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ITER核聚变堆进入关键阶段

世界最大能源研究项目、投入200亿美元的ITER核聚变堆在2013年12月进入关键建造阶段,开始注入混凝土。在这座建筑中将放置一个巨大的环形装置。 ITER项目产生于1985年在美、俄日内瓦峰会上戈尔巴乔夫和里根达成的一个国际倡议,目的是和平发展聚变能。现在的成员有俄罗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韩国和印度。1988年开始概念设计,2001年ITER的基本设计得到批准,2005年确定反应堆场址在法国的卡德拉希。 最新的设计变更中,在反应堆内增加了更多的电磁线圈,以控制等离子体,并用金属(钨和铍)代替碳做容器的内衬。 自2010年开始建造以来,由于各种技术问题、合同及资金问题,该项目的进展一再推迟。现在ITER组织希望在2020年开始实验,2027年开始注入氘和氚燃料。 ......阅读全文

ITER核聚变堆进入关键阶段

  世界最大能源研究项目、投入200亿美元的ITER核聚变堆在2013年12月进入关键建造阶段,开始注入混凝土。在这座建筑中将放置一个巨大的环形装置。   ITER项目产生于1985年在美、俄日内瓦峰会上戈尔巴乔夫和里根达成的一个国际倡议,目的是和平发展聚变能。现在的成员有俄罗斯、美国、欧盟、日本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极向场PF5导体成功交付至ITER现场

  6月3日,从法国卡达哈什(Cadarache)ITER总部获悉,由等离子体所研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极向场导体采购包第二阶段极向场PF5导体成功完成交付。这是中方首件交付ITER现场的产品,也是ITER七方中首件交付ITER现场的大件产品。  PF导体采购包是等离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第二十一届理事会会议

   2017年11月15-16日,ITER组织第二十一届理事会会议在ITER组织总部法国圣宝莱·杜朗兹召开。来自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七方的理事会成员和专家以及ITER组织高级官员与会。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率团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充分肯定了ITER组织为确保202

ITER因设计缺陷被迫将试验时间推迟到2026年

  由于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这一大型国际科研合作计划正式开始核聚变试验的时间将推迟到2026年,这是ITER理事会最新披露的消息,并由此在德国引发对该计划新的争议。   由欧盟、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美国七方参加的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

中国首批“人造太阳”磁体支撑产品正式交付

6月9日,由中核集团承担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磁体支撑首批产品在贵州遵义正式交付,将被运往位于法国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现场,成为进入厂房并进行安装的首批基础性部件。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英文简称ITER,是由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七方共同合作建造可实现大规模聚变反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进入决定性阶段

   ITER管理委员会在7月28日批准了ITER计划的《基本文件》,并任命了新任总干事。   就像预期的那样,经过多方努力,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管理委员会终于在7月28日批准了ITER计划的《基本文件》,这标志着ITER计划进入决定性阶段。这份文件概括地论述了ITER计划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成立 发展中国聚变能

记者十月九日从中国科学技术部获悉,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后,为保障中国承担ITER计划任务和国内核聚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该部会同有关部门于当天正式成立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以有效发挥专家机制,积极发展中国聚变能。 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向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并

罗德隆:国际热核聚变研究的中国力量

耗资100多亿欧元,吸引世界顶尖科学家参加,参与各方人口总和超过全球人口的一半……在这个本世纪最为雄心勃勃的能源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中国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年秋天,由我国承担的ITER计划任务中的首个导体采购包可望出关,运往目的地。“我们对其质

ITER解决最棘手难题

  试验用核聚变反应堆JET成功为ITER测试了一种新的内层。小图为钨偏滤器的横截面。   图片来源:EFDA;ITER   一直以来,笼罩在ITER核聚变反应堆项目——目前在法国建造的一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头顶的一个最大问号便是用什么材料来涂装反应堆的内壁。要知道,它必

中国计划未来十年培养两千名核聚变研究人才

  记者3月17日从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人才工作会议上获悉,当前中国核聚变人才短缺,急需着手构建一个层次、布局学科合理的磁约束核聚变人才培养体系。用未来10年左右时间培养2000名从事核聚变科学与工程研究以及技术研发的各类人才,为中国核聚变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与此同时,在17日核聚变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