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海底冷泉环境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海洋和石油地质学》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冷泉环境中水合物快速形成动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海底冷泉环境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并且为南海冷泉区水合物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 深海活跃冷泉区赋存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广泛分布的自生碳酸盐岩以及独特的冷泉生物群落,是一种复杂的深海极端环境,而这种复杂的环境会显著地影响水合物的形成和分解。 课题组前期在南海活跃冷泉喷口区进行的水合物原位合成实验表明,冷泉喷口喷出的气泡流可以在短短几秒内快速生成天然气水合物,而脱离冷泉原位环境条件的实验室结果表明,尽管模拟了冷泉环境的温度和压强,水合物却难以快速生成。这表明冷泉复杂的环境会对水合物的形成产生独特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还尚不清楚。 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鑫团队在我国南海北部台西南冷泉区通过保真取样技术获取了冷泉喷口流体、底层海水以及自生碳酸盐岩等样品,利用上述真实的样品模拟该冷泉环境中甲烷水合......阅读全文

研究揭示海底冷泉环境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海洋和石油地质学》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冷泉环境中水合物快速形成动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海底冷泉环境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并且为南海冷泉区水合物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  深海活跃冷泉区赋存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广泛分布的自生碳酸盐岩以及独特的冷泉

深海冷泉水合物快速形成动力学机制获揭示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海洋和石油地质学》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冷泉环境中水合物快速形成动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海底冷泉环境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并且为南海冷泉区水合物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冷泉环境下水合物形成动力学的示意图采样区域图和采样照片  深海活跃冷泉区赋存大量的天

南海深部计划:到“海马冷泉”探秘海底生命绿洲

新华社“探索一号”5月21日,灯光的照射下,海底幽蓝静寂、海雪飞扬。一串串珍珠般白色气泡,不停地从海底汩汩冒出来。气泡周边满眼的贻贝、蛤类和,蚌类等密密麻麻;半透明的阿尔文虾、白色的铠甲虾、一簇簇管状蠕虫,一片片小蛇尾等随处可见。 这片奇异的海底世界,是位于南海西沙海域的“海马冷泉”。连日

中国科学家查明“海马冷泉”基本情况

  经过近4个月的艰苦努力,我国科学家日前已经查明了“海马冷泉”的分布范围、地形地貌、生物群落、自生碳酸盐岩及流体活动特征等,取得了海洋地质调查的丰硕成果。  25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广州发布了“海马冷泉”的最新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说,“海马冷泉”是我国首次在南海北部西陆海域发

冷泉专家谈冷泉

  中科院南海所研究员冯东是冷泉专家,曾在美国进行5年相关研究,多次出海考察冷泉。他向记者介绍了冷泉的一些有趣知识。   早在1977年和1979年,美国人就发现了生长有重晶石和管虫的冷泉,但当时认为那是“低温热液”。1983年,美国科学家确定了第一个冷泉,那是在墨西哥湾的佛罗里达陡崖,3200多

海洋国家实验室:研究海底冷泉有了专用CT

  5日,记者海洋国家实验室获悉,近日,该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历时两年攻关,研制出了海底冷泉拖曳式快速成像设备,并成功结束了2个多月的海上试验和渤海、黄海实地调查工作。  记者了解到,海底冷泉拖曳式快速成像设备项目隶属于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哈尔滨工程大

从海底到海面,天然气水合物的“七十二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523.shtm   《地球化学观点快报》封面文章。课题组供图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王冰笛 如果有一双眼睛,能帮我们看到南海海底,会发现什么? 除了深邃黑暗的海洋、慢

我国使用拉曼光谱探针-首次在南海发现裸露“可燃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日前发布消息,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支持下,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的航次中,船上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携带我国自主研发的拉曼

深海所在冷泉碳酸岩成因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科学部深海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室彭晓彤团队的研究成果,以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controlling authigenic carbonate formation within the sediment column from t

从一根“探针”到一座“海底实验室”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531.shtm如果有一只眼睛,能帮我们一直看到中国南海海底深处,会看到什么?除了深邃黑暗的海洋,慢慢爬动的潜铠虾和海底岩石等,好像还有一团正熊熊燃烧的火焰。海底会着火?当然不是,那是海洋钻井平台的

原位实验首次证实天然气水合物可到达海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构建了天然气水合物上升时随水深变化的演化模型,并通过深海原位实验首次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可携带冷泉气体到达海表。该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地球化学观点快报》。  《地球化学观点快报》封面文章截图。  海洋中的天然气水合物

北极甲烷释放最新消息

  一提起北极,人们自然而然的想到浩瀚的冰雪世界、绚丽多彩的北极光、憨态可掬的北极熊。北纬66°以北的北极地区,包含被浮冰覆盖的北冰洋,以及属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挪威等八个环北极国家的永久冻土区。其中北冰洋占北极地区总面积的60%,其余约800万平方千米为陆地。北极地区的陆地和海洋地形图 (图件

