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物理学家计划建造超级对撞机

目前LHC正在进行升级。 当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2008年开始运行时,粒子物理学家未曾梦想过拥有另一个更大的对撞机。但是,随着2012年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LHC兑现了其最初的承诺,物理学家也开始对设计一个“超大型强子对撞机(VLHC)”感到兴奋。 “在未来数十年里,描绘这样一个版本要十分谨慎。”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理论物理学家Michael Peskin说。他在11月2日向美国政府咨询委员会提出了VLHC的构想。 这个大型设备将让所有的前辈变成“小矮子”:其质子碰撞能量将能够达到100 Tev(万亿电子伏),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LHC的计划能量为14Tev。VLHC将需要一个长约80~100千米的隧道,相比之下LHC的隧道长为 27千米。在过去10年里,世界范围内已经鲜有研究经费来发展该设想。但是,今年夏天,在美国明尼阿波里斯市举行的斯诺马斯会议上,VLHC构想特别引人注目。 ......阅读全文

霍金对上帝粒子的发现表示失望 称少了很多乐趣

霍金对上帝粒子的发现表示失望。[资料图片]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2日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近日表示对上帝粒子的发现感到失望,称这让物理研究少了很多乐趣。   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于1964年发表了一篇学术文章,提出希格斯玻色子(即通常所说的上帝粒子)的存在及相应理论。20

科学家称有望2012年底前发现上帝粒子

一个希格斯玻色子衰变成两束强子喷射流和两个电子粒子加速器隧道   伊利诺斯州的地下埋有粒子加速器  北京时间5月18日消息,上帝粒子能够揭示物质为何拥有质量以及宇宙中为何存在引力,寻找这一粒子成为很多科学家的梦想。根据参与这一项目的科学家预测,寻找上帝粒子之旅有望在2012

费米实验室着手重测μ介子磁性

  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26日报道,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190名科学家已着手精确测量μ介子的磁性。此前的实验表明,μ介子的磁性或比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测的稍大一些,如果最新实验证实这一点,有望翻开物理学的新篇章。  μ介子是电子更重且不稳定的“表亲”,它带电荷,会在磁场中旋转。每个μ介子会像微型条

最新研究称希格斯玻色子或不是最小粒子

  1964年,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进而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假设出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成质量的基础。有些科学家认为,尽管希格斯玻色子很小,但其或许并非最小的粒子,宇宙中可能还存在着其他更小的粒子,是这些粒子组成了玻色子。最近也有研究表明,这

物理学能否抛开大型设备

  可能没有人比物理学家Gerald Gabrielse对那个电子了解得更多了。他曾在一个陷阱里捕捉了这个电子,然后连续10个月测量其内部电磁场大小。当它消失后,Gabrielse找了两天才不得不接受它已经不见了。“你会在一段时间后喜欢上你的粒子。”他说。Gerald Gabrielse 和博士后W

11月19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冰岛火山喷发前兆  今年4月使欧洲空运陷入混乱的火山灰是由冰岛火山排放出的,该火山此前已间歇性地活跃了约18年。研究人员将基于空间的详细大地测量结果与对Eyjafjallajkull火山在产生大量火山灰的最终喷发前一段时间的地震监测数据结合起来,发现了可能是由其处在断层附近

欧洲强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未发现迷你黑洞

  北京时间12月21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首次对撞实验不断带给人惊喜。上周,紧凑型μ子螺旋型磁谱仪(简称CMS)任务团队宣布,他们向《物理快报》杂志提交了一篇论文,描述了对某些形式的弦理论的实验过程。  据任务团队介绍,如果这种形式的弦理论是正确的,

欧洲粒子物理新政的全球化策略

新的欧洲粒子物理计划提出了未来直线对撞机的国际化合作路线。图片来源:KEK  更新后的欧洲粒子物理计划,或许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方向。  欧洲粒子物理计划曾经仅为欧洲的物理学家提供研究方向;而5月30日出台的更新后的欧洲粒子物理计划,或许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

