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所盐田藻类生物碳汇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团队完成的关于盐田藻类碳沉积的成果。该研究聚焦嗜盐藻类与嗜盐菌协同促进高盐生态环境中碳酸盐的沉积现象,揭示了其背后的碳汇生物学过程和机制,为发展近海盐田、内陆盐湖等水生环境中的碳汇提供了新的理论认知。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贡献了海洋中接近95%的初级生产力,同时固定了全球约50%的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估算,除海洋外,全球的含盐水体占据内陆总水量的44%,包括大量高盐碱湖泊和沿海盐池。然而,由于含盐较高(从海水盐度至饱和盐度),导致这种环境中生物组成相对简单。因此,它们的固碳能力和潜能极少被关注甚至被忽略。 该研究以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为例,通过对富含盐藻及嗜盐菌的天然盐池环境进行沉积物采集,发现其中存在大量碳酸盐形式的沉积物。研究对这些沉积物进行宏基因组分析发现,这些......阅读全文

藻类高效“吸碳”原理揭开

科技日报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李杨)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京都大学山野隆志副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与吸收二氧化碳息息相关的“LCIB”蛋白质能够根据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同,在叶绿体内的不同部位发挥作用以便高效吸收二氧化碳。专家认为,该特性或许能够运用在其他农作物的品种改良之中。山野隆志团队围绕

沉积物研究让碳钟更准确

    更准确的碳测年技术为研究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带来了希望。图片来源:J. READER/SPL   碳钟正在获得校正。来自日本湖泊中的气候记录已经被用于改进测年技术的精度,从而为解开一些考古学之谜——例如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带来了希望。   碳测年被用来分析有机物,实际上,是任何

澳发电站利用藻类减少碳排放

藻类能够捕捉和存储二氧化碳。   澳大利亚最大的一家煤炭发电站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种植藻类来捕捉二氧化碳的发电站,这些藻类随后还可以转化为可再生的柴油和航空燃料。   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贝丝沃特发电站计划将其排放的一部分二氧化碳注入育有藻类的密封水箱中。水箱里吸收了二氧化碳的藻类收获后经过

海岛陆架区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动力学特征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李伟团队成员赵中伟助理研究员,联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及葡萄牙海军水文研究所等机构科研人员,在极端风浪影响下海岛陆架区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动力学特征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沉积学》。  沉积动力学阀值公式是研究沉积物在浪—

钙化蓝细菌及其化石

钙化蓝细菌是指在某种条件下,某些能够分泌钙碳酸盐(碳酸钙或碳酸钙镁)或使水体内的钙碳酸盐沉淀在胶鞘里,形成“硬体”骨骼的蓝细菌。通常情况下,只有钙化蓝细菌才能保存为化石。古生代和中生代很多蓝细菌和藻类会发生钙化,而钙化作用很少发生在当代的海洋内(Riding,1991a)。前寒武纪碳酸盐岩建造或燧石

自生碳酸盐汇有了识别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郑永飞院士研究组在碳循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提出鉴别地球隐藏的主要碳汇——自生碳酸盐的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成果发表在日前出版的《自然·通讯》)上。   自生碳酸盐是除原始海相碳酸盐和有机碳以外的第三个主要的全球碳汇。鉴别自生碳酸盐汇对于认识地球表面的碳和钙循

耦合水生碳泵效应的碳酸盐风化碳汇模拟研究获进展

  碳酸盐风化能否构成(稳定)碳汇取决于风化产生的溶解无机碳(DIC)能否被水生光合生物利用及其利用程度,即水生碳泵效应。另一方面,土地利用变化如何影响生物碳泵效应仍是未解之谜,因此,碳酸盐风化碳汇问题不仅存在争议,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

海底冷泉区的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研究获进展

  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OM)是海洋中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消耗了海洋沉积物中绝大多数的甲烷,并影响着海底碳酸盐沉积体的形成。除了硫酸根和硝酸根等能作为电子受体以外,三价铁(Fe3+)也可以作为潜在的电子受体,驱动与铁还原耦合的甲烷厌氧氧化作用(Fe-driven AOM)。尽管已有少量实验

