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6 16:11 原文链接: 大熊猫国家公园发现兰科植物新种

盆距兰属隶属于兰科树兰亚科,是一个约有58个种的属,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该属的许多种是狭义的地方性物种,大约有31个种分布在中国,其中17个种是我国特有种。

2020年11月,科研人员在野外首次发现了该“特殊”兰科植物的营养植株,后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程跃红的长期观测下,于2021年5月成功采集到花果期标本。再经由团队开展详细的文献调研、标本查阅、形态学比较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最终确定该兰科植物为兰科盆距兰属的一个新种。因其模式产地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故命名为:卧龙盆距兰。相关成果以《卧龙盆距兰——基于分子和形态数据的四川省兰科植物新种》为题,于2022年7月19日在国际期刊《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在线发表。

该新种在形态上与中华盆距兰相似,即它们有着类似的整体大小和几乎相同的叶片。但新种有较短的分枝茎,以及总状花序有较少的花且花的尺寸更大一些;花瓣和萼片有黑紫色的条纹,背面具隆起的中脉;中萼片长椭圆状,有三条脉,只有中脉到达先端;萼片长椭圆状,先端稍尖,只有一条脉;花瓣倒卵形,有三条脉,均不到达先端;肾形的前唇更宽更长,密布长乳头状毛,有紫红色的斑点和黄绿色的中心,而杯状后唇的表面具明显的紫红色条纹。同时,基于36个盆距兰属物种的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和四个叶绿体DNA片段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卧龙盆距兰与缘毛盆距兰和台湾盆距兰密切相关。目前,该新种仅知分布于四川省汶川县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重庆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张君议、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程跃红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波为通讯作者。

相关文章

减缓土壤碳排退化泥炭沼泽中“谁”最稳?

12月10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槐及其团队以“退化泥炭沼泽中有氧层、过渡层和厌氧层土壤二氧化碳排放对增温的响应”为题,在国际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上发表论文。该研究发现在退化泥炭沼泽土壤......

温泉蛇的起源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起有关系

10月11日,《科学》杂志新闻栏目以“揭示西藏温泉蛇的秘密”为题,对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简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李家堂研究团队的温泉蛇系列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 Science杂志News......

大熊猫国家公园发现兰科植物新种

盆距兰属隶属于兰科树兰亚科,是一个约有58个种的属,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该属的许多种是狭义的地方性物种,大约有31个种分布在中国,其中17个种是我国特有种。2020年11月,科研人员在野外首次发现......

以前辈之名横断山区发现植物新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与江西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在生态学期刊《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上刊发论文,发表了一个鼠李科植物新种“旱谷蛇藤”。这是中国记录的第三种蛇藤属植物,研究......

悬崖之下“消失”百年的它初露芳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200.shtm1908年,植物猎人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在四川瓦山收集......

科技档案中的九寨沟往事

档案,是历史的底稿。在6月9日“国际档案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收集、整理并展出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档案,重拾记忆中成都分院的故事。当天,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研究员印开蒲透过......

废水变蛋白粉?多的是你不知道的碳中和技术

“你们猜猜这是什么?”采访中,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东从盒子里取出了一小袋咖啡色的粉末。打开袋子,凑近,在袋口上方轻扇,一阵油枯香气扑鼻而来。“见过沼液没?一种有机废弃物经沼气发酵后的含氮废......

成都生物所在羽毛微生物降解产寡肽研究获新进展

羽毛是畜禽养殖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年产量巨大,而羽毛中蛋白含量达到80%以上,氨基酸种类齐全,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动物蛋白源。目前主要通过物理、化学法将其加工成羽毛粉,作为饲料添加剂。但这些方法耗能高......

成都生物所与四川省环境保护厅洽谈合作

座谈现场3月15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赵新全一行赴四川省环境保护厅进行座谈。四川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处,成都生物所生态中心、微生物中心以及科技处相关人员参加座谈。赵新全介绍了成都生物所基本情况,......

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昌召开

会议现场11月14日至16日,由四川省作物学会主办的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昌学院召开。四川省作物学会理事长、四川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跃建研究员主持会议。成都生物所农业中心主任余懋群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