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6 13:06 原文链接: 严守耕地红线,遏制耕地减少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国洪在此间透露,近年来,通过采取“稳住总量、优化布局、压实责任”等一揽子措施,全国耕地持续快速减少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据悉,2022年全国耕地面积达19.14亿亩,较上年末增加约130万亩,已连续两年实现耕地总量净增加。

  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毫不动摇严守耕地红线。据介绍,接下来自然资源部门将严守资源安全底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牢守耕地红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严格管控、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整体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水平。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是“十四五”时期全国“土地日”的主题。为做好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自然资源部门将一方面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减少占用耕地,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为农业留下更多良田沃土;一方面严格保护耕地倒逼节约集约用地,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助推绿色转型发展。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夏心旻介绍,江苏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质保量完成耕地保护任务,在端牢饭碗的同时充盈大国粮仓;全力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深化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系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坚决杜绝无序扩张、粗放利用、低效开发,努力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由自然资源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活动还发布了全国“三调”成果系列丛书以及新修订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相关文章

严守耕地红线,遏制耕地减少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国洪在此间透露,近年来,通过采取“稳住总量、优化布局、压实责任”等一揽子措施,全国耕地持续快速减少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据悉,2022年全国耕地面积达19.14亿亩,较上年末......

“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需全领域科技创新支撑

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系统性提出“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笔者认为,有底气实施“硬措施”的关键在耕地资源的科学认知清晰化、技术手段多样化、管理制度精细化。......

“稻村”走上现代农业新路

奔腾的饮马河西岸,广阔的稻田已泛起淡黄色。得益于饮马河水的灌溉,吉林长春市九台区红光村水稻种植远近闻名,素有“稻村”之誉。过去,这里以种稻闻名,却没有实现靠种稻致富。种地效益较低,红光村曾有近八成村民......

深刻认识我国耕地质量内在悬殊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从南到北纵贯7个气候带,从东到西横跨4000米高差,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也不相同。我国耕地便是广泛分布于如此多样化的本底条件下,既有雨热同期、风......

《土壤污染防治法》施行了这些内容您了解吗?

耕地土壤质量是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涉及到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因此,土壤污染对农地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1月1日,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

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超2000万公顷!

我国大施化肥化药的现象在过去几年十分常见,耕地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过量沉积而引起含量过高,造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并造成生态质量恶化。我国多个稻米出产地被查出镉超标,再次敲响了土壤污染的警钟。耕地重金......

成都山地所在耕作侵蚀领域取得新进展

坡耕地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农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耕作侵蚀已被认为是导致山区、丘陵坡耕地土壤景观演变、土壤退化和作物产量不稳定等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土壤景观条件、耕作工具、耕作模式等是造成坡耕地土......

为耕地土壤撑起“保护伞”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事关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因而备受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从2015年开始,在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资助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有助耕地减“肥”

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它保障了人类粮食的产量与品质,但其过度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这一问题尤其严峻。来自浙江大学的一支跨学科团队最新研究发现,农业经营规模是影响农用化学品施......

中国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获进展

6月14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再生资源遥感技术研究室副研究员左丽君以第一署名在Nature子刊NatureSustainability上发表题为Progresstowardssustaina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