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考察海洋所

9月19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推荐,北京科技大学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一行二十余人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工程经理部办公室考察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建设管理情况,并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交流。 工程经理部办公室主任任建明向来访者详细介绍了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建设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管理经验和工作体会,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也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项目建设情况。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一行对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建设管理,尤其是项目招投标管理、档案预立卷管理、经费使用审批管理和建设进度管理等给予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并就其承担的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海洋科学综合考......阅读全文

基金委发布共享航次计划2024年度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以下简称共享航次计划)用于资助海洋科学考察船和潜水器(以下简称考察船和潜水器),为必需进行海洋和极地科学考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提供稳定、可靠的调查设施保障,以确保考察任务的实施,获取海洋和极地现场观测资料,推动海洋科学调查资料共享,培养和增强海洋科技人才出海

科学基金项目共享航次申请开始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公告,自10月18日开始受理科学基金共享航次申请,本次受理至10月31日结束。  本次试点实施共享航次计划,旨在为必须进行海上考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提供船舶运行时间,以确保科学基金项目海上考察任务的实施。并以此为契机,探索海上观测平台共享机制,加强海

渔业船联网构建技术-助力“透明海洋”观测

   日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重大项目“渔业船联网构建技术与示范应用”实施方案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  据了解,该项目是海洋国家实验室“透明海洋”立体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联网技术在海洋观测和渔业管理领域的拓展应用。由中国工程院潘德炉院士、周志成院士和赵春江院士等同行

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投入使用

  8月11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与威海天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在山东省威海市德明海洋牧场进行海试并交付使用。  “无人船可以自主规划路线,自主航行。水下机器人可以定深定点去监测。”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黄海滨介绍,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由碳

中科院南海所新型科考船开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16日在广州开工建设。中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科考船的建设,将成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重要的开放共享平台。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张偲介绍,从中科院南海所建立至今,使用过“珊瑚”号、“实验”号、“实验1”“实验2”“实验3”号等多艘科考船。  

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乘“雪龙”船从上海启程

  自然资源部消息,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首批154名队员搭乘“雪龙”船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本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监测任务,并对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

海洋科普正起航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在中国科技馆推出“未来海上科学城”活动,海陆互动科普吸引了大批参观者。  今年3月28日,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了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名单,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科考船”成为首批入围基地之一。  青岛作为一

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享航次申请

   关于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享航次申请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试点实施共享航次计划,旨在为必需进行海上考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提供船舶运行时间,以确保科学基金项目海上考察任务的实施。并以此为契机,探索海上观测平

“实验3”号科考船凯旋

  经过12230海里的航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科考船圆满完成中国和巴基斯坦首次北印度洋联合考察任务,22日返回广州。  应巴基斯坦国家海洋研究所邀请,“实验3”号科考船于2017年12月30日从广州起航,经马六甲海峡前往北印度洋,于2018年1月14日抵达巴基斯坦外海的莫克兰海沟

2010年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考察开放共享航次再度起航

  7月9日,2010年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考察开放共享航次再度起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代亮和科研处、科考船队负责同志到码头送行。  本航次使用“科学三号”海洋科学考察船,航期约10天,将开展多学科综合性海洋调查,深入认识黄海、东海和南海海洋物理、地质环境与资源变化规律与机制,围绕“

全球海洋考察揭示大量新生命形式

  在搭乘一艘纵帆船,对全球海洋微小生物进行了为期3年半的考察工作后,一个研究团队日前报告了这项调查的第一批成果,揭示了海洋浮游生物丰富而多样的面貌。  研究人员于2009年9月从法国洛里昂乘坐36米长的塔拉号出发。他们在航程中的210个地方采集了约35000件样本,该项研究旨在对地球的上层海洋建立

新型地球物理科考船开建

  1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的“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开工仪式在广州举行。  据了解,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是一艘科考能力突出的特种用途船舶,具备全球航行和全天候观测能力。该船总投资5.175亿元,设计总吨3990,总长90.6米,

“海洋地质九号”开启2022年首个调查任务

    航前设备检查、维护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供图    “海洋地质九号”科学考察船缓缓驶离青岛奥帆基地码头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供图     “海洋地质九号”科学考察船缓缓驶离青岛奥帆基地码头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供图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习近平考察香港科学园

6月3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陪同下,来到香港科学园考察。这是习近平同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科研人员、青年创科企业代表等亲切交流。3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陪同下,来到香港科学园考察,同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

我国首艘大型浮标作业船“向阳红22”下水

  29日,我国首艘大型浮标作业船“向阳红22”在武汉长江边正式下水。这将有助于我国走向深远洋,并提升我国全球海洋观测水平。  该船由中船重工武昌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据介绍,“向阳红22”轮为3000吨级大型浮标作业船,服役后将打破目前我国在大型浮标、潜标布放、回收、抢修等保障工作中的装备瓶颈,是