科学家称可能发现“上帝粒子”

  科学家或许已经首次瞥见难以捉摸的希格斯玻色子。据认为,自然界基本构件(粒子)的质量就来自希格斯玻色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是在周五(7月22日)的一次会议上宣布这一发现的。  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最强大的粒子对撞机。它在法国与瑞士边界地下一个长18英

强子对撞试验:打开宇宙起源奥秘之钥

  新华网北京3月30日电特稿:打开宇宙起源奥秘之钥——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质子束流对撞试验   化石研究使人们得以了解遥远的人类历史甚至是地球历史,但科学家的探求远未止于此,更加遥远的“史前之前”——宇宙的起源也是人类的探秘目标。然而我们能借助什么来研究这一奥秘呢?   强子对撞机被认为是当前可

意大利物理学家接掌CERN

   意大利物理学家Fabiola Gianotti在两年前就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当时她和同事宣布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如今,她被任命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下—任主任。这个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曾获得大量重要发现,2016年1月1日,Gianotti将从现任主任Rolf-Di

日本对撞机升级明年完工

在日本的SuperKEKB加速器内,左边的电子圆环和右边的正电子圆环共同占据了一个周长为3公里的隧道空间。图片来源:KEK 5年来,粒子物理学家即将首次迎来两台大型对撞机同时运行的时刻。位于日本筑波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官员日前宣布,研究人员在一台名为SuperKEKB的对

中国未来高能加速器方案进入预研阶段

  在2日下午举行的中科院各学部学术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表示,高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及超级质子对撞机(CEPC-SPPC)的预研工作正在进行。根据估算,50公里CEPC造价约为255亿人民币,100公里CEPC造价约为360亿人民币。  2012年,欧核中心宣布其在大

中国未来高能加速器方案进入预研阶段 历时10年造价百亿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表示,高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及超级质子对撞机预研工作正在进行。根据估算,50公里CEPC造价约为255亿人民币,100公里CEPC造价约为360亿人民币。大型对撞机是进行高能物理研究不可或缺的设备北京6月2日电,在2日下午举行的中科院各学部学术

宇宙或可循环:数十亿年后新宇宙代替旧时空

标准模型以及希格斯玻色子,后者被认为赋予了宇宙中物质以质量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表示,在对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质进行研究之后,他们将有望揭开宇宙的最终命运。一种被称作 “真空不稳定性”的理论指出,在经过数十亿年之后,现在的宇宙内部会产生出一个新的宇宙并最终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 探寻粒子的奇妙世界

  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BEPC是陶—粲物理能区最先进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实时观测基本粒子对撞产生的“碎片”,研究、探索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规律,发现新粒子。与此同时,这个大科学装置还在生物、材料、物理、化学、环境、能源等科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正负电子输运线。  北京市玉泉路上

美国最大粒子加速器即将关闭

自从1985年2月13日记录下第一次碰撞以来,物理学家们在Tevatron上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9月30日,高能物理学家将关闭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巴达维亚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作为这个国家最大的粒子加速器,Tevatron始建于1983年8月

科学家发现疑似上帝粒子 成就堪比发现新大陆

7月4日,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出席研讨会。   全球物理界沸腾了。追寻将近半个世纪后,昨日,位于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能中心向全球宣布,找到一种新亚原子粒子,这种粒子与之前预言构成质量的“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可简称希格斯子)特征“一致”。   若最终确定此次发

暗物质粒子为何无法直接被捕获 或许比以前认为的更“轻”

  科学界普遍认为,暗物质占宇宙总质量的84.5%,但迄今仍未有人或探测器直接见其“真身”,暗物质也因此成为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谜团之一。现在,有英国科学家认为,暗物质粒子或许比我们所认为的要更加“苗条”,并据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暗物质备选粒子,其质量非常小,无法穿透地球大气层,因此无法被地面上的探测器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恩格勒与中国科研人员面对面