中科大发现识别全球碳循环中自生碳酸盐汇的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郑永飞院士研究组在碳循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组首次提出了鉴别地球隐藏的主要碳汇(自生碳酸盐)的地球化学方法,成果以“Seeking a geochemical identifier for authigenic carbonate” 为题发表在3月

碳酸盐含量特征

黄土中碳酸盐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黄土形成过程中的古气候特征,碳酸盐在黄土地层中的纵向波动反映了气候暖湿-干冷的旋回变化,它可作为东亚夏季风变化的一个替代性指标(卢演俦,1981;文启中等,1989;安芷生等,1991)。我们对曹村剖面以5cm间距采样,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制的碳酸盐测试仪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取得进展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浅水湖泊最为发育的区域,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浅水湖就达到651个。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部分湖泊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引起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改变。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湖泊沉积物中埋藏的有机碳已经得到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人类

不同类型红树林储碳与碳排放机制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465.shtm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杨志峰院士团队联合广东工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科研人员在不同类型红树林储碳与碳排放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相关成

研究揭示造山带中碳酸盐熔体的起源

  10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悉,该所汪程远、王煜和徐义刚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Stephen Foley,通过对远离俯冲带的燕山造山带内的新生代碳酸盐熔体侵入岩脉的分析讨论,揭示了碳酸盐熔体的起源和形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

草酸固碳,让减排与绿化并举

  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不仅要减少碳排放,还需要人们捕获和储存已经排放的过量碳。沙特阿拉伯植物学家在近日发表于《植物科学趋势》期刊的一篇观点文章中认为,沙漠等干旱地区可能是解开碳捕获问题的一个答案。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植物科学家Heribert Hirt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设计植

湖泊生产力和气候变暖对多环芳烃积累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博士万难难和研究员冉勇等人,探讨了中国东部湖泊水体有机质和全球变暖对多环芳烃积累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iogeosciences。 近年来,全

藻类计数仪简介

  藻类智能鉴定计数仪 是智能化的藻类计数分析仪,能快速实现藻类清晰成像、按形态自动分类计数藻类、累计总数和排序优势藻,以取代人工镜检计数,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具备国内多种藻类(蓝藻、绿藻、硅藻、裸藻、黄藻、褐藻、甲藻、隠藻、金藻、红藻、轮藻)、数千种藻类鉴别比对图库,能通过形态学、关键词、分类学

碳酸盐的标定方法

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水样时,若以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到等当点时,pH为8.4, 此时消耗的酸量仅相当于碳酸盐含量的一半,当再向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定到等当点时,溶液的ph值为4. 4,这时所滴定的是由碳酸盐所转变的重碳酸盐和水样中原有的重碳酸盐的总和,根据酚酞和甲基橙指示的两次终点时所消耗的盐

碳酸盐的制备方法

碳酸盐的制备方法有以下四种:①氨碱法:碳酸盐氨碱法的制作② 碱吸收二氧化碳法:2NaOH+CO2─→Na2CO3+H2O2NH3+CO2+H2O─→(NH4)2CO3③ 可溶性碳酸盐沉淀难溶碳酸盐法:Na2CO3+CaCl2─→CaCO3+2NaCl④ 酸式碳酸盐热分解沉淀法:酸式碳酸盐热分解沉淀法

地质地球所发现影响湖泊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新因素

  湖泊沉积物中全岩有机碳同位素是古环境研究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对于有机质来源主要为内生的湖泊,主流观点认为湖泊碳酸根离子浓度和生物生产率这两个因素是控制其变化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出现很多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现象,显然还有一些重要的因素没有被揭示。长期以来,古湖泊环境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中,一

藻类植物的采集和培养实验_藻类植物分离培养

实验材料藻类植物仪器、耗材工具袋25 号浮游生物网塑料瓶(或试剂瓶) (100mL)广口瓶 (250mL500mL)大镊子采集刀吸管铅笔标签纸纸袋(或信封)等实验步骤常见藻类的分离和培养(1)衣藻的分离和培养①藻种分离把野外采集来的衣藻水样,经显微镜镜检后,倒入广口瓶内,置于窗台向阳处,由于衣藻有趋