新材料可延长航天装备服役期

科技日报莫斯科10月10日电 (记者董映璧)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和中国、波兰同行们共同研发出能够延长航空航天领域贵重零件服役期的新材料,还能保护金属涂层免遭腐蚀。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合金与化合物杂志》上。南乌拉尔国立大学新闻处表示,带有罕见特性的3种新材料是中俄波三国科学家联合工作的成果。这些材

雪龙2号,愿你一路破冰前行

  核心阅读  从2016年12月20日完成第一块钢材点火切割,到2018年9月10日正式下水,首艘“中国造”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的问世,不仅意味着“双龙探极”格局的进一步形成,也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取得新的突破。承续极地求索的使命担当、承载兴海强国的光荣梦想,中国“雪龙”必将劈波斩浪,破冰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登上北极考察船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Smartchem200登上北极考察任务船,进行北极深海中营养盐含量的分析  瑞典Göteborg大学化学学院购买了两台Smartchem 200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进行极地海洋中营养盐含量的分析,其中一台装备在学校实验室内进行研究和教学,另一台装备在破冰

美海洋地震学家担心失去科考船

   马库斯朗塞特号面临预算危机。图片来源:Bob Vergaras   马库斯朗塞特号是一艘著名的科考船。但由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预算紧缩,这艘船可能有了另一个家:一家纽约造船厂。去年,马库斯朗塞特号只在海上航行了128天。   这艘长约70米的船属于NSF,由哥伦比亚大

2010年东海海洋科学共享航次起航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三号”海洋科学考察船离开青岛,开始执行2010年东海(长江口)海洋科学共享航次任务。  该航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于2009年度试点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洋科学调查船时费”5个共享航次之一,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共搭载了18项国

“科学”号完成今年首个科考航次任务后三亚入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542.shtm 中新网三亚4月15日电 (丛高)4月14日下午,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号海洋科考船在圆满完成今年首个科考航次任务后从三亚口岸入境。 “科学”号科考船“230

海洋工程缓蚀新材料防腐关键技术亮相成果对接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401.shtm近日,中国科学报社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共同主办的科技成果对接发布会在烟台举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主任段继周、研究员田惠文出席活动,并做题为“海洋工程缓蚀

中科院“实验1”号新型综合科考船三亚首航

      5月9日下午3时许,中国科学院新型综合科学考察船——“实验1”号在海南三亚举行盛大首航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董强等为“实验1”号首航剪彩。 5月9日下午,中国目前最先进的综合科学考察船之一、中国第一艘2000

基金委发布共享航次计划2019年度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2019年度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以下简称共享航次计划)用于资助海洋科学考察船和潜水器,为必需进行海洋和极地科学考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提供稳定、可靠的调查设施保障,以确保考察任务的实施,获取海洋和极地现场观测资料,推动海洋科学调查资料共享,培养

我国科学家将出征南极为新科考站选址

  极地考察船“雪龙”号9月底刚从北极回国,今天(10月25日)青岛籍16名科研专家再次出征,陆续到广州汇合,于11月5日参加我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据了解,这些科研专家分别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此次南极科考有一项特殊的任务:为中国第四个南极科

“深蓝”号远洋渔船入列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科考船队

   11月24日,“深蓝”号远洋渔船入列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远海科学考察船队仪式在广州举行。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院士、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蔡文炬、深蓝渔业工程联合实验室主任徐皓,上海崇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董事长盛纪纲,青岛蓝谷管理局局长肖焰恒,及中国

南海海洋所“实验6”举行升国旗仪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682.shtm9月29日,在国庆节到来前夕,正在东印度洋海域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年东印度洋综合科学考察共享航次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实验6”科考船举行了升国旗仪

我国在南海启动大深度潜水器联合科考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1日晚通报:“海洋六号”科考船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探索一号”科考船于4月28日—30日展开联合科学考察活动,其间两船分别搭载的4500米级深海作业型潜水器“海马”号遥控潜水器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对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海马冷泉”区进行联合

“雪龙”号完成南极科考回国

  4月10日上午,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所所属科考船“雪龙”号完成第三十三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抵达长江口水域。   此次为“雪龙”号第三十三次赴南极执行科考与运输补给任务,历时161天,总航程约3.5万海里。“雪龙”号顺利完成“一船四站”环南极航行计划,在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类液态热电材料服役稳定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仇鹏飞、研究员史迅、陈立东与美国西北大学教授G. Jeffrey Snyder、德国吉森大学教授Jürgen Janek等合作,深入解析了类液态热电材料中可移动离子在外场作用下的迁移和析出机理,结合理论和实验提出“类液态”离子能否从材料中析出的热力学稳定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