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测序人类皮肤微生物组解析真菌多样性

历史上,人类很久以前就会利用真菌做面包和啤酒了,然而我们对居住在自己身体上的真菌却并十分不了解。 现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首次解析了人类皮肤上的真菌多样性。他们对健康人不同皮肤部位的真菌 DNA 进行了测序,明确了皮肤上正常真菌群落的构成,为研究真菌类皮肤病打下了基础。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人类皮肤表面的真菌、细菌和病毒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称为“皮肤微生物组”。真菌生长慢而且难于培养,这大大影响了相关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 NIH 旗下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和癌症研究所(NCI),对 DNA 测序技术进行了优化,在 ABI 3730xl 和罗氏 454 测序平台上对皮肤真菌群落进行了分析。 研究人员发现,Malassezia 属的真菌在头部和躯干占据优势。而在带有多种细菌的手部,真菌种类却相对较少。与此相反的......阅读全文

皮肤真菌镜检

皮肤真菌镜检介绍皮肤真菌镜检是通过直接镜检的方法,找到菌丝和孢子,以供初步诊断。而培养的方法,则根据菌落的特征和镜下形态,结构以确定菌种。正常值:阴性,即无致病菌生长。临床意义:当真菌侵犯人体后,医生将按它们对人体的侵犯部位来划分,因此真菌可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两大类。浅部真菌主要会引起皮肤粘膜等

真菌感染的概述

  真菌感染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真菌病,发病率最高的念珠菌病和皮肤癣菌病由人体正常菌群的真菌引起, 感染可区分为:表面感染,皮肤感染,皮下组织感染,深部感染和条件性感染。真菌适宜于在潮湿、温暖的环境繁殖;在有氧、温度合适、且有一定湿度的条件下,空气中飘散的真菌增多。所以真菌变态反应的发生,也有地区性和

真菌多糖及其功效

  真菌多糖-一般是指各种真菌的子实体和菌丝体所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约有数千种真菌。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真菌多糖及其功效,希望能帮到你。  真菌多糖及其功效  食药用菌的神奇之处在于其属于物种中间态,既不是动物,又不属于植物,既可以入药,又可以入食。食药用菌的特殊成分食用菌多糖是人体

真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是指营养体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个体的繁殖。它的基本特征是营养繁殖通常直接由菌丝分化产生无性孢子。常见的无性孢子有三种类型:(1)游动孢子(zoospore):形成于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内。游动孢子囊由菌丝或孢囊梗

真菌菌丝的分类

由于真菌孢子生出芽,逐渐延长呈丝状, 生物学上把就真菌的每一根细丝叫做菌丝。菌丝所形成的集团称为菌丝体( mycelium),根据形状,分枝等的不同又把菌丝分为:单纯菌丝,假菌丝,球拍状菌丝,破梳状菌丝,结节菌丝,鹿角状菌丝和螺旋状菌丝。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每一种菌丝的特点。1. 假菌丝

真菌的培养方法

真菌的培养方法 1、钢环法(1)材料:白假丝酵母菌、沙保弱培养基、无菌玻片、盖玻片、钢环(带有缺 口)、石蜡。(2)方法①用无菌镊子取无菌小培养钢环,环的两面分别蘸取熔化的固体石蜡,平置于无菌载玻片上,另取一无菌盖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覆盖于钢环上,待冷后,小培养钢圈即被固定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破译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密码..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破译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密码”的应用森林生物多样性有着怎样的维持机制?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马克平研究团队首次结合亚热带森林幼苗更新动态监测数据、高通量测序技术和邻居效应模型,揭示了不同功能型土壤真菌驱动亚热带森林群落多样性的作用方式,提出了外生菌根真菌与病原真菌互作过程影

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廖万清 李秀丽现在机会性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你知道主要有哪些因素吗?自80年代以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免疫抑制等高危患者的增加,以及耐药真菌和新出现真菌的日益普遍,显著改变了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如曲霉菌及其他霉菌的感染不断增加,非白念珠菌

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廖万清 李秀丽现在机会性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你知道主要有哪些因素吗?自80年代以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免疫抑制等高危患者的增加,以及耐药真菌和新出现真菌的日益普遍,显著改变了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如曲霉菌及其他霉菌的感染不断增加,非白念珠菌成

真菌毒素的种类和危害及真菌毒素定量检测方法

霉菌毒素是一大类毒性强弱不同的霉菌次级代谢产物,通常的一种霉菌能产生一种或多种次级代谢产物, 而同种的霉菌毒素又可由不同的霉菌所产一、霉菌毒素的常见种类及危害       霉菌毒素是一大类毒性强弱不同的霉菌次级代谢产物,通常的一种霉菌能产生一种或多种次级代谢产物, 而同种的霉菌毒素又可由不同的霉菌所

菌根类型调控亚热带森林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新机制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养分供应是生产力维持的基础,但多数研究并未充分考虑植物养分获取策略对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的影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约85%的维管植物与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菌根共生是植物提高养分吸收效率的重要策略。养分重吸收和凋落物分解为植物提供了年

东北地理所发现东北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

  土壤微生物是否存在与植物和动物等大型生物相似或不同的地理分布格局,以及哪些历史和环境因素驱动着这种格局的存在是当前地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交叉热点课题之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田分子生态学科组王光华团队在明确了东北黑土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地理分布规律的基础上(Soil Biolo

沈阳生态所等揭示土壤细菌和真菌纬度多样性变化机制

  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维持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生态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量证据显示地球上大型动植物的多样性会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能够支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否也遵循这样的规律。甚至有些研究基于特定的纬度范围发现微生物多样性可能与纬度之间根本不存在线性关系。此外由于

