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上海光源”首轮开放取得重要科研成果

我国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自今年5月6日首批七条光束线和实验站开始向用户试开放以来,目前已经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其中包括解析出40多个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新蛋白质结构。 记者从28日召开的“上海光源”第一届用户学术年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上海光源”已累计接待的用户已超过1100人次,用户实验课题涵盖生命科学(包括结构生物学)、凝聚态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地质考古学、环境和地球科学、高分子科学等众多学科。利用“上海光源”先进的七条光束线站和实验站,许多用户都取得了一批较好的实验结果。 “上海光源”首批建成对外开放的七条光束线站分别是: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XAFS光束线站、硬X射线微聚焦及应用线站、X射线成像与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软X射线谱学显微光束线站、X射线衍射光束线站和X射线小角散射光束线站。 科研人员利用“上海光源”小角散射光束线站,研究了多种高性能纤维成形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缺陷;利用X射线衍......阅读全文

上海光源:好光频借力

   7月13日,中科院微生物所副研究员齐建勋来到上海光源南门,按照惯例拿到了实验用的门禁卡。从上海光源出光起,齐建勋就经常往返京沪两地,已经是上海光源不折不扣的老用户了。  上海光源的所在地,位于张江科技园区的张衡路和蔡伦路之间。这些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命名的街道,让齐建勋感受到浓烈的科学氛围。  今

走近大科学工程: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图为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核磁共振分析系统  生活中的乌云总是不期而至。一位正值花季的美国女孩,突然被告知患上了一种非常难治的癌症。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她所患癌症的亚型发生率极低。  在患同一大类癌症的人群中,只有2%的人所患亚型和她一样。幸运的是,针对这一亚型恰好有一种特效药。经过不到3个月

探秘蛋白质的“前世今生”

  生活中的乌云总是不期而至。一位正值花季的美国女孩,突然被告知患上了一种非常难治的癌症。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她所患癌症的亚型发生率极低。   在患同一大类癌症的人群中,只有2%的人所患亚型和她一样。幸运的是,针对这一亚型恰好有一种特效药。经过不到3个月的治疗,她痊愈了。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

上海光源运行两年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我国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作为多学科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向用户运行开放两年以来,已经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加速了我国科技创新。“通过二期线站的建设,上海光源将基本实现波段覆盖、研究方法覆盖和应用领域覆盖,从而极大地提升上海光源的综合研究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大科学平台。”

上海光源:照亮科研课题 参透微观世界的希望之光

  自2009年建成,这个位于上海张江的巨大“鹦鹉螺”,5年间稳定释放“创新之光”,为1590个研究组,9225位慕名而来的科技人员照亮未知的微观世界,将百余篇科研论文送上包括《科学》《自然》等在内的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奇迹的创造者——上海光源,这个我国迄今建成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照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原理和生物分子结构测定研究中应用

  1 X射线的产生  X射线本质上是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大致从0.01 nm 到 10 nm,与可见光(400—700 nm)不同,X 射线的短波长可以探测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因此自从被伦琴发现以来就被用来观测物质的内部结构。随着人造 X射线光源的亮度和稳定性的提高,其应用范围涵盖物理、化学、生物、

打造“超级光源” 喷薄“不绝动能”

  展开上海张江科学城的地图,一块又一块世界顶级的“科学拼图”正在聚合。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这些“高大上”名字的背后凸显出上海推动科技发展的决心和脚步。  去年2月,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张江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

上海崛起世界最密大科学装置群

  浦东张江的“超级光源”将闪出更耀眼的光芒:今年夏天,能拍摄“分子电影”的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将有望得到第一束自由电子激光;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将于年内完成挑战瞬时输出功率10拍瓦的“世界纪录”;上海光源二期线站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算上已经建成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已经开工的活细胞结构

XFEL如此前沿,我国是如何布局的?

正因为 XFEL能够在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原子、分子及光学;物理学;环境科学;地质学及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应用,且能够在热点研究问题上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2014年12月香山科学会议(中国高等级学术会议,由多部委共同倡导)第S23次学术讨论会专门讨论了这一议题。具有代表性的主题评述报告:1.X

东方科技论坛探讨“利用上海光源促进结构生物学研究”

  近日,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主任徐洪杰和何建华、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代表董宇辉等同步辐射专家,以及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张荣光、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志杰、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佳伟和中国科大周丛照等结构生物学专家,共计40多位嘉宾会聚在以“利用上海来源促进结构生物学研究”为主题第160届上海东方科

“国之重器”高速前行

   散裂中子源、强磁场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大型天文望远镜……近年来,一项项神秘的大科学装置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它们或隐世于高山峡谷,或藏身在喧嚣城市的地下,虽然不被世人所熟悉,却自带耀眼的光环。它们作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伴随着一项项大科学计划,缔造着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的未来。   这些大科学装置何以

我国大科学装置渐入佳境 有望资源共享

  《瞭望》文章:大科学装置渐入佳境   随着国家投入的增长、条块分割的打破,大科学装置对中国原创科技能力的提升,更加令人期待   年初,从兰州传来喜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与兰州军区总医院和甘肃省肿瘤医院合作,利用国家大科学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100MeV/u的碳离子束,对浅层肿瘤病

