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11 10:07 原文链接: 一种深度神经网络实现了9类心律失常的自动分析诊断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烨及其团队成员姚启航、王如心、樊小毛和刘记奎等针对可穿戴心电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特征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实现了9类心律失常的自动分析诊断,有效提升了疾病自动分析的准确率。该成果以Multi-class Arrhythmia detection from 12-lead varied-length ECG using Attention-based Time-Increment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为题发表在计算机人工智能期刊Information Fusion上。第一作者姚启航为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与深圳先进院联合培养本科生,本科毕业即将进入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进一步深造,论文通讯作者为李烨。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全球约18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死亡总数的31%,其中绝大多数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在医院外,心血管事件的医院外预警十分关键。通过可穿戴心电信号自动监测分析对急性心血管事件早期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分析方法在处理可穿戴心电信号时通常以特征点检测为基础进行分析,其缺点是易受噪声与人体行为的干扰,分析精度低,同时忽略了不同体表位置采集的心电信号表现出的时空相关性。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特征融合的深度网络架构,有效提取了信号的空间和时间特征,突破了传统方法对心电信号时间空间特性同时描述的不足。研究人员进一步在网络架构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对分段信号的重要性进行自适应评估,有效提高了模型对异常状态的感知,降低了其它信息的干扰。上述方法实现了以房颤、传导阻滞、早搏等为代表的9类心律失常疾病的有效判别,在2018中国生理信号挑战赛公开的9831条心电信号上(约609,522个心搏),心律失常识别精度达到82.6%(如图)。

  该研究工作得到健康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广东省、深圳市等的资助。

图:提出的方法示意图及9类心律失常识别准确率。(注:N:窦性信号;AF:房颤信号;I-AVB:1度房室传导阻滞;LBBB:左束支传导阻滞;RBBB:右束支传导阻滞;PAC:房性早搏;PVC:室性早搏;STD:ST段压低;STE:ST段抬高)

相关文章

类脑神经网络赋能无人机集群涌现自组织避障行为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团队借鉴自然界中群体智能的去中心化、自组织的行为机制,提出了一种无人机集群的自组织生存避障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模式》(Patterns)。......

神经网络打开理解电子相互作用新窗口

据9日《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著名的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思维”的新研究表明,神经网络可用于构建比以前更准确的电子密度和相互作用图。该研究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还......

神经网络打开理解电子相互作用新窗口

据9日《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著名的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思维”的新研究表明,神经网络可用于构建比以前更准确的电子密度和相互作用图。该研究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还......

我国学者在发展高精度神经网络力场新方法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73089、22033007)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蒋彬教授课题组基于量子化学中“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概念发展了一种高精度机器学习力场方法,该方法有望极大提升......

宇宙神经网络:高度相似的神经网络与宇宙星系

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神经元网络和宇宙的星系网络之间存在惊人的结构相似性!这项研究结果由意大利天体物理学家FrancoVazza和神经外科医生AlbertoFeletti以题为“TheQuanti......

神经网络创造可行性芯片

英国《自然》杂志9日发表一项人工智能突破性成就,美国科学家团队报告机器学习工具已可以极大地加速计算机芯片设计。研究显示,该方法能给出可行的芯片设计,且芯片性能不亚于人类工程师的设计,而整个设计过程只要......

全线性的电流诱导多态自旋轨道耦合磁性存储器件研究

近期,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研究员罗军课题组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王开友课题组合作,研制出全线性的电流诱导多态自旋轨道耦合(SOT)磁性存储器件,并实现了低能耗、可编辑的突......

提出神经网络构建非绝热势能面新方法

  神经网络构建非绝热势能面 课题组供图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傅碧娜研究员、张东辉院士团队在化学反应的非绝热势......

大连化物所提出神经网络构建非绝热势能面的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傅碧娜、中科院院士张东辉团队,在化学反应的非绝热势能面构建中取得进展,提出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包含锥形交叉的非绝热势能面。在物理......

刘明团队和杨建华团队在类脑感知计算领域获进展

当前,人类社会正由信息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化社会的构建需要信息技术系统能够对外界环境信息进行实时获取、高效处理并及时做出决策。发展“感存算一体化”的低功耗智能信息处理系统是其重要趋势。脉冲神经网络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