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食物浪费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可持续模式项目启动会召开

会议现场 6月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乐施会(香港)研究项目“食物浪费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可持续模式”项目启动会暨专家咨询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 部分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的专家及学者,乐施会中国项目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多家国际和国内组织代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主持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地理资源所成升魁研究员首先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前期开展工作,项目组成员白军飞博士、刘刚博士分别从调研方案设计、浪费机理研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和学者充分肯定了食物浪费研究的必要性,一致认为研究我国食物浪费尤其是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机理及其形成机制,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护环境、构建可持续的食物消费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专家结......阅读全文

四十年34个!中国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新纪录

  三江源、梵净山、九寨沟……各展区用多元手段呈现着作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云山雾罩、碧水荡漾,带给人一丝清凉。图片源自网络  7月30日,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45周年暨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成立40周年大会举办。“40年来我国成功申报了34个世界生物圈

中科院百项新成果厦门“招亲”

  中科院人员在厦门实验室工作。   中科院负责人在厦考察。   中科院针对厦门市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城市小区雨/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并进行工程示范。   2009年6月17日在厦门举办“中国科学院—厦门科技合作交流会”,由中科院院地合作局、中科院上海分院和厦

中科院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7月27至29日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召开了中国科学院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重点实验室邀请了北京大学陶澍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院士、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专家和院主管局领导9人,院重点实验室参加会议的研究人员及学生共有82人。开幕式由沈阳生态所党委书记姬

07年新筹建重点实验室发表文章解析演化形成新机制

来自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揭示了ghrelin/GHSR信号通路系统的保守性,以及新的motilin/MLNR信号通路系统的演化形成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杂志上。 这一研究受到了973项目和国家自然

王毅:替代能源,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王毅 1962年10月生,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分别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从事国情分析、资源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十二五”863计划“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受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委托,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十二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示范”重大项目技术验收会,项目验收专家、项目首席科学家和主要研究人员,以及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和土壤司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牵头单位的项目验收

中科实业集团在国科大设立百万元环保发展基金

   签约仪式现场  6月6日上午,“中科集团环保发展基金”签约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举行。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郭传杰,国科大常务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国科控股常务副总经理王琪,中科实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科集团”)董事长周小宁、总裁

“我国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原理”项目启动

  1月25日至27日,由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我国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原理”在贵阳市召开实施启

第三极碳质气溶胶含量水平、时空变化和来源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资源环境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康世昌团队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山大学等合作,系统研究了第三极及其周边区域碳质气溶胶的含量水平、时空变化和来源,并重点分析了黑碳(EC或BC)的吸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碳质气溶

大气水土地排污压力趋大;“红线生存”进逼中国

一道道红线摆在我们社会发展的面前  雾霾犹在,沙尘又来。2月28日的早上,北京城笼罩在一片“灰黄”之中。市民们“淡定”地戴上口罩,匆匆出门上班;虽颇为无奈,却已见怪不怪了。  然而对空气质量的担忧正在蔓延。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与常年同期相比,中东部大部地区雾霾日数普遍偏多。2月,江苏、

舟曲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征求意见会召开

   9月10日上午,甘肃省舟曲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征求意见会在兰州召开。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甘肃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刘伟平,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姜信治,甘肃省副省长泽巴足、甘肃省省长助理夏洪民,省直机关部门领导、相关专家和甘南州、舟曲县领导共60余人参加此次会

2017BCEIA奖项全揭晓 金奖17名 新产品奖22家(附全名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7年10月10日,国内分析测试行业影响力最大的展会——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BCEIA 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整个展会将持续4天。  10月10日晚,BCEIA2017奖项公布,分别为2017BCEIA金奖(17名)、2017BCEIA新产品奖(22家企

2017CAIA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公示

  为了调动我国广大分析测试科技人员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奖励在分析测试领域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和组织,促进我国分析测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于1993年设立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简称“CAIA奖”)。该奖项2015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又一位国宝级院士去世!曾创“一师门四院士”佳话

我国著名地理、地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吉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21日逝世。而在李吉均指导的1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地理学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和学术带头人,其中三人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师门四院士”、师生三代先后勇闯地球“三级”的学术佳话广为流传。而根据李吉均

