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11 15:04 原文链接: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快速染色法的研究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是一种胞内水解酶。测定其活性对于某些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目前国内推荐的改良Gomori钙钴法(简称改良法),其孵育时间长达4 h,试剂配制繁琐,我们将生物化学中有关磷酸基受体缓冲液的原理应用于NAP染色,即在改良法的基础上,以2-氨基-2-甲基-1-丙醇(AMP)为缓冲体系,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染色法(简称快速法),孵育时间只需15 min,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主要试剂:(1)固定液:10%甲醛甲醇溶液。(2)基质液:200 g/L β-甘油磷酸钠溶液。(3)缓冲液(pH 9.6):1.0 mol/L AMP溶液,内含钙离子0.03 mol/L和镁离子0.005 mol/L(用2 mol/L盐酸调 pH)。(4)基质缓冲液(pH 9.6):取上述基质液0.5 ml加入9.5 ml缓冲液中即可(临用时配制)。

 

 

  2.方法:(1)新鲜血片或骨髓片,干燥后用固定液固定10 s,流水冲洗晾干。(2)取已37℃预温的基质缓冲液约1 ml均匀涂布血膜,37℃孵育15 min,水冲洗晾干。(3)20 g/L硝酸钴溶液作用5 min,流水冲洗晾干。(4)10 g/L硫化铵溶液作用1 min,流水冲洗晾干。(5)5 g/L沙黄溶液复染5 s,冲洗晾干镜检。(6)结果判断标准与报告方式同有关文献[1]。

  二、结果

 

 

  1.方法学选择:用NAP活性较高的血涂片染色,计数两次求均值()作为统计学参数。(1)AMP浓度选择用1.0 g/L β-甘油磷酸钠配制不同浓度的AMP基质缓冲液,对同一份标本进行快速法染色,结果显示当AMP浓度达到1.0 mol/L时,NAP积分和阳性率基本达到平衡。(2)β-甘油磷酸钠浓度选择用1.0 mol/L AMP缓冲液(pH 9.6),配制不同浓度β-甘油磷酸钠基质缓冲液,进行快速法染色,结果显示当β-甘油磷酸钠浓度达到10 g/L时,NAP积分和阳性率达到平衡。(3)笔者还对最适pH和最适温度以及钙、镁离子浓度进行了选择,结果以pH 9.6、37℃最适,钙、镁离子分别以0.03和0.005 mol/L为最佳。(4)最佳孵育时间的选择:上述最佳条件对同一份标本孵育不同时间,绘制孵育时间积分及阳性率曲线,结果孵育15 min已达到平衡,且在2 h内基本稳定不变。

 

 

  2.方法学评价:(1)120份标本同时进行快速法和改良法,经配对t检验,其NAP积分分别为97.7±8.4和96.5±10.6,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重复性试验:经实验快速法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0.029和0.052。(3)阴性对照试验:将阳性标本经固定后置沸水煮10 min,染色结果阴性。(4)参考范围:80例健康人参考范围NAP积分为58.1(2~127),平均阳性率34.2%(2%~74%),与改良法相似。

 


相关文章

科学家揭示中性粒细胞奥秘

 肝癌免疫微环境TIMELASER分型系统和中性粒细胞异质性示意图。(薛瑞栋供图) 11月1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张宁团队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

中科院揭示中性粒细胞抑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调控机制

近日,《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刘小龙组的最新研究成果(Neutrophilsrestrainsepsisassociate......

中性粒细胞的促炎机制是什么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是在瑞氏(Wright)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

将中性粒细胞聚集在一起,有效清除组织中的细菌

研究人员破解了中性粒细胞群集的基本生物学,现在发现这些细胞也进化出一种内在的分子程序来自我限制它们的群集活动。这项研究阐明了成群的中性粒细胞是如何对自己分泌的信号变得不敏感的,而这些信号首先将成群的中......

重大突破!中国学者科研成果发表ScienceRobotics

想象一下,未来某天我们会驯服天然免疫细胞,把它们改造成肉眼看不见,用于治疗疾病的游动微米机器人。这些微米机器人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游动,突破多重生物屏障、在体内中自由游弋,携带药物运动到病患区域、最......

纳米粒搭便车,两次治疗就能完全根除小鼠体内肿瘤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通常与慢性炎症有关,某些癌症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可以引起急性炎症。一旦引发炎症,中性粒细胞就是关键的细胞类型,它能够主动归巢到组织损伤或感染的部位,沿着趋化因子的浓度梯度,穿过内皮衬里,深......

中性粒细胞驱动非常规T细胞介导抗肿瘤免疫机制

近日,来自意大利HumanitasUniversity的AlbertoMantovani和SebastienJaillon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NeutrophilsDrivingUnconvent......

新技术或能改善抗炎性药物的运输有望治疗ARDS

近日,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其能利用免疫系统将药物直接运送到机体感染位点;研究者表示,大多数疾病都会在机体的局部组织中发生,这就使得药物成功运输成为了科学家们面对的挑战......

中性粒细胞存活率的增加与肠道微生物组的相关性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Pathoge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迈阿密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存活率的增加与HIV感染个体机体中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直接相关,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益生菌......

耶鲁吴殿青组发现中性粒细胞极化新机制

细胞迁移是胚胎发育、伤口愈合、肿瘤转移等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细胞学行为,特别在白细胞(Leukocyte)的募集(Recruitment)、转运(Trafficking)、归巢(Homing)等生物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