藻类植物的采集和培养实验_藻类植物采集方法

实验材料藻类植物仪器、耗材工具袋25 号浮游生物网塑料瓶(或试剂瓶) (100mL)广口瓶 (250mL500mL)大镊子采集刀吸管铅笔标签纸纸袋(或信封)等实验步骤1 淡水藻类的采集方法(1) 浮游藻类在较大较深水面,可用浮游生物网在水中作"∞"字形来回慢慢拖动采集。采集后将网垂直提出水面,打开网

沉积物的形成

1. 沉积物的来源构成沉积岩的物质从成因上大致可分为两类。1) 他生 (allogenic) 物质: 一是存在于暴露在地表的既存岩石 (岩浆岩、变质岩、古老的沉积岩) 中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 (即岩屑) ,脱离母岩 (provenance) 后作为固体颗粒被流动介质 (如水、空气、冰川等) 搬运到沉

藻类辅助鉴定计数

在2009年,迅数推出全球首创的“基于图像的浮游生物检测与智能鉴定系统”,迎合国家对环境监测事业重视,为环境监测机构及科研院所的藻类监测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在藻类鉴定过程中一般基于藻体的具体形态特,由于藻体的形态特征比较复杂,不同时期,不同角度所展现的形态都有所不同,所以给藻种的鉴定带来了不小的

单细胞藻类的简介

  单细胞藻类无胚,自养型生活,进行孢子繁殖,作为一种低等植物广泛存在于活性污泥中。藻体为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体,微小者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大者如马尾藻、巨藻等可长达几米、几十米到上百米。内部构造初具细胞上的分化,而不具有真正的根、茎、叶。整个藻体结构简单,富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藻类的生殖基

碳酸盐的概念和分类

碳酸盐可分正盐 M2CO3、酸式盐 MHCO3及碱式碳酸盐M2(OH)2CO3(M为金属) 三类。自然界存在的碳酸盐矿有方解石、文石(霰石)、菱镁矿、白云石、菱铁矿、菱锰矿、菱锌矿、白铅矿、碳酸锶矿和毒重石等。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又称重碳酸盐)大多数为无色的。碱金属和铵的碳酸盐易溶于水,其他金属的碳

碳酸盐的基本性质

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大多数为无色的。碱金属和铵的碳酸盐易溶于水,其他金属的碳酸盐都难溶于水。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其他酸式碳酸盐都易溶于水。碱式碳酸盐一般难溶于水。关于碳酸盐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来说,碳酸盐难溶的金属,碳酸氢盐溶解度相对较大;而碳酸盐易溶的金属,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则明显减小。普遍认

常见碳酸盐的用途介绍

在碳酸盐中,纯碱(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玻璃、肥皂、造纸、纺织和食品等工业。钾碱(碳酸钾)是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料。小苏打(碳酸氢钠)广泛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也常用于制造灭火器。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可用于建筑、水泥和钢铁等工业。

关于碳酸盐的性质介绍

  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大多数为无色的。碱金属和铵的碳酸盐易溶于水,其他金属的碳酸盐都难溶于水。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其他酸式碳酸盐都易溶于水。碱式碳酸盐一般难溶于水。  关于碳酸盐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来说,碳酸盐难溶的金属,碳酸氢盐溶解度相对较大;而碳酸盐易溶的金属,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则明显减小

“海洋光学技术与应用”专辑

  海洋光学是研究海洋的光学性质、光在海洋中的传播规律和运用光学技术探测海洋的科学。日前,为了践行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方针,《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20年第一期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海洋光学技术与应用”专辑。  据悉,“海洋光学技术与应用”专辑集中探讨了近期海洋光学在深海原位探测、分析深海成份、探测海洋

研究揭示大陆风化作用增强诱发泥盆纪末生态危机

  中、晚泥盆世,随着森林系统和种子植物的出现,复杂陆地生态系统得以建立,形成了地球生命演化史中继生命起源、寒武纪海洋生物大爆发之后的一次重要生物演化事件,并对地球表层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陆地植物通过增强岩石与矿物的物理与化学风化,增加有机碳储库和促进水循环,逐渐改变大陆地形地貌、地表元素循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