中科院抓紧推进“玉树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

  为编制玉树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根据国务院《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的部署,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玉树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地震局、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气象局和青海省等参加,要求于5月中旬完成评价报告。   中国科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4

“十二五”拟提高涉重金属排污费 推“两高”产品消费税

  全国环境政策法制工作暨研讨会29日在京召开。《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会议期间获悉“十二五”期间,环保部将在八大方向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包括提高排污费标准、征收“两高”产品消费税、发行环保债券等。  至此,环保部谋求参与国家综合宏观决策的政策框架基本划定。具体而言,在推进现有税

973“湖泊污染防治基础研究”项目联席研讨会召开

973计划“湖泊污染防治基础研究”项目联席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湖泊富营养化以及蓝藻水华的爆发是全球性环境问题。近年来,湖泊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蓝藻水华爆发的问题尤为突出。在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情形下,我国许多水体将长期面临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爆发问题。为此,需高度重视此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课题启动

  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专项项目青藏高原所课题启动会议在京召开。专项首席科学家、所长姚檀栋院士出席并主持课题启动会议,所内各课题负责人及项目研究骨干4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各课题负责人汇报了所承担课题的实施方案、研究内

2011年国家杰青基金建议资助名单公布

共199人;异议期15日   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201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予以公布。   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有违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1

2015年度“长江学者”建议人选开始公示

  根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经高校推荐、通讯评审、会议评审等程序,共产生418名201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青年学者建议人选。现将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16年1月11日至1月17日。若对人选有异议,请于1月17日前,以真实身份署名书面向我司反映,并提供联系电话,原则上不

跨国地理科考:“一带一路”新支撑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正在开展一系列的跨国合作。无论是“天堑变通途”的路桥项目,还是“地底两万里”的油气管线,这些项目立项的基础及维护的基础都离不开严谨细致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等多学科国际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创新。  启动于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召开“资源环境交流研讨会”

  会议现场  3月8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主办的“资源环境交流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  会上,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资源环境处处长王磊和全球环境处副处长张九天分别介绍了科技部在资源环境和温室气体方面的工作部署,陈运法和庄绪亮分别介绍了过程所和

玉树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讨论咨询会召开

  5月8日下午,中科院召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讨论咨询会,项目领导小组组长、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该项工作的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气象局、水利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联络员代表,以及青海省、四川省、长江水利委员会等相关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

“地球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技术”项目正式启动

  10月2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地球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技术”项目实施方案论证暨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召开。来自项目参加单位的近90位科研骨干参加会议。  由遥感地球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卢乃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宫辉力等7位专家组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15项,不含专用领域)  16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是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科学与应用目标的提出者和实施者,50余家院属单位承担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务和多项协作配套任务,突破了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在载

“世界屋脊”拿什么破解气候密码?

我国科考队员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进行野外考察   前不久,重庆遭遇62年来单日最大暴雨袭击。专家分析认为,大气环流在遭遇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这两个大的地形时,形成了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气象条件而导致暴雨产生。专家表示,由于青藏高原的特殊地形,加上处于季风和西风带的交汇处,因此,青藏高原既是天气系统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讨会召开

  10月21日,“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专项实施方案研讨会在青藏高原研究所召开,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研究骨干4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究人员分别来自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研讨会由青藏高原

广东与中国科学院9年合作项目超7千项

   9年来,广东省与中国科学院开展项目合作近7000项,累计新增产值3200多亿元,新增利税380多亿元。18日,广东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在广州签署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争取建设珠三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会上获悉,广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验收工作开展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关于开展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  国科基发函〔2016〕35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项目承担单位:   根据工作安排,科技部基础研究司、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将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1年度立项的8个重点项目(清单见附件)

驻马店市玉米小麦施用肥料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钾肥利用研究,农业科技工作者对钾肥的生理作用、用量、施技术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作物施用钾肥增产、改善品质、提高抗逆性的效果逐渐被人们接受,钾肥施用范围日益广泛。目前在国家节约资源、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指导下,进一步开展钾肥合理用量研究,达到既合理利用钾养分资源,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