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调控原噬菌体整合和外切过程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PLoS Pathogens, 2010, 6:e1000888)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宝林研究组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选择性σ因子σH参与调控原噬菌体在宿主基因组上整合和外切的过程。 原噬菌体是病原菌重要的可移动基因元件之一,常携带有大量毒力相关基因,直接影响了病原菌的致病力强弱。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感染和食品工业污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孙宝林研究组的博士生陶亮和吴晓倩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原噬菌体的序列分析,发现了其整合酶启动子区域存在一段保守序列,该序列受宿主可选择性σ因子σH的识别和调控,进而影响了原噬菌体在基因组上的整合和剪切频率。 宿主因子调控原噬菌体的整合和外切过程展示了一种新的病原菌宿主影响噬菌体溶源性的策略。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移动基因元件相关致病因子的转移和表达规律。 ......阅读全文

植物病原菌的分离所需器材介绍

1.分离材料:梨黑斑病(Alternaria kikuchiana),柿树圆斑病(Pestnlotia sp)及杉木炭疽病(Glomerella cingolata)新发病的病叶;杨树烂皮病(Cytospora chrysosperma)国槐腐烂病(Dothiorella sp.)的带有新病斑的枝条

如何区别是定植菌还是病原菌?

对于痰标本培养确定分离菌是否为可能的感染菌最简单和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痰标本涂片,首先感染菌会导致白细胞大量增加,其次由于感染早期(细菌/真菌)启动非特异性免疫因子中中性粒细胞是最主要的免疫细胞,吞噬和包裹现象是反映细菌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关性的最重要的信号,观察这一现象有助于区别是感染还是定植。俞云松教

酵母多糖吸附病原菌作用主要机理

酵母细胞壁多糖能吸附病原菌的主要机理是: 甘露聚糖能干扰肠道病原菌的定殖, 从而降低动物肠道病原微生物数量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肠道中的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状芽孢杆菌等) 细胞表面或绒毛上具有一种蛋白质物质(类丁质结构) , 通过识别动物肠壁细胞上的特异性, 而与之糖类结合, 在肠壁

植物病原菌的分离的实验原理

植物患病组织内的真菌菌丝体,如果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除个别种类外,一般都能恢复生长和繁殖。植物病原菌的分离就是指通过人工培养,从染病植物组织中将病原真菌与其它杂菌相分开,并从寄主植物中分离出来,再将分离到的病原菌于适宜环境内纯化,这个过程总称植物病菌的分离培养。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一般都是采用组织分离

植物病原菌的分离的实验目的

植物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是植物病理学实验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它对原害鉴定,病原形态观察、植物病害接种体的培养等方面都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通过本实验,要求植物病原菌分离培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病原菌侵入后机体的免疫反应

一、宿主体表的防御功能(一)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健康和完整的皮肤与粘膜能有效地阻挡细菌的侵入。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向上颤动,可将细菌咳出或咽下;随粪便每日约排菌1012个;小便可清除尿道上皮的细菌。(二)分泌液中化学物质的局部抗菌作用汗腺分泌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胃酸能杀

不同微生物标本及常见致病菌

血液标本    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病的基本方法。正常人的血液是无菌的、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应视为病原菌(排除采集标本或其他操作过程污染),提示有菌血症、败血症、心内膜炎、心包炎、血源性骨髓炎。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A、B群,肺炎链球菌等)、肠球菌、产

武汉病毒所在芽孢杆菌噬菌体的相关研究中取得系列成果

  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是一类广泛存在的革兰氏阳性菌,其中诸如炭疽芽孢杆菌(B. anthracis)、蜡样芽孢杆菌杆菌(B. cereus)、短小芽孢杆菌(B. pumilus)、苏云金芽孢杆菌(B. thuringiensis, Bt)等为人类、动物、植物或昆虫的病原菌。噬菌体为细

葡萄球菌感染的病因介绍

  致病葡萄球菌中以金葡菌致病性最强,主要与其产生各种毒素和酶以及某些细菌抗原有关。表葡菌和腐葡菌基本上不产生对人体具毒性的毒素和酶。  1.毒素  (1)溶血素 金葡菌可产生四种不同抗原型的溶血素,α,β,γ和δ,皆可产生完全性溶血。α溶血素尚可损伤血小板、巨噬细胞和白细胞,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局

温和噬菌体的溶原性转换介绍

某些前噬菌体可导致细菌基因型和性状发生改变,这称为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例如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是因其前噬菌体带有毒素蛋白结构基因;A群溶血性链球菌受有关温和噬菌体感染发生溶原性转换,能产生致热外毒素;肉毒梭菌的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溶素的产生,以及沙门菌、志贺

温和噬菌体的溶原性转换介绍

  某些前噬菌体可导致细菌基因型和性状发生改变,这称为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例如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是因其前噬菌体带有毒素蛋白结构基因;A群溶血性链球菌受有关温和噬菌体感染发生溶原性转换,能产生致热外毒素;肉毒梭菌的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溶素的产生,以及沙门菌、

Mol-Cell:特殊DNA运输技术或可有效攻克耐药性细菌的感染

  抗生素耐药性是目前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隐患,其会影响到任何人的健康;如今每年70万人的死亡都归因于抗生素耐药性,2050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至1000万;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成功促进DNA运输到耐药性细菌病原

