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具有高转移性的恶性肿瘤,并且没有可用的分子靶点。2018年11月,来自西班牙圣地亚哥大学医学院等多个研究机构的学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研究成果,首次使用来自于转移性TNBC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建立了异种移植模型(CTCs derived xenografts,CDX)。通过对模型的深入研究,发现WNT信号传导是该肿瘤生物学相关的主要机制;并且,MELK的过表达与和较差的患者存活率相关。总体而言,该研究表明来自TNBC患者的CTC具有致瘤性,并且提示CDX可以作为提供肿瘤进展信息的有用模型。

  三阴性乳腺癌(TNBC)约占乳腺癌病例中的10%到20%。因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原癌基因Her-2均为阴性,所以还没有特有的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指南。根据不同分期的患者,目前的治疗手段一般是结合手术和放化疗。所以,寻找其他的治疗靶点和药物一直是研究人员努力的方向。

  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是从实体瘤中脱离并且存在于患者血液循环系统中的癌细胞。这些细胞可指示远端是否存在肿瘤。对于CTC的研究是对癌症的转移机制的探索至关重要的一步。然而针对于CTC的分子分析和扩增保存一直存在技术的局限性。到目前为止,文献中只有2例使用乳腺癌患者的CTC建成异种移植模型的成功案例。此次研究是首次针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CTC而建立的异种移植模型。

  此次研究共有32位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参与,并且有22位年龄适配的健康志愿者参与作为对照(此实验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每位参与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人员分一次或多次收集了每位参与者的外周血用于CTC的搜集。其中,一位43岁的患者(编号#20)在肿瘤转移初期每7.5ml血中检测出5个CTC单细胞;经过一年的放化疗,病情发生进展,再次检测时发现每7.5ml血液中有高达969个CTC单细胞和74个细胞团。除此之外,此患者的FFPE组织标本(包括手术和化疗前和转移后)也同时被收集。

  研究人员利用此患者(#20)病情进展后收集到的CTC在免疫缺陷小鼠皮下移植,5个月后成瘤(CDX1),在传代时分别进行了皮下建模(CDX2)和原位建模(CDX2M)。在原位模型CDX2M中,研究人员在小鼠的血液中发现了CTC,揭示了这些细胞的潜在转移性。

图1,CDX传代过程

  研究人员对患者的临床样本和CDX模型的样本进行了病理判断和免疫组化分析,其结果基本显示一致。另外,RNAseq测序结果显示,在患者的转移灶样本和CDX样本中,有433个高表达的基因重合,这些基因大部分和细胞周期(cell cycle)有关。研究人员做了进一步的基因本体分析(gene ontology analysis,GO),在所有样本中都发现WNT信号通路的高度激活。之前有研究表示过,WNT信号通路的高度激活和乳腺癌患者的肿瘤转移和预后效果差可能有着很大的关系。此次数据再次证明了此观点,并为将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参考信息。

图2:CDX1模型肿瘤组织免疫组化

  MELK(Maternal Embryonic Leucine zipper Kinase)一直被认为是影响肿瘤生长进展及分化的重要激酶。研究人员通过对32位患者CTC的测序结果和对患者的随访的分析比较,统计出MELK的表达和患者的生存期有关:MELK高表达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低于MELK低表达的患者,分别相差27.25 和 17.7个月之多。因此,这些数据标志着MELK也许可以作为液体活检中潜在的标志物,并且也为正在进行的MELK抑制剂研发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图3:患者生存期和MELK的表达关系

  总体而言,该研究通过对来自TNBC患者的CTCs以及CDX(CTCs Derived Xenograft)分子分型的分析,为三阴性乳腺癌的转移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并且提示CDX可以作为提供肿瘤进展信息的有用模型。上海立迪具有成熟的CTC检测平台,可为潜在的转移性肿瘤提供线索,为早期针对性治疗提供可能。另外,上海立迪对于利用患者CTC建立CDX模型具有丰富的经验,囊括胃癌,肺癌和卵巢癌等多种癌种。上海立迪保持开放的态度,期待和更多的医生学者合作进行科研探讨,为患者带来希望。


相关文章

找到破解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金钥匙”

近日,《先进科学》(AdvancedScience)在线发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教授余科达团队的最新成果。研究人员在全球首次揭示乳腺癌早期转移亚群在转移过程中氧化磷酸化通路和糖酵解通路活性的互......

我国专家率先发现乳腺癌单细胞转移机制、特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12.shtm中新网上海1月6日电(记者陈静)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乳腺癌正逐渐变成一种可防可治......

影像组学可以无创精准地判断三阴性乳腺癌的“复旦分型”

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恶性程度在乳腺癌诸多亚型中堪称“王者”[1]。其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HER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均呈阴性,缺乏有效的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靶点,侵袭性强、复发率高、生存预后......

年轻患者BMI对乳腺癌基因组复发特征的影响

根据韩国团队的一项新研究,体重指数(BMI)似乎会影响具有雌激素受体(ER)阳性、HER2/ERBB2阴性乳腺癌病史的年轻女性基于基因表达的乳腺癌复发评分.“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增加BMI可能与年轻的......

乳腺癌分类而治,提升晚期患者治疗效果

在众多癌症中,乳腺癌是全球及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226万,首度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乳腺......

江一舟:做有情怀的“大医生”

“做医生必须有情怀,无论临床还是科研,目标都是能实实在在帮助患者。”获颁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研究员江一舟颇有感慨。作为乳腺癌诊治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和临床医生,江......

最新研究:最凶险乳腺癌或有新的治疗靶点

RNA是细胞传递基因信息的重要“信使”,一旦细胞发生癌变,便很有可能产生异于常态的RNA,即“肿瘤特异性转录本”。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方面8日透露,该院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携手黄胜林教授团队,发......

我国科学家发明细胞大小“无人工厂”

“我们发明了细胞大小的‘无人工厂’,光一照就‘开工’,能让肿瘤切除手术后的复发可能性大大降低。”10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叶海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无人工厂”由合成生物学......

聚焦“铁死亡”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找到新策略

10月17日,《细胞代谢》在线发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教授邵志敏、江一舟团队的最新研究。该研究发现,“铁死亡”在三阴性乳腺癌“复旦分型”的其中一个亚型——腔面雄激素受体型(LAR)中表现更为活......

乳腺癌因内分泌治疗引发血管舒缩症状研究启动

拜耳10月17日宣布扩展III期临床开发OASIS项目,暨启动OASIS4。OASIS4是一项针对乳腺癌患者和乳腺癌高危女性因内分泌治疗引起的血管舒缩症状的III期研究。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