  2012年7月,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宣布发现了期待已久的希格斯粒子。全世界的粒子物理学家都在讨论这个被戏称为“上帝粒子”的发现,对粒子物理学未来的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有人认为发现这个粒子就好比是看见了一个动物的尾巴。这个动物可能是恐龙,也可能是大象。那么在预测它的科学家、2013年诺贝尔物理

《科学》盘点2018可能被聚焦的研究领域

  动荡的政治变革将在新的一年塑造科学的进程。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领导的政府预计将继续致力于废除基于科学的环境法规。英国离开欧盟的决定已在研究资助和科学家迁移方面引发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国立志成为科学和经济领导者的决心肯定会影响研究将以何种方式以及在何处开展。随着这些大趋势展现出来,《科学》杂志预

聚焦10个人类大型仪器科学项目

  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及浩瀚复杂的宇宙,科学家研制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新工具。在这些昂贵的大型科学仪器的帮助下,他们发现了地球和宇宙的众多秘密。研制大型科学仪器并非易事,有时需要多个国家的数十年努力,所投入的资金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借助于这些令人敬畏的仪器设备,

物理学家探测到罕见粒子衰变

粒子物理学中的标准模型一个Bs介子衰变成为两个μ介子,这种现象极其罕见  北京时间11月14日消息,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物理学家们近期探测到了自然界中最罕见的粒子衰变现象之一。这项发现对于现行的物理学理论,即超对称理论将是一项重大打击。  超对称理论之所以获得流行,是因为它

欧洲核子中心“新粒子”引发论文潮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可能找到了一种新的粒子,这种诱人的“可能”让理论物理学家的论文在短短两周内如潮水般涌出。   据《自然》期刊官网消息,12月15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了他们的新发现,自那以后,论文预印本平台arXiv已经发布了95篇专门讨论这种假想新粒子的研究论

“科学狂人”丁肇中:AMS命运多舛他始终坚持

经过16年的努力,以及15亿美元其他人提供的资金,美国宇航局和丁肇中展示成果的时候就要到来了。   上周四,随着“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2号”(AMS-02)被送入国际空间站,开始其为期10年以上的宇宙反物质的探寻之旅,该国际科学项目的负责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再度为世人瞩目。丁

美国费米实验室计划重测μ介子磁矩

  据英国《自然》杂志11日报道,美国费米实验室表示,他们将于下月重测μ介子的磁矩,此研究有可能揭示未知的虚粒子,从而开辟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学。  μ介子带负电,质量为电子的200多倍。量子理论认为,宇宙中的能量于短暂时间内在固定的总数值左右起伏,从这种能量起伏产生的粒子就是虚粒子。“短命”的虚粒

科学家称大型强子对撞机或将解开暗物质之谜

莫妮卡·邓福德博士一直在瑞士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直到2013年。他直接参与了2012年希格斯玻色子的探测项目。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图中显示部分)埋在法国与瑞士边界一个长度为27公里的地下管道中,位于侏罗山脉脚下。“我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是创造和发现暗物质,”莫妮卡·邓福

粒子加速器有望“瘦身”为桌面大小

  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消息,近日,该机构的高级尾场实验(AWAKE)迎来了第一批质子束,该研究旨在验证一种新型粒子加速概念。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科学家们有望将粒子物理学实验的规模削减至目前的百分之一,未来我们或许能看到桌面大小但功能仍然强大的粒子加速器。   新的粒子加速概念是指由一束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首次测试取得成功

9月10日,世界上体积最大的粒子对撞机——大型强子对撞机顺利完成第一项重要测试。10日,科学家将一个质子束导入17英里(27公里)长的隧道并让其运行整条隧道长度,测试取得成功。科学家认为,测试的成功为了解宇宙结构迈出了重要一步。 当地时间上午10点36分(北京时间16点36分),在经过一系列试运行

大型强子对撞机首次加速原子:达到接近光速

  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一直在进行原子核的加速,这也是人们有时会将这台大型仪器称为“原子粉碎机”的原因。  北京时间8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7月25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研究团队又取得了一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