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江陆斌小组揭示恶性疟原虫免疫逃逸分子机制

记者从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获悉,该所江陆斌研究组在最新研究中,首次发现恶性疟原虫在人体内实现免疫逃逸的表观遗传分子机制,为研制新型疟疾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同时,针对该研究结果,该刊还专设“疟疾论坛”板块进行了讨论。来自美国Stowers医学研究所的Jerry Workman博士与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的Mats Wahlgren博士分别指出,“该研究对人们更好地理解真核生物基因调控以及对疟疾疫苗的研发具有科学意义”。 疟疾是一种主要的热带寄生虫病。由恶性疟原虫引发的恶性疟疾每年在世界范围内至少造成100万人死亡、3亿至5亿人染病,是一种最严重的寄生虫病。新型疟疾疫苗的研发已成为世界医学健康领域的当务之急。 据介绍,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编码为一个由60个基因组成的var基因家族。但目前,学界对于var基因的相关转录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通过实验研究,江陆斌研究组成功......阅读全文

上海巴斯德所等发现恶性疟原虫实现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7月3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了恶性疟原虫在人体内实现免疫逃逸的表观遗传分子机制,并为研制新型疟疾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针对该研究结果,《自然》于7月3日专设“疟疾论坛”板块进行了讨论。来自美国Stowers医学研究所的 Jerry Wo

巴斯德效应的产生原理

巴斯德观察到,在微生物发酵中,氧浓度增加能抑制酒精发酵,这个现象被命名为巴斯德效应。就是说,低浓度的氧,有利于发酵;高浓度的氧,抑制发酵,而促进有氧呼吸,同时使糖酵解速率减慢,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能量和把来自糖的碳用于合成反应。这是因为有NADH可穿梭进入线粒体而氧化而抑制了乳酸的生成。缺氧时NADH不

寻找疟原虫耐药基因

  对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s)进行的全基因组测序研究(Whole-genome sequencing)发现了与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artemisinin-based drug)耐药机制有关的基因组位点。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们发现疟原虫的耐药机制,以及这种耐药机制的传播

如何诊断恶性疟原虫?

  主要靠外周血涂片检查。  间日疟原虫用磷酸氯喹及磷酸伯氨喹治疗,恶性疟原虫用氯喹,对抗氯喹株则宜用青蒿素类药物、奎宁、咯萘啶、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等联合用药。

疟原虫检查影响因素

疟原虫检查影响因素,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1.用油镜检查疟原虫,若未检出疟原虫时,镜检视野不少于200个。 2.应在患者发热前后采血为宜。间日疟或三日疟在发作数小时至10h内采血较好,恶性疟则在发作开始时就采血为好。 3.一次阴性不能排除,对高度可疑患者应多次复查,以免漏诊。

疟原虫的形态鉴别

 随着现在医学水平的提高,寄生虫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由于人们饮食的不注意,各省(尤其沿海城市)感染寄生虫病的案例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关于疟原虫的各期形态。    四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各期形态不尽相同,是诊断、鉴别各种疟原虫的依据。瑞氏染色或姬氏染色后疟原虫的细胞质呈蓝色,细胞核呈红色,

恶性疟原虫及间日疟原虫的流行率,发病率报告出炉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其中恶性疟原虫及间日疟原虫是引起疟疾主要死亡的疟原虫,为了使全球卫生界在2040年之前消灭疟疾的雄心更接近现实,必须更好地了解已知导致人类疟疾的疟原

法英合成可阻止疟原虫生长的物质

  新华社巴黎9月27日电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27日发表联合公报称,他们和英国伦敦皇家学院的研究人员成功合成两种新的化合物,能够抑制恶性疟原虫生长所需的一种蛋白酶的活性,快速阻止疟原虫生长。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2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研究人员成功合成出名为BI

巴斯德氏菌属的简介

  细菌界、朊细菌门、γ-朊细菌组、发酵杆菌纲、巴斯德氏菌目、巴斯德氏菌科中的一属G-细菌。寄生于人、哺乳动物和鸟类中,有的是病原菌。细胞球状、杆状或多形态,大小为0.3~1.0μm ×1~2μm,单生、成对或排列成短链。细胞的两端易染上色。新分离的有毒菌株通常产生糖质荚膜(例如透明质酸荚膜),移种

巴斯德效应的产生机制

关于巴斯德效应的机制,很早就提出了许多学说。现已证实,第一个调节点是磷酸果糖激酶,此酶是变构酶,它受ATP、柠檬酸及其他高能化合物抑制,被AMP、ADP激活。在好气条件下,糖代谢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柠檬酸等,并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大量ATP,细胞内柠檬酸生成量增加,反馈阻遏磷酸果糖激酶的合成,这种阻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