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推断地球毁灭各种可能性:人工智能上榜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本月初提出要警惕人工智能科技的过度发展,防止人工智能科技失控并超越人类智慧,最终破坏整个星球。一时间,有关地球毁灭的推测等相关话题再次被一些媒体炒热。 科学家对毁灭地球的各种可能性都有科学研究与推算。相比一些网络言论的危言耸听,学界用理性思维和数据验证讲述各种可能性和发生率。 小行星 太阳系内分散着数以亿计残片碎块,小至鹅卵石大小,大至直径上千公里。客观事实是,这些星体隔三差五就会撞击地球,当然,“三”和“五”可能是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亿年。恐龙灭绝的原因据信是大约6500万年前,一个星体坠落在墨西哥海岸,在全球范围引发寒冬;而1908年导致俄罗斯西伯利亚数以百计平方公里森林毁灭的通古斯大爆炸,据信也是一个小星体撞击的结果。100名英国科学家呼吁建立全球预警系统,对正在飞往地球的星体进行研究和预警。 可能性: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可能性极低,但总有一天会发生。小行星撞击地球并毁灭地球所有生命发......阅读全文

美学者称地球或是外星人为囚禁人类所设监狱

  据日本Tocana新闻网11月20日报道,美国生态学家爱丽丝-席尔瓦博士近日出版了新书《HUMANS ARE NOT FROM EART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THE EVIDENCE》,她在书中发表观点称,人类的起源并不在地球,而是在20万年-6万年

为什么吃虫子有利于人类健康和地球的未来?

  想想这个:联合国预测,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8亿。因此,全球对粮食和饲料的需求预计将增长70%,这给已经过度开发的农业资源带来额外的压力。  由于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增长,随着发展中国家饮食习惯的改变,全球对肉类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海洋已经被过度开发,气候变化将对粮

“智慧班”要求购买平板-防范“智慧教育”并非教育的“智慧”

近日,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一督查组在山西省调研发现,当地多所学校以是否购买平板电脑为标准划分“智慧班”和普通班。进入“智慧班”,需一次性缴纳课程资源费、平板使用费等数千元。不少家长虽然心有抵触,但为了让孩子分个好班,只好硬着头皮掏腰包。  如今,信息技术已深度嵌入社会生活,教育领域采用电子设备也是大

发展智慧城市先建“智慧能源”

  根据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将争取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报告指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打造宜居、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在战略上应以绿色为重,围绕节能减排和优化环境进行谋划和建设,以可持续发

联合国警示:地球环境破坏导致人类健康威胁增大

  日前,一份由70多个国家250名科学家和专家撰写的联合国报告警告称,地球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健康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如果不大力改善环境保护工作,到本世纪中叶,亚洲、中东和非洲的城市和地区每年可能有数百万人过早死亡。  在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资源研究所教授保罗·埃金斯共同主持的联合国第六版《全

科学家推断地球毁灭各种可能性:人工智能上榜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本月初提出要警惕人工智能科技的过度发展,防止人工智能科技失控并超越人类智慧,最终破坏整个星球。一时间,有关地球毁灭的推测等相关话题再次被一些媒体炒热。  科学家对毁灭地球的各种可能性都有科学研究与推算。相比一些网络言论的危言耸听,学界用理性思维和数据验证讲述各种可能性

地球自转打破人类发明原子钟以来最短一天的纪录

近日,外媒报道称,2022年6月29日或成为人类发明原子钟以来历史上最短的一天。假使地球继续以更快的速度自转,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打破这一纪录。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月8日报道,由国际天文联合会和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共同创立的机构——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宣布,2

霍金预言200年后地球毁灭-人类面临严重生态危机

  据报道,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接受美国网站BigThink访谈时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霍金表示,人类如果想一直延续下去,就必须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迟早会灭亡。至于这个时间期限,霍金预言:两个世纪。他又

诺奖得主称地球比想象坚强-自愈力超人类破坏力

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北极熊就是最典型的受害者。  据美国《新闻周刊》杂志9月12日报道,《美国学者》季刊的封面出现了一个不合理的观点:地球对你是否驾驶混合动力车毫不在意,杂志中还有一篇以“地球知道什么”为标题的文章。根据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克林的观点

智慧档案展会--2024年智慧档案展会举办时间

2024中国(深圳)国际智慧档案展览会Chinese(Shenzhen)InternationalWisdomArchivesExhibition2024参展咨询:021-5416 3212   大会负责人:李经理 136 5198 3978展览时间:2024年4月9-11日地 点:深圳会展中心参展

《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有多“智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499768.shtm如果提到巴黎,我们能想到什么?这座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城市已经成为我们心中“浪漫”与“时尚”的象征,同时又杂糅了文化的碰撞、革命的激荡与罢工的混乱。但是,这种符号化的印象却会遮蔽不少巴黎所

行星撞地球-改变地球地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77.shtm美国科学家基于计算机模拟发现,约45亿年前古代行星忒伊亚和原始地球间的巨大撞击可能塑造了地球地幔的不同区域。据推测,这次巨大的、形成月球的撞击让忒伊亚的残骸深埋于地球地幔之中,这些发

霍金最后著作对未来饱含忧思

  图片来源:美国石英财经网站  《重大问题简答》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10月16日,已故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最后的著作《重大问题简答》一书出版,涉及他对科学与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的思考,包括“人类是否会一直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可能不会)”“时间旅行是否可能?(仍无法排除可能性)”等;还有对诸如

地球变暖及海洋污染催生藻华现象-伤害人类肠胃或神经

  藻华现象不仅影响海洋生态,更危害人类健康!陆续出现的红潮,又称藻华现象,是大量藻类繁殖的结果,地球变暖及海洋污染都会加速藻华现象,目前遍布地区包括加勒比海、智利等多国海域,其释放的毒素一旦误食,可能会造成人类呼吸道、肠胃、神经等多种病征。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当海水里浮游大

