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07 17:35 原文链接: 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发现遏制胰腺癌转移潜在靶点

  近日,天津医科大学郝继辉教授带领研究小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 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在胰腺导管腺癌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因子,并对该分子如何发挥肿瘤抑制作用进行了探讨。

  郝继辉教授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胰腺肿瘤中心主任,全国胰腺癌诊疗专家组成员。他不仅在临床中做出许多杰出工作,还带领研究团队围绕胰腺癌进行了深入的基础及转化研究。

  ESE3是ETS 家族的一个转录因子,在许多上皮组织的分化和发育程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项最新研究中,郝继辉教授等人报道ESE3在胰腺癌中发挥肿瘤抑制因子作用,这是之前研究从未发现过的。他们观察到相比于胰腺导管腺癌周围的正常组织,癌组织中的 ESE3表达水平非常低,并且PDAC 中 ESE3表达水平下降与癌症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袭的增加以及病人无复发率和整体生存率下降都存在密切关联。

  在功能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下调ESE3的表达能够促进 PDAC细胞的运动以及在原位小鼠模型体内的侵袭和转移。通过对 PDAC 细胞系,小鼠模型和人类 PDAC 样本进行分析,他们有又进一步发现 ESE3通过直接在转录水平上调 E-cadherin 表达抑制 PDAC 转移。

  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 ESE3能够通过上调E-cadherin 表达在 PDAC 进展和转移中发挥负调控因子的作用。该研究为遏制胰腺癌侵袭和转移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靶点。

相关文章

控制胰腺癌扩散关键机制发现

科学家已证明逆转胰腺癌细胞在体内生长和扩散的关键过程是可能的。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一种名为GREM1的蛋白质是调节胰腺癌细胞类型的关键,调控其水平既可以刺激这些细胞,也可以将这些细胞转变为更具......

CancerCell:有氧运动增强胰腺癌抗肿瘤免疫

胰腺癌(PancreaticCancer),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胰腺导管腺癌(PDAC)占全部胰腺癌的95%以上。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胰腺癌早......

CART疗法展示出对胃肠癌症的可靠活性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和合作者发现,特异性地靶向一种在胃肠道肿瘤中高度表达的蛋白(CLDN18.2)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的细胞免疫疗法是安全的,在胃肠道癌症患者中的缓解率为48.6%......

如何正确为患者选择正确的药物靶点?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一种动态且强大的方法来识别和了解早期药物开发中的新药物靶点。制药行业利用生物标志物来帮助发现疾病进展标志物、响应者特征、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新适应症。在这个现在可以点播观看的虚......

华中科大新研究提出治疗胰腺癌新策略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现有胰腺癌临床治疗方案疗效不佳,5年存活率不到10%,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子福与杨祥良团队的一项新研究,揭示高压氧增强临床一线治疗方案抗肿瘤及抗转移疗效的机制,提出治......

华中科大新研究提出治疗胰腺癌新策略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现有胰腺癌临床治疗方案疗效不佳,5年存活率不到10%,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子福与杨祥良团队的一项新研究,揭示高压氧增强临床一线治疗方案抗肿瘤及抗转移疗效的机制,提出治......

头脑风暴|聚焦全球视野下的生物医药创新与合作

2021年12月9日,由上海卡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和美柏医健协办的“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先锋中国峰会2021”(GlobalBiopharmaInnovationPioneerC......

“癌王”为何如此具有攻击性胰腺癌细胞转移新机制揭示

胰腺癌的侵袭性很强,患者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5%,而大多数与胰腺癌相关的死亡是由于肿瘤转移侵入了其他器官。在《eLife》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以前未知的胰腺癌转移机制,......

“癌王”为何如此具有攻击性

科技日报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张梦然)胰腺癌的侵袭性很强,患者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5%,而大多数与胰腺癌相关的死亡是由于肿瘤转移侵入了其他器官。在《eLife》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日本大阪大学研究......

好消息!DDR1可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一层细胞外基质(ECM),其组成的“物理屏障”,严重降低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浸润及杀伤效果。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与乳腺癌等肿瘤进展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