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从两栖动物大蹼铃蟾的皮肤中发现了“孔道形成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能促进皮肤组织再生和修复,使伤口无疤痕愈合。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会刊》上。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云介绍,疤痕组织的形成是人体创伤修复中的常见副产物,会导致严重的临床功能障碍和美观问题。如何促进组织再生修复,同时避免和减少疤痕形成,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张云说:“两栖动物的皮肤承担呼吸和水盐平衡等功能,其创伤修复必须是无疤痕的,以免损害相应的生理功能造成致命后果,两栖动物的这一特性给了我们启发。”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物毒素与人类疾病课题组从两栖动物大蹼铃蟾中发现了“孔道形成蛋白复合物”,而这种复合物具有激发组织进行修复、促进伤口无疤痕愈合的功能。

据介绍,该复合物是一类新的蛋白质复合体,它由“孔道形成蛋白”和“三叶因子”两部分构成。“与目前临床上对治疗烧伤、创伤的患者广泛使用的表皮生长因子相比,该复合物不仅可以通过加快皮肤组织损伤的再上皮化来促进伤口愈合,还具有减轻创伤水肿、促进无疤痕愈合,同时抵御耐药菌感染的特征。”张云说。

   该研究为深入了解组织再生和修复、疤痕形成的分子病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也对研发无疤痕治疗药物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衰老“可忽略不计”?它们实现了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东北伊利诺伊大学领导的一个百人国际团队报告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衰老和长寿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在野外收集的来自全球77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107个种群的数据。在《科学》杂志23日公......

古生物学者发现:亿年前两栖动物的捕食行为

来自中国和英国的古生物学者23日联合宣布:他们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白垩纪地层发现了罕见的蛙类胃容物化石,这对于了解史前两栖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发现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

近100种两栖动物被真菌消灭

一项迄今最全面的研究显示,90种两栖动物的灭绝可能与一种致命真菌疾病有关。自从壶菌病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以来,共导致500多种青蛙、蟾蜍和蝾螈的数量减少——几乎占所有两栖动物种类的7%。这意味着......

大蹼铃蟾皮肤中发现“孔道形成蛋白复合物”可愈合伤口

我国科学家从两栖动物大蹼铃蟾的皮肤中发现了“孔道形成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能促进皮肤组织再生和修复,使伤口无疤痕愈合。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会刊》上。论文通讯作者、中科......

大蹼铃蟾皮肤中发现“孔道形成蛋白复合物”可愈合伤口

我国科学家从两栖动物大蹼铃蟾的皮肤中发现了“孔道形成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能促进皮肤组织再生和修复,使伤口无疤痕愈合。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会刊》上。论文通讯作者、中科......

昆明动物所发表两栖动物活性多肽发掘与利用的综述文章

两栖动物皮肤裸露,他们常常受到生物因子或者非生物因子的浸袭(如微生物、寄生虫、猎食者、辐射及其他物理伤害),两栖动物皮肤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多肽对应对环境威胁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

动物所研究揭示壶菌全球分布格局及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尽管全球化因素,如气候变化、国际贸易和外来种引进,常常诱使全球疾病以空前的速度出现,然而,这些因素在全球疾病流行中的作用还有待确定。尽管目前的物种相关性分布模型对预测新兴疾病的流行非常有效,然而,它们......

成都生物所宝兴树蛙复合体内物种的系统和进化研究获进展

扩散和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海拨环境下的两栖动物长期栖息于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自身活动性较差,而青藏高原东缘山区受高原隆起影响,地质结构极端复杂,这使得居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宝兴树蛙成为研......

李义明小组研究发现壶菌广泛侵染我国两栖动物

中科院动物所李义明研究组对我国10个省市的两栖动物个体上壶菌的流行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发现,在亚洲可能存在壶菌的第四个谱系——亚洲谱系。该谱系为东南亚所特有,并且可能在全球谱系扩展前就已出现。相关成果近......

动物所发现新病原壶菌株系广泛侵染我国两栖动物

近几十年,两栖类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种群数量快速而“神秘”的下降。两栖动物已成为脊椎动物中最濒危的类群,有41%的两栖动物受到绝灭的威胁,相比较而言,只有13%的鸟类、25%的兽类和22%的爬行类物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