上海光源第四代今年出光,进入“拍摄分子电影”时代

  日前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第一地标——上海光源获悉,其二期线站工程已加紧筹备;“鹦鹉螺”旁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正在加紧建设,计划今年底调束出光。  根据规划,上海光源将在2020年前再建设约20条光束线,使其拥有超过30条的光束线站。  进入“拍摄分子电影”时代  如果说第三代同步辐

大科学装置,用得咋样

  被称作“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建设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我国将再添一项大科学装置。有人用“国之重器”来形容这些应现代科学发展需求而生的大装置,以凸显其重大意义。事实上,与它们紧密相连的,往往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等耳熟能详

香山会议探讨激光与X射线期待完美相遇

  在人类科技史上,激光和X射线都是物理学上伟大的发明和发现。激光源自物质“受激”辐射,具有亮度高、准直性和相干性好等特点,但一般处于红外线和可见光波段。而来自于高速电子强烈加速或撞击的X射线,特别是硬X射线,具有很高的能量和原子尺度的波长,其穿透力和分辨率都大大增强,但准直性和相干性远不如激光。

上海光源“加入”抗疫情行列

  2月3日,《中国科学报》获悉,为共同抗击疫情,“上海光源”特别开通“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专项课题”绿色通道,并于2月2日提前开机,助力科学家深入了解新冠病毒微观结构、打开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的“黑匣子”。  记者2月2日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官网“用户开放—运行实时状态”一栏也看到,BL17U1、BL19U

雷鸣:科研设施要解决最重要科学问题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研究人员在做实验。  被誉为“国之利器”、全球目前首家综合性的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最近刚通过国家验收。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简称“上海设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生命科学家的目光。  当媒体习惯性地将它与另一个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进行类比时,该设施负

十项目入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委办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重点任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

多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剧透”

  3月25日,上海张江第九期“大国重器”发布会在张江药谷举行。张江科技创新的三个主力军“军长”——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主任、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副所长、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主任雷鸣,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上海)主任、中科院院士潘建伟“

散裂中子源出束记:小中子有大能量

   8月底的一个上午,在广东东莞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控制室中,工程总指挥兼工程经理陈和生发出指令,从加速器引出的质子束流首次打向金属钨靶。  一眨眼的功夫不到,科研人员便从6号和20号中子束线测量到两个慢化器输出的中子能谱,散裂中子源顺利获得中子束流。至此,中国首个散裂中子源主

科学家应用同步辐射技术揭示纳米材料-蛋白质冠界面结构

  纳米材料进入机体后,不可避免会吸附体液中的蛋白质分子,形成纳米材料-蛋白质冠(nanoparticle-protein corona),对纳米材料生物学效应及其生物医学应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纳米材料与蛋白质作用的界面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如何解析纳米材料与蛋白质作用的界面结构

国家系统布局未来20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科技部等8部门编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简称《规划》),目前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其中,包括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中国南极天文台等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建设重点。据悉,该《规划》是我

大连光源将有哪些应用:能给原子拍视频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光源”,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1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这套总长100米的装置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自

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团队两项重大成果同登《Cell》

  2019年开年不到1个月,上海科技大学迎来“开门红”——北京时间1月25日凌晨,国际顶尖期刊《Cell》同时发表了上海科技大学的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分别是:上科大免疫化学研究所领衔的科研团队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分枝杆菌关键药靶蛋白MmpL3以及“药靶─药物”复合物的三维空间结构,揭示了创新药物杀死

2010年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用户学术年会暨专家会召开

  2010年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用户学术年会暨专家会于8月11日至15日在大连召开。来自全国各研究所、大专院校等不同领域的44个单位的专家及管理部门的代表共174人参加了会议。   高能所副所长姜晓明主持了开幕式,高能所所长陈和生院士代表高能所致欢迎词,感谢各位专家和用户对

中外科学家用最强激光照亮人体未知信号通路

  图片说明:视紫红质和阻遏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蓝色所示为视紫红质的结构;黄色所示为阻遏蛋白的结构。视紫红质感受外界光信号,并将光信号传导到细胞内,产生视觉。阻遏蛋白参与调控视觉的产生过程。(图片来源:徐华强课题组)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科院上海药物研

聚能生物与国家蛋白质平台开展广泛合作

  JNBIO(聚能生物)是一家由留学人员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与欧洲前沿技术相融合,开发生产低温超高压连续流细胞破碎仪,是国家技术创新基金立项扶持的项目。   JNBIO系列低温超高压连续流细胞破碎仪自投入市场以来,积极开展与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的合作。到目前为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

明年973计划启动184个项目 预算经费近30亿

  12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预算安排初步方案的公示”称,2013年973计划启动的184个项目,专项经费预算为29.9313亿元人民币。   这184个项目涵盖粮食生产、作物多样性、遗传与基因、天气变

最强激光照亮细胞信号通路

视紫红质和阻遏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蓝色所示为视紫红质的结构;黄色所示为阻遏蛋白的结构。视紫红质感受外界光信号,并将光信号传导到细胞内,产生视觉。阻遏蛋白参与调控视觉的产生过程。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徐华强带领国际团队,利用世界上最强X射线激光,成功解析视紫红质与阻遏

178个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将结题验收

  近日,科技部网站发布《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2015年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中提到,178个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将于今年8月底实施期满,进行结题验收。通知全文如下: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2015年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