研究:万年前地球已变热-人类或非罪魁祸首

  海平面上升、地表温度不断增高等温室效应的附带现象,现已成为人类社会的热点话题,同时也将过度的人类活动推上了风口浪尖。然而,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3日报道,有新近研究表明,地球早在一万年前就已开始呈现变暖趋势,而该趋势与人类活动关联甚小。  20世纪以前全球气温到底是在上行还是在下行,一直都是广

世界自然基金会:人类九个月花光地球一年“预算”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19日公布,根据全球足迹网络(GFN)测算,人类只用了不到九个月的时间就花光了2014年地球整年的生态足迹“预算”。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地球超载日从2000年的10月1日提前到了今年的8月19日。  生态足迹指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

世界自然基金会预测:2050年人类消耗两个地球

  为迎接“世界地球日”,山东枣庄小学生承诺: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环境,善待地球,永做“地球妈妈”的小卫士。  广州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约1701.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广州中心城区。而地面塌陷、沉降等地质灾害几乎均与人类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广州72个垃圾处理(

地球物种多达880万-人类只了解四分之一

  一项最新的研究估计,地球上的物种可能多达880万,不过人类知道的只是其中的近四分之一。虽然一些新物种——如不久前发现的小龙虾是生长在海底喷口等较奇特的地方——但参与该项研究的科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生物学教授卡米洛·莫拉说,其实“很多尚未被发现的物种,可能就处在我们家后院”。   到目前为止,人

青海打造“智慧医院”

  即使足不出户,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预约三级甲等医院的专家,上传CT等医学影像就可以进行初步筛查和线上问诊,同时预约线下治疗……1月23日,青海省人民医院“智慧医院”项目正式上线,使上述就医体验在青海高原成为现实。  据悉,该“智慧医院”项目由青海省人民医院、中国银行青海分公司及腾讯公司联合推

“智慧城市”系列报告之智慧环保监测市场分析

   监测行业每年增量空间近百亿,预期市场空间巨大   产业链可深度发掘   智慧环保运营链条包括感知、传输、计算、应用。环境“大”数据包罗万象,在数据中心环节中完成,数据中心是智慧环保运营链条的核心环节。根据清华大学研究成果,如果增加智慧环保顶层设计,智慧环保产业链可分为感知物联、信息传输、云储存

刘涛:智慧能源的技术基础

  技术是智慧能源的基础。智慧能源的技术可以归为两类,即改进性技术与更替性技术。改进性技术主要指针对传统能源形式开发利用的清洁技术、高效技术和安全技术;更替性技术主要指针对新型能源形式的探索发现及其开发利用技术。   改进性技术与更替性技术的区分,有形式与趋势两个标准。改进性技

人类改变了绝大部分地球:研究呼吁保护最后的荒野

  近日,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该团队在2016年和2017年进行的两项研究结果进行了探讨。这两次研究调查了地球上“最后的荒野”,即尚未被人类影响的地区。好消息是,尽管我们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但仍然有机会去解决它们。  这篇新论文的作者在研究结果中描绘了目

智慧供水系统解决方案(智慧供水)系统特点介绍

  系统特点   无处不在的全面感知(物联网前端设备采集,移动终端人员数据采集)   跨业务、跨地域的数据集中(水厂供水链数据集中、城域化)   跨学科、多技术运用综合分析(水力模型、GIS地理信息、深度学习算法)   高耦合多系统智能化管控(水厂SCADA、泵站智能化、用户营收系统)

地球每2700万年一次物种大灭绝-人类剩1600万年

  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经研究发现,地球每2700万年要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而我们人类还剩下1600万年的时间。  美国堪萨斯大学和华盛顿史密森学会的科学家将过去5亿年间地球上发生的重大物种灭绝事件进行研究,并将其列成一张曲线图,他们99%的肯定,在这漫长的5亿年中,每

公告首个智慧环境订单

  总投资2 亿元的首个智慧环境订单  公司公告与山东省章丘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章丘市“智慧环境”项目,打造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样板。章丘市总人口约102 万,2013 年生产总值755 亿元,此项目总投资预计为2 亿元,聚光科技将作为总包商,负责项目总体的实施与运营。项目资金来源包括地

智慧交通“更新”城市图景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交通建设的发展方向,智慧交通正在步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越来越多的无人车驶上城市街头、越来越“聪明”的交通系统在城市布局,有如科幻电影的场景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更新”了城市图景,也构建起新的车城融合产业生态。  “真无人车”驶入中心城区  当一辆空无一人的出租车

2023上海智慧环保展

与行业共复苏丨上海智慧环保展强势回归,观众预登记火热进行中!       终于,终于,终于又要再见面了!不负万众期待,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节能协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上海仪器仪表协会与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上海智慧环保展将于6月5-7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再度扬帆起航。阔别两年,本届展会

玻璃材料闪耀“智慧之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079.shtm

中外学者共倡新地学教育-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6日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召开,来自地球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学者、中外大学和中小学校长共话宜居地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探讨教育在维护和增进地球宜居性方面的使命责任与行动路径,并发布“武汉共识:新地学教育倡议”。 与会专家强调,人类命运决定于地球的宜居性。全球

外星文明为何还未通过人类的“好友申请”

“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这道哲学命题,开启了人类对系外行星与地外文明的探索。许多仰望星空、对宇宙抱有幻想的人,都思考过“地外文明是否存在”这个问题。 1977年11月16日,科学家曾“天真烂漫”地朝着距离地球2.5万光年的武仙座球状星团M13,发送了一组无线电信息,这就是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