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02 23:45 原文链接: 垂体腺瘤内颈内动脉动脉瘤病例分析

既往文献报道垂体腺瘤和颅内动脉动脉瘤病例,大部分动脉瘤好发于垂体腺瘤邻近部位,动脉瘤完全包埋在垂体腺瘤内的现象非常少见。本文报道1例以鼻衄和垂体卒中发病的完全包埋在垂体腺瘤内的颈内动脉动脉瘤,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如下。

 

1. 病例资料

 

男,53岁,因鼻衄伴头痛、进行性视力下降2 d入院。入院前2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腔出血,量约200 ml,填塞鼻腔后停止,伴头痛,无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急诊入住当地医院治疗,头痛逐渐加重,第二天出现右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很快失明,同时右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至4 mm,对光反射消失;然后左侧瞳孔散大至3 mm,对光反射消失,左眼视力也迅速下降,仅有光感。

 

发病后意识清楚,肢体活动正常。当地医院急诊头颅CT示蝶鞍区域类圆形稍高密度影像,蝶鞍扩大,鞍底骨质变薄,部分缺如,蝶鞍和斜坡骨质部分吸收。头颅MRI示鞍区等T1、稍短T2异常信号,并向上挤压视交叉和视神经,两侧侵及海绵窦,向下充填整个蝶窦,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病灶内右前方有0.8 cm长T1、短T2异常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未见异常流空信号(图1A~C),病灶大小4.2 cm×3.9 cm×3.5 cm,考虑垂体腺瘤卒中,急诊转入我院。

 1565569747691601.png

图1A~C. 术前鞍区MRI平扫,示等T1、稍短T2异常信号,并向上凸起挤压视交叉和视神经,两侧侵及海绵窦,向下充填整个蝶窦,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病灶内右前方有0.8 cm长T1、短T2异常信号,增强后也明显强化,未见异常流空信号;

 

为排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诊行头部MRA检查,结果示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未见动脉瘤。术前垂体激素示泌乳素276 ng/ml(正常值:2.8~29.2 ng/ml),其余垂体激素均在正常范围。

 

在全麻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见上鼻道有陈旧性出血,鼻腔黏膜和蝶窦底部的黏膜完整,无出血点。自蝶窦开口扩大蝶窦底部骨质约1.2 cm,即可见蝶窦内充填肿瘤组织,肿瘤呈暗红色,质地较硬并有陈旧性血凝块混杂一起,用取瘤钳和刮匙刮取肿瘤,先切除左侧部分肿瘤,在切除右侧肿瘤时血凝块增多,夹取血凝块时突然见大量动脉性出血,换用最大号吸引器仍不能保证手术野清晰,出血量很快接近1 000 ml,病人血压开始下降,手术不能继续进行,用止血纱布和明胶海绵压迫后出血停止,鼻腔用碘仿纱条填塞,给予输血和补充血容量,病人很快苏醒。

 

怀疑颈内动脉损伤或合并动脉瘤,立即行DSA 检查并做好血管内治疗的准备。造影确诊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动脉瘤体大小约14 mm,瘤顶指向内侧和前方。动脉瘤颈显示不清楚,加上动脉瘤位于垂体瘤内,如果弹簧圈栓塞后鞍内和海绵窦内压力可能下降不明显,不利于视力恢复。

 

交叉造影显示前交通和后交通代偿良好,闭塞右侧颈内动脉同时降低病人血压半小时后,语言、肢体活动正常。更换8F动脉鞘后在动脉瘤前后置入金球囊孤立动脉瘤,左颈内动脉造影见右侧大脑中动脉显影良好(图1D~G)。

 1565569768243247.png

1565569824920325.png

图1D、E. 术前DSA,右侧颈内动脉侧位像(D)、正位像(E)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动脉瘤体大小约14 mm,瘤顶指向内侧和前方;F. 交叉造影显示前交通代偿良好;G. 动脉瘤前后置入金球囊孤立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