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09 16:02 原文链接: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对光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光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驱动因子。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格局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气溶胶的变化使云量格局、区域的太阳辐射条件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使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对光的响应研究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环境控制机制研究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团队基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的观测数据,对中国典型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总光合作用(Gross ecosystem photosynthesis, GEP)、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 of carbon dioxide, NEE)对光的响应研究发现:叶片尺度上植物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的光饱和现象在生态系统水平上依然存在,且温带生态系统在强光条件下存在GEP、NEE下降的光抑制现象。

  对我国典型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NEE、光能利用效率(Light use efficiency, LUE)、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对云量变化响应的研究发现:在天空多云的条件下(晴空指数在0.4~0.6时),长白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内蒙古半干旱羊草草原、海北高寒金露梅灌丛等温带生态系统以及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NEE、WUE均达到最大值,且LUE较晴朗天空条件下增加;但是,尽管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LUE在多云条件下有所提高,但是其NEE及WUE较晴朗天空条件下并没有显著增加。

  研究表明,天空多云条件更有利于增加温带生态系统的净碳吸收。该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环境因子对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过程的控制作用,并可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大气气溶胶含量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影响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iogeosciences 以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上。

  相关研究论文:

  1.Fu Yuling(伏玉玲), Yu Guirui(于贵瑞), Sun Xiaomin(孙晓敏), Li Yingnian, Wen Xuefa(温学发), Zhang Leiming(张雷明), Li Zhengquan, Zhao Liang, Hao Yanbin. Depression of net ecosystem CO2 exchange in semi-arid Leymus chinensis steppe and alpine shrub.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6, 137:234–244.

  2.Zhang Mi(张弥), Yu Guirui(于贵瑞), Zhang Leiming(张雷明), Sun Xiaomin(孙晓敏), Han Shijie, Yan Junhua. Impact of cloudiness on net ecosystem exchange of carbon dioxide in different types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China. Biogeosciences, 2010, 7: 711–722.

  3.Zhang Mi(张弥), Yu Guirui(于贵瑞), Zhuang Jie, Randy Gentry, Fu Yuling(伏玉玲), Sun Xiaomin(孙晓敏), Zhang Leiming(张雷明), Wen Xuefa(温学发), Wang Qiufeng(王秋凤), Han Shijie, Yan Junhua, Zhang Yiping, Wang Yanfen, Li Yingnian. Effects of cloudiness change on net ecosystem exchange, light use efficiency,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ypical ecosystems of China.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11, 151: 803–816.

相关文章

6年打磨,这项全球性研究挑战传统观点

“梦想成真”是所有人的愿望,科学家也不例外。为恢复丧失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家早期提出一个听起来很美的“梦境”假说。他们援引美国奇幻电影FieldofDreams(中文译作《梦幻成真》)中的一......

微塑料污染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影响研究获进展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章家恩教授团队在微塑料污染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影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环境国际》(EnvironmentInternational)。自20世纪......

俯冲带深部碳循环研究获进展

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良团队在俯冲带深部碳循环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旗舰期刊《地球物理研究杂志-固体地球》。该研究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并结合热力学数值模拟,明确了俯冲......

扎根寿阳三十年,三代旱农人治旱兴农

三十多年扎根黄土地,三代科学家常驻乡村田野,研发旱作农业技术,保障粮食稳产丰产,并建起了一座中国农业科学院山西寿阳旱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在山西......

海洋热浪对鱼类生物量到底有影响吗?

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海洋热浪对底栖鱼生物量的影响有限。虽然某些情况下,短期热事件之后确实会出现生物量减少,但这不是规律而是例外。这种变数出现的原因令人好奇。气候变化被认为与极端温度事件有关,这类事件对......

大气所在植物个体资源竞争与群体结构特性分析研究中获进展

生态系统是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一方面,植物个体一直处在生长变化中,个体间差异巨大,且邻近个体间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资源竞争);另一方面,由大量个体组成的植物群落一般具有稳定的结构特征(如林冠......

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站“智慧”守护“地球之肺”

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碳库”资源。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如何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守护好、利用好森林资源,......

中国碳卫星可观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及净碳通量

过去十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平均每年6‰增速持续升高,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这是中国科学院昨天在京发布的《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简称《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

草地退化导致的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问题存在区域差异

2023年江源综合科考队员25日向记者介绍,他们开展的一项模拟试验发现:草地退化土壤裸露将导致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风险大幅增加,并呈现明显区域差异。相关研究成果将为长江源区水土流失差异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深海采矿影响海洋生态环境,该如何治理?

上周,由于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未能达成协议,导致国际水域海底采矿环境法规(以下简称环境法规)最终。观察人士对此表示担忧:针对电动汽车行业所需金属的采矿作业,可能会在不受监管的情况下展开。研究人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