昆明植物所可培养杜鹃类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获进展

大白花杜鹃和毛壳菌Chaetomium sp.形成的菌根的纵切面(比例尺:100um)  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杜鹃花的重要分布中心之一,有四百多个种。大白花杜鹃是分布最广的种之一,具有重要的园艺观赏价值,是环境恶劣地区的重要植被。杜鹃类菌根真菌在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及环境适应性方面功不

微生物所在内生真菌的腐生功能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

  内生真菌是一类生活在植物健康组织内部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绿色植物体内都发现有内生真菌生活,而它们特殊的生态位生活环境、独特的生态功能、高度的多样性以及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也吸引了不同领域众多学者的注意。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良栋研究员领导的课题

亚热带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独特的森林植被类型,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高,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4,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极其重要。历史上,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历过频繁、大规模的人为干扰,绝大部分原生性植被,特别是低海拔地区的原生地带性植被多已消失殆尽,少量保存的原始林也

揭示氮沉降对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β多样性的影响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环境变化将可能改变长期演化形成的植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功能产生深远影响。以氮沉降为例,氮沉降上升严重威胁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已有研究表明,氮沉降造成植物和微生物物种丧失(α多样性的下降),群落结构(β多样性)发生改变。然而,学界

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多功能性关系研究获新进展

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约占国土面积的41.7%,且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及青藏高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土壤细菌和真菌在调节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关于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生物量)如何分别驱动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尚不清

热带雨林植被群落构建的微生物反馈调节机制研究获进展

  热带雨林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却支撑着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生物多样性,尽管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为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长时间淋溶和土壤酸化导致土壤养分相对其他森林比较匮乏,不利于植物生长。热带雨林如何在土壤有效养分较低的情况下提高物种共存、维持生物多样性一直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与难点。研究表

警惕外来植被对土壤肥力影响

《科学日报》消息,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剧。人口规模的增大、耕地面积的扩大以及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变化(长时间的干旱,不规律的雨季模式),使得沙漠化更加严重。  据世界土壤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过去的50年内,1280万平方公里的土壤的肥力不断降低。为改善一些地区土壤贫瘠的现状

关注真菌毒素检测-首届国际真菌毒素培训班武汉召开

   11月18日,亚洲首届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学术研讨会与真菌毒素国际培训在武汉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主办,共有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等14个国家的60多位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参会。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等,污染花生、玉

Nat-Commun:药物brilacidin与抗真菌药联合可对抗超级真菌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用于治疗从细菌性皮肤感染到COVID-19等多种疾病的新药物brilacidin与市场上的两类抗真菌药联合使用时,可杀死耐药真菌菌株。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host defense

全国真菌毒素及产毒真菌污染数据库将建立

  食品安全是近年来广受公众关注的问题。国家真菌毒素科技创新联盟日前在北京成立。我国将通过该联盟建立实时的全国真菌毒素及产毒真菌污染数据库,搭建联盟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真菌毒素科技创新联合实验室、产品研发试验基地等。  国家真菌毒素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指出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真菌撑起大舞台

  7月,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建立的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真菌室)举行了“2016年研究生学术年会暨真菌野外采集活动”。其中,野外采集是真菌室的特色传承活动。  在结束了两天的学术报告后,真菌室参会师生与嘉宾来到云蒙山开始了真菌寻宝之旅。在研究员杨祝良和教授戴玉成等专家的带领和指导下

我学者揭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响应规律

  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极”,正经历着氮沉降急剧增加和降水变化的生态影响过程。高寒草甸约占青藏高原面积的35%,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虽然氮沉降和降水的变化会引起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但对由此导致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如何变化尚不清楚。因此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周

我国在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获进展

  许多重要经济林木多与真菌有共生关系。通过共生机制,真菌能从宿主植物根部吸收营养,维持生长,并能增强宿主的抗病力使其免受入侵病菌的伤害、代替根毛扩大宿主根系的吸收面积,促进宿主植物生长。美国山核桃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产出,我国已在多个省区大面积引种。外生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

温度阈值驱动青藏高原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生物格局

已有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对温度升高的响应存在阈值效应。当环境温度跨过阈值,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急剧下降。这种非线性响应增加了预测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变暖响应的难度。然而,鲜有关于植物微生物对温度升高的响应是否存在阈值效应的研究。植物微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和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忽视微生物对植物

真菌检验技术的进步

真菌检验的临床重要性日益增加。传统的真菌培养和鉴定技术需时较长,且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常不易培养成功,成为实验诊断的难点。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快速实验诊断技术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一、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自临床标本中检出真菌DNA;二、应用单抗和免疫学技术自临床标本中快速检出真菌抗原;三、利用真菌的特异性

真菌性肠炎的病因

   1、当机体患严重肝肾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或恶性肿瘤时引起恶质体,均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是常见的真菌性肠炎的引发原因。   2、真菌性肠火炎还是继发于消化道某些疾病,如痢疾、肠梗阻、食道脓中等。由于这些疾病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给真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也是真菌性肠炎的引发原因[1]。

怎样预防真菌性肺炎?

  1.严格掌握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细胞毒、免疫抑制药及抗代谢药物的使用指征、时间和剂量。  2.及时发现和治疗局灶性真菌感染。  3.对可疑病例作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时可作咽拭子、大小便、血液等的真菌培养。  4.长期输液、静脉插管、输注高营养液、气管插管等均应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