浅谈微生物学检验报告规范化之路

    药敏报告审核有几个要点:核对标本类型与病原菌,是否为有意义的病原菌;常见耐表型报告是否准确;少见耐药表型是否核对过;矛盾耐药表型是否核对过。    核对标本类型与病原菌,是否为有意义的病原菌。咽拭子有意义的病原菌包括:咽炎:A、C、G群β溶血链球菌,溶血隐秘杆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白

微生物学检验报告规范化

 药敏报告审核有几个要点:核对标本类型与病原菌,是否为有意义的病原菌;常见耐表型报告是否准确;少见耐药表型是否核对过;矛盾耐药表型是否核对过。    核对标本类型与病原菌,是否为有意义的病原菌。咽拭子有意义的病原菌包括:咽炎:A、C、G群β溶血链球菌,溶血隐秘杆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白喉:白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简介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SS)于1978年国外首次报道,近年国内报道逐渐增多。是噬菌体Ⅰ群金葡菌所致的疾病,以发热、晕厥、低血压、皮疹及多脏器系统功能障碍等为特征。  与TSS相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大部分属噬菌体Ⅰ群29型或52型。这些类型的金葡菌能产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

葡萄球菌的抗原结构

  葡萄球菌抗原构造复杂,已发现的在30种以上,其化学组成及生物学活性了解的仅少数几种。  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存在于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位于菌体表面,与胞壁的粘肽相结合。它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血清中的lgG的Fc 段结合,因而可用含SPA

葡萄球菌抗原构造概述

  葡萄球菌抗原构造复杂,已发现的在30种以上,其化学组成及生物学活性了解的仅少数几种。  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存在于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位于菌体表面,与胞壁的粘肽相结合。它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血清中的lgG的Fc 段结合,因而可用含SP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ad Bug Book: Foodborn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nd Natural Toxins Handbook Staphylococcus aureus1. 微生物名称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球形细菌(球菌),显微镜下成对、短链或成串、葡萄状群

关于葡萄球菌的分类

  葡萄球菌的代表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黄色)、白色葡萄球菌(S.albus)(白色)、柠檬色葡萄球菌(S.citreus)(橙色)等。S.aureus是各种脓疡(abscess)的病原菌,S.albus和S.citreus在人的健康体表上为半腐物营养型。

葡萄球菌的菌落特征

球形或稍呈椭圆形,直径1.0um左右,排列成葡萄状。葡萄球菌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芽胞,除少数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荚膜。易被常用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其衰老、死亡或被白细胞吞噬后,以及耐药的某些菌株可被染成革兰氏阴性。葡萄球菌一般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其特征一般是从大小,形状,边缘,表面,透明度

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含有血液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更佳,需氧或兼性厌氧,少数专性厌氧。28-38℃均能生长,致病菌最适温度为37℃,PH为4.5-9.8,最适为7.4.在肉汤培养基中24小时后呈均匀混浊生长,在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时的菌落。不同种

病原性球菌——葡萄球菌

球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性球菌(Pathogenic coccus)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又称为化脓性球菌(Pyogenic coccus),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等。第一节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

葡萄球菌的菌落特征

球形或稍呈椭圆形,直径1.0um左右,排列成葡萄状。葡萄球菌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芽胞,除少数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荚膜。易被常用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其衰老、死亡或被白细胞吞噬后,以及耐药的某些菌株可被染成革兰氏阴性。葡萄球菌一般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其特征一般是从大小,形状,边缘,表面,透明度

抗菌新药与耐药菌株的较量:打破平衡-还是一劳永逸

  抗菌药物的升级换代与耐药菌株的不断涌现,恰如“魔”与“道”斗法,也像是展开军备竞赛的冷战双方,一直都不曾罢手。  平衡不断被打破。近日传来好消息: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危宏平团队研发出一种噬菌体裂解酶,能快速杀灭各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年初《自然》杂志亦有报道

噬茵体的应用用于检测和控制致病菌

食品和环境中存在许多致病菌,研究表明噬菌体能够检测和控制食品和环境中致病菌及腐败菌的生长。Bmvko LYu等讨论了噬菌体检测致病菌的优缺点,指出利用噬菌体检测食品安全及加工制造过程等方面存在的致病菌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利用噬菌体可以实时、快速而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在公共和食品卫生、畜牧兽医

什么是DNA噬菌体?

中文名称DNA噬菌体英文名称DNA phage定  义能感染细菌并在细菌内复制自身的DNA病毒。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

噬菌体生物性状

  噬菌体的体积小,其形态有蝌蚪形、微球形和细杆形,以蝌蚪形多见。噬菌体是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蛋白质起着保护核酸的作用,并决定噬菌体的外形和表面特征。其核酸只有一种类型,即DNA或RNA,双链或单链,环状或线状。

噬菌体展示技术简介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将外源肽或蛋白基因与噬菌体特定蛋白基因在其表面进行融合表达的新技术。该技术实现了表型与基因型的统一。随着噬菌体展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实验室所认识,使得该技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展,也使该技术得以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温和噬菌体的定义

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核染色体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或溶源噬菌体。

噬菌体学的特性

  噬菌体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其宿主细胞(细菌)易于培养,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噬菌体具有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即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只能在活的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噬菌体有蝌蚪形、球形和细杆状3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