科学家首次通过原位实验证实天然气水合物可到达海表

  记者齐芳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构建了天然气水合物上升时随水深变化的演化模型,并通过深海原位实验首次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可携带冷泉气体到达海表。相关学术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地球化学观点快报》上。  海洋中的天然气水合

稳定天然气水合物或引发海底滑坡

  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科学家证实海洋边缘的陆坡含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这些固体冰状的水和气体化合物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水泥”,可以稳定斜坡。由于天然气水合物仅在高压和低温下处于稳定状态,因此水温升高会导致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或“融化”。之前,有人提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大规模分解可能导致海底滑坡,进而触

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研发的拉曼光谱探针发现“可燃冰”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即“ 可燃冰”。这一成果于22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球系统学》上在线发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课题负责人张鑫告知,通过“发现”号无人

海底冷泉区的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研究获进展

  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OM)是海洋中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消耗了海洋沉积物中绝大多数的甲烷,并影响着海底碳酸盐沉积体的形成。除了硫酸根和硝酸根等能作为电子受体以外,三价铁(Fe3+)也可以作为潜在的电子受体,驱动与铁还原耦合的甲烷厌氧氧化作用(Fe-driven AOM)。尽管已有少量实验

海底矿产资源实验室成果凸显

  “研究成果重大,实验室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建议加大建设力度,力争建设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12月9日,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国家科技合作奖获得者、德国专家杨·哈弗(Jan Harff)教授等14位专家到会,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的建

我国在南海启动大深度潜水器联合科考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1日晚通报:“海洋六号”科考船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探索一号”科考船于4月28日—30日展开联合科学考察活动,其间两船分别搭载的4500米级深海作业型潜水器“海马”号遥控潜水器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对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海马冷泉”区进行联合

透过“海洋之眼”看向“海底幽蓝”

  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700多米,深于1000米的深海面积超过90%。深海热液系统发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海底深处没有生命。  “最近十几年,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把实验室搬到海底’。我们做了一根探针,叫‘拉曼光谱探针’,带着它一起深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鑫饶有兴致地指着深海考察的实景图片告诉

透过“海洋之眼”看向“海底幽蓝”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342.shtm 张鑫 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王冰笛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700多米,深于1000米的深海面积超过90%。深海热液系统发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海底深处没有生命。“最近十几年,我

汪品先:从海底看地球能看到什么

  “人类历来是在海洋之外看海洋,看到的只是一个单向运动的世界;而当人类潜入深海,立足海底向上看,才会看到更多的精彩,获得更多的发现。”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国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情亦是节节高涨。近年来,如火如荼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广袤的

“海星6000”下潜深度首破6000米

   10月26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在多个海域获取了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其间,“海星6000”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再创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航次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李智刚研

中国可燃冰储量超800亿吨油当量-可供使用数百年

中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域示意图  中国是“可燃冰”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2004年,中德联合科考队的“太阳号”考察船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当今全球最大的碳酸盐结壳,面积达430平方公里。据专家预测,我国南海西沙海槽、台湾西南陆坡、南沙海槽、冲绳海槽海底可能存在大量的甲烷水合物资源,可以满足

“海洋光学技术与应用”专辑

  海洋光学是研究海洋的光学性质、光在海洋中的传播规律和运用光学技术探测海洋的科学。日前,为了践行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方针,《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20年第一期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海洋光学技术与应用”专辑。  据悉,“海洋光学技术与应用”专辑集中探讨了近期海洋光学在深海原位探测、分析深海成份、探测海洋

我国自主研发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完成首次科考

  10月26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在多个海域获取了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后顺利靠岸。其间,“海星6000”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再创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航次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潜成功

6月17日,工作人员在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挂缆。   6月17日16时30分左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南海一冷泉区海底回到母船甲板,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此航次进行了4个小时水下作业,现场总指挥表示,这次下潜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   据悉,18日,“蛟龙”号

“探索二号”返航!深海原位实验室海试任务圆满完成

  5月11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返航,圆满完成2022年度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第一航段任务——深海原位实验室在南海冷泉区的海试任务。  该航次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组织,主要任务是开展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研制的深海原位实验室的过程

拉曼光谱仪等海洋科研装备助力我国海洋科考

  16世纪人类进入海洋,21世纪人类深入海洋。   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科学”号科考船投入应用为代表,我国快速挺入“国际深海俱乐部”。一批批海洋科考的“神工巧匠”前赴后继、齐心勠力,驾驭着各式国产“神器”,将一幕幕深海“神奇”呈现在世人面前……   “

海洋所等在深海海底甲烷原位探测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鑫博士作为第一完成人与美国MBARI (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 研究所合作,成功研制出基于深海ROV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缆控机器人的深海甲烷原位探测系统。相关研究成

中国首个深海主题综合性临展亮相上海

12月3日,由上海科技馆和同济大学联合打造的“深海园林”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亮相。该展是中国首个深海主题综合性原创临展,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冷水珊瑚林复原场景,数十件来自千米深海的珍稀标本首次与观众见面。观众在观展      上海科技馆供图为让更多人认识深海的重要性,把探索深海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