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7 14:17 原文链接: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1. 免疫动物

  免疫动物是用目的抗原免疫小鼠,使小鼠产生致敏B淋巴细胞的 过程。 一般选用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按照预先制定的免疫方案进行免疫注射。 抗原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刺激相应B淋巴细胞克隆,使其活化、增殖,并分化成为致敏B淋巴细胞。

  2.细胞融合

  采用二氧化碳气体处死小鼠,无菌操作取出脾脏,在平皿内挤压研磨,制备脾细胞悬液。 将准备好的同系骨髓瘤细胞与小鼠脾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促融合剂聚乙二醇。在聚乙二醇作用下,各种淋巴细胞可与骨髓瘤细胞发生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3.选择性培养

  选择性培养的目的是筛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一般采用HAT选择性培养基。在HAT培养基中,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因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不能利用补救途径合成DNA而死亡。 未融合的淋巴细胞虽具有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但其本身不能在体外长期存活也逐渐死亡。 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由于从脾细胞获得了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并具有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的特性,因此能在HAT培养基中存活和增殖。

  4.杂交瘤阳性克隆的筛选与克隆化

  在HAT培养基中生长的杂交瘤细胞,只有少数是分泌预定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因此,必须进行筛选和克隆化。通常采用有限稀释法进行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采用灵敏、快速、特异的免疫学方法,筛选出能产生所需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并进行克隆扩增。经过全面鉴定其所分泌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型、亚类、特异性、亲和力、识别抗原的表位及其分子量后,及时进行冻存。

  5.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主要采用动物体内诱生法和体外培养法。

  (1)体内诱生法 取BALB/c小鼠,首先腹腔注射0.5ml液体石蜡或降植烷进行预处理。1-2周后,腹腔内接种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在小鼠腹腔内增殖,并产生和分泌单克隆抗体。约1-2周,可见小鼠腹部膨大。用注射器抽取腹水,即可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2)体外培养法 将杂交瘤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杂交瘤细胞产生并分泌单克隆抗体,收集培养上清液,离心去除细胞及其碎片,即可获得所需要的单克隆抗体。但这种方法产生的抗体量有限。各种新型培养技术和装置不断出现,大大提高了抗体的生产量。

相关文章

单克隆抗体能减缓快速发展型帕金森病

《自然·医学》16日发表一项对大规模II期临床试验数据的探索性分析显示,单克隆抗体prasinezumab能减少快速发展型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退化迹象。帕金森病目前没有疾病修饰疗法,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

单克隆抗体能减缓快速发展型帕金森病

科技日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医学》16日发表一项对大规模II期临床试验数据的探索性分析显示,单克隆抗体prasinezumab能减少快速发展型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退化迹象。......

基因剪接降低了靶向cd20的单克隆抗体治疗多种血癌和疾病的有效性

靶向CD20抗原的免疫疗法已经彻底改变了各种血癌和血液疾病患者的治疗方式。然而,由于失去了靶向抗原,许多患者对这些治疗产生了耐药性。现在,费城儿童医院(CHOP)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Pen......

单克隆抗体成功预防移植后器官排斥

美国杜克大学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在接受肾移植的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测试时,一种人造抗体成功地防止了器官排斥。这一发现为新型单克隆抗体在人体临床试验取得进展扫清了道路。该研究30日在线发表在《科学·......

通过实时监测流动相pH值提高单克隆抗体色谱分析数据可靠性

......

单抗到底是怎么⽣产的?

单抗到底是怎么生产的?单克隆抗体(MAb)是针对专一的抗原决定簇产生的抗体,单克隆技术⼜名杂交瘤技术起源于1975年,由G.KÖhler和Milstein创立。主要原理是利用产生抗体的B细胞与肿瘤细胞......

iCIEFMS在线直联技术表征单克隆抗体的电荷异质性

前言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iCIEF)电泳已成为生物制药领域治疗性单克隆抗体(mAb)电荷异质性分析的一项重要技术,无需传统CIEF方法的迁移步骤即可通过紫外实时成像的方式完成蛋白分离和定量检测。除......

新冠病毒终结者!单克隆抗体2B11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蔓延,造成百年来最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截至2021年7月20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共1.9亿例,累计死亡病例400万例。近期,新冠病毒变异......

安进创新疗法,可降低胃癌40%死亡风险

6月5日,安进(Amgen)公司在ASCO年会上公布了其在研抗FGFR2b单克隆抗体疗法bemarituzumab在2期临床试验中的最新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位随访时间为12.5个月时,接受bema......

破伤风单克隆抗体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及患者顺应性

近日,《细胞报告》刊发了一项来自暨南大学廖化新教授团队联手清华大学、泰诺麦博生物等机构关于破伤风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表明,破伤风单克隆抗体作为新一代的破伤风预防与治疗用药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