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04 00:00 原文链接: 北大魏文胜课题组:提高基因敲除效率的新方法

基因组编辑技术,可让科学家们能够在各种哺乳动物细胞系中实现基因敲除。然而,用一种典型的方法,以一种及时的方式,完全破坏一个靶基因,在技术上是具有挑战性的。为了提高产生可靠基因组修饰的效率,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方法,其使用一个线性供体片段,该片段包含一个报告系统。结合一种不依赖于同源重组(HR)的敲入策略,研究人员成功地富集了特异性携带靶基因突变的细胞克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1月1日的《FEBS Letter》杂志。

基因组编辑技术彻底改变了基因功能的实验性研究。三大主要技术:ZFN(锌指核酸酶)、TALENs(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和CRISPR / CAS系统,采用不同的机制来产生序列特异性双链断裂(DSB),随后触发本地修复系统来完成序列特异性的修饰。这些强大的技术在功能基因研究、染色体位点的动态和实时成像、疾病突变的纠正、基因疗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CRISPR / Cas系统由于其效率高、易操作,而变得尤为流行。然而,虽然CRISPR / Cas系统在基于设计和序列特异性的基因组研究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力量,但它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产生基因敲除的简单任务,在技术上仍然是有挑战性的。

科学家们已经作出了各种努力,来提高产生基因敲除的效率。然而,各种缺点限制了这些技术的一般和广泛应用,甚至敲除一个单一基因有时是一个漫长、繁琐和高风险的过程。特别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产生多基因敲除,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如果靶基因中断产生的表型变化,可用于富集,就很容易得到基因敲除的克隆,如HeLa CSPG4−/−细胞赋予艰难梭菌毒素B抗性。然而,这种策略不能普遍应用。获得基因敲除的传统方法是把表达Cas9和sgRNA的质粒,与表达耐药性或荧光蛋白的质粒共转染,但这个选择不会增加突变率或富集包含靶修饰的那一小部分细胞。

先前已有研究报称,如果一个同源等位基因被修改,靶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一般是很高的。该研究小组认为,如果我们可以在其中一个靶等位基因上的特定位点插入一段供体序列,并选择表达供体遗传标记基因的克隆,我们就能够富集这些罕见的事件,其中所有的等位基因是被修改的。已有研究表明,外源dsDNA片段可通过不同的修复机制,被整合到具有双链断裂(DSBs)的染色体位点中。比起通过同源重组修复(HR),通过NHEJ介导的DNA修复,一般具有更高的整合效率。为了确保供体序列的插入效率,并避免克隆长侧翼序列克隆的麻烦,该研究小组使用CRISPR/Cas9引发的HR独立性DNA修复,来介导外源线性供体DNAs的插入。

结合不依赖于同源重组(HR)的敲入策略,该研究小组成功地富集到那些特异性携带靶基因突变的细胞克隆。当把这种特殊程序与CRISPR/Cas9系统相结合使用,员在一步式程序中产生单个和多个基因敲除时,研究人员观察到了大大提高的成功率。这种新的方法进一步增强了基因及其功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关文章

疫情突起超2200人死亡多国紧急预警

一轮凶猛疫情肆虐多国。据央视新闻,巴西卫生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巴西2024年登革热疑似及确诊病例上升至4270624例,死亡病例2197例,另有2276名死亡病例待核查。另据西班牙媒体《20分钟》报道......

100多个血压相关基因组新区域发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人体中发现了100多个可能影响血压的基因组新区域,并确定了几个与铁代谢和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的风险基因座。这些见解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血压药物靶点。NIH领导的研究发现,遗......

哺乳动物“计算时间”机制被发现

候鸟迁徙,蝴蝶振翅,心脏律动,生命的节律演绎着自然界最美妙的生命交响乐。然而,生物体如何能感知一天的时刻变化?相关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等待着科学家们的实验与回答。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

研究揭示:基因组中复杂结构变异对藏绵羊适应高原有重要贡献

日前,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近期联合西藏农牧科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在藏绵羊基因组中发现了一个包含β-珠蛋白(HBB)的受选择位点。科研人员进一步分析,该位点包含一段较为复杂的结构变异。这一发......

首个对叶榕完整基因组发布

本报北京4月9日电(记者杨舒)对叶榕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植物。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基因组学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发布首个对叶榕的完整基因组,修正了此前学界对其基因组测序绘......

海鸥与丹顶鹤居然是近亲?浙大研究将改写教科书

海鸥与丹顶鹤、老鹰与猫头鹰,这几组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鸟类,不久前刚认上亲。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张国捷教授联合国内外学者,正在组织收集世界上现生一万多种鸟类的基因组及形态信息,旨在构建起鸟类物种......

填补诺奖研究空白:许献忠/段波团队首次发现哺乳动物的寒冷感应受体

密歇根大学许献忠教授、段波副教授等在NatureNeuro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ThekainatereceptorGluK2mediatescoldsensinginmice的研究成果。该研......

“女娲”基因组计划发布第五项成果

近日,“女娲”基因组团队重点阐释了适应性选择下非编码调控元件对表型演化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这项工作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何顺民研究员牵头的“女娲”(NyuWa)中......

一生中患病的几率或可预测,十种慢性病遗传风险估算更接近临床

通过分析基因组中数百万个微小的遗传差异,就可预测一个人一生中患某种疾病的几率。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人员为数十种疾病制定了风险评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这些信息来降低患病风险。在《自然·医学》杂志最新......

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一种抗癌蝙蝠

1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刘振牵头的课题组发现一种抗癌蝙蝠——大足鼠耳蝠。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上。蝙蝠是哺乳动物中适应性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