办,来自中国、英国和美国的25位青年科学家围绕衰老调控机制、衰老与疾病、交叉科学和科研伦理等议题作了精彩报告和交流讨论,近300名“衰老”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学生线上听取了报告。此次沙龙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承办、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和英国

中国科学家获首届“前沿地球奖” 国际冠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707.shtm

《科学》报道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微生物国际大科学项目

2018年3月30日,《Science》杂志(科学)的新闻版块以 “New effort to sequence microbes”为题报道了由我国科学家牵头的一项正在进行的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数据挖掘及功能解析全球合作计划“Global Catalogue of Microorganisms (

中国科学家主导国际大协作助力水稻精准育种

  英国时间4月25日,《自然》杂志长文报道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华大基因、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1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300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  该研究针对水稻起源、分类和驯化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亚洲栽培稻

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国际传热界最高奖

  近日,在日本京都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14国际传热大会上,清华大学刘静教授获得国际传热界最高奖项之一:威廉 伯格奖(The William Begell Medal),他并以“通向恶性肿瘤靶向冷冻或热消融治疗的途径:生物体系内热量的精准输运”为题作了45分钟大会主题报告。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国

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国际传热界最高奖

   近日,在日本京都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14国际传热大会上,清华大学刘静教授获得国际传热界最高奖项之一:威廉 伯格奖(The William Begell Medal),他并以“通向恶性肿瘤靶向冷冻或热消融治疗的途径:生物体系内热量的精准输运”为题作了45分钟大会主题报告。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

中国科学家牵头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干旱生态系统和退化土地研究与治理的国家之一,我们去年底发起的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项目,弥补了国际上该领域重大研究计划的空白。”  日前,在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京联合举办的全球干旱

第34届国际湖沼学大会在南京举办

  8月19日,由国际湖沼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土壤学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34届国际湖沼学大会(SIL 2018)在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湖沼学——支撑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科学”。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国际湖沼学大会是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内陆水体(湖泊、

科学家警告海洋酸化危害大

  1990年,旅行者1号拍摄了一张著名的“淡蓝色圆点”照片。在照片中,地球显示为一个小圆点,在黑色的宇宙背景中微不足道。然而根据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委员会(IGBP)日前发布的报告,到本世纪末,“淡蓝色圆点”中的海洋将越来越不适宜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   由于海水从大气中持续吸收二氧化碳,

科学家补齐海洋铅循环拼图

河流向海洋输运物质是海洋元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往的关注点主要是河流溶解态元素输运对海洋元素收支的影响,对绝大多数元素来说,陆源颗粒物的贡献目前尚缺乏理解和量化。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赵宁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多家机构科学家合作,揭示了陆源颗粒物与海水的物质交

中国科学家主导完成“绿色超级稻”国际扶贫项目

  自2008年启动以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导的“为亚洲和非洲资源贫瘠地区培育绿色超级稻”国际农业科技扶贫项目,已在18个非洲和亚洲国家审定高产、优质、多抗品种78个,累计推广面积达612万公顷,令160万农户收入显著增加。  4月2日,“绿色超级稻”项目结题会在京举行。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

国际期刊一次撤销中国科学家70篇论文

晶体结构报告存在数据造假;通讯作者来自井冈山大学   《晶体学报》(Acta Crystallographica)近日发布社论通告,通过检测程序发现,至少有70篇发表在《晶体学报》C分卷或E分卷上的晶体结构报告存在数据造假行为,这些报告的作者在2006年至2008年间仅凭修改一套原始强度数据而发表

万钢:2017年多位中国科学家国际组织任职

  1月26日, 中国科协九届四次全委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报告中指出,2017年中国科技国际话语权有效提升。多位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任职。  2017年南开大学校长、电子工程专家龚克高票当选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实现该组织成立50年来首次由中国科学家担任主席的零的突破。世界工程

中国科学家如何致国际“大牛”从顶级刊物撤稿?

薛鹏(东南大学物理系教授)  PRL(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是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以非常严格的审稿和编辑著称。然而,我们课题组在今年调研文献时的一次发现,却意外地促使一篇发表在PRL上的国际论文最终撤稿。  2014年3月初,我们课题组计划开展一项新的实验,利

中国科学家谷保静获首届地球科学奖“国际冠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663.shtm 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协4月28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瑞士当地时间4月27日下午,前沿研究基金会公布其首届地球科学奖(Frontiers Planet Pr

两名中国科学家成功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日前,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公布了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新增院士名

2021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在青岛开幕。

10月26日,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1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在青岛开幕。本届大会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承办,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执行。中国科协常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