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23 13:49 原文链接: 如何评价研究的科学贡献?

  摘要:科研成果在公布之后要经受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历史评价。第一种评价依据刊物影响因子、领域排序、论文引用等指标;第二种依据同行对研究者所报告信息的分析比较;第三种则依据被时间所检验的科学贡献。总之,科研工作者的人生价值最终是在历史的天平上衡量出的。

  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增添人类知识,促进人类进步。因此,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是依据其对于知识体系和人类发展的贡献来评判的。

  科学贡献的形成途径通常有六类:

  (1)靠创新思想,以新的视角、框架看待和思考问题,设计实验,构筑理论;

  (2)靠深度追究,基于问题驱动,借助多种工具、方法,层层递进,深度挖掘获得新的发现;

  (3)靠类比拓展,将新思想、新方法移植于新的研究对象;

  (4)靠平台技艺,占有大型设备或掌握瓶颈技术;

  (5)靠稀有资源,譬如特有的化石、物种、材料样品;

  (6)靠大投入大合作,开展通常财力和人力难以支撑的研究。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这些创新途径也可能是相互交叉的。

  不难理解,一个经济先于科技崛起的国家,首先通过途径(3)到(6)建立科学贡献,之后随着人才队伍的成熟和科学文化的形成,越来越多地出现依靠前两种途径取得的贡献。许多人以为,我国较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基本上是依靠化石资源、测序平台、蛋白结构分析技术或大额经费投入取得的,但从2014年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即CNS)上的论文来看,我国优秀科研成果的产出已经开始向依靠创新思想和深度探究转型。

  去年,标注为我国科研机构的学者以通讯联系人或第一作者身份在CNS发表的文章共124篇(还有大量子刊论文未包括在内),其中研究论文66篇,综述论文4篇,其他为观点、简评、来函、政策论坛之类的短文。在66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依靠基因组测序、甲基化组等“组学”分析方法完成的论文有11篇,报道蛋白、蛋白复合体等结构的论文9篇,依靠化石进行古生物学分析的论文4篇,建立新型方法、途径的论文12篇,探究机理、成因的论文30篇。后两种类型约占CNS研究论文数的三分之二。

  我举CNS论文为例说明我国科学研究的转型,仅仅是因为这些刊物的受关注度,而并非认为只有在这些刊物发表的论文才具有重要科学贡献。学术期刊面向一定的范围,对于原创性、先进性、完整性和吸睛度有一定要求,一些原始创新的重要发现可能因为主题和方法不够时髦、编辑和审稿人的判断力不足等原因而未能在关注度高的刊物发表。对于科学贡献的评判并不纠结于在何种刊物发表、获得何种奖励,而是依据对解决问题所起的实际作用、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乃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关注思想的贡献、技术的贡献和关键数据的贡献。

  1978年,FeridMurad等人在一份不起眼的刊物和一份会议论文集中,第一次提出一氧化氮可能作为第二信使介导一些激素的作用。后来,他与同事证明这一假设的论文也大多发表于普通刊物,一篇在Nature和一篇在PNAS获得发表的文章,显然是因为发现这一途径涉及当时时髦的蛋白磷酸化修饰。1998年,FeridMurad与RobertFurchgott,LouisIgnarro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称,这是第一次发现气体作为有机体内的信号分子起作用,代表着生物体信号传导的一种全新原理。至此,尚不是高潮。论文发表在哪不是诺贝尔奖遴选的依据;同样,是否获得诺贝尔奖也不是科学界判定学术贡献的依据。诺奖发布消息的当月,植物生理学家HansKende致信Science,驳斥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理由,称科学界早已发现植物产生乙烯并用于调节许多基本生命过程,产生乙烯的基因、乙烯的受体分子都已鉴定并已应用于植物生物技术,乙烯才是在生物体第一次发现的气体信号分子,代表着生物信号传导的全新原理

  对科学贡献的评判,其作用和影响是依据,可靠性则是基本前提。有研究报道,半数科学论文的结论后来证明是错误的,还有超过半数的生物医学研究的数据甚至不可重复。我在惊讶和将信将疑中,对此陷入沉思。就实验科学而言,一般有三类:(1)表征型,即对特征、属性进行观察、测试、分析;(2)路径构筑型,即建立或改进方法、路径,再经过表征研究证明其可行性、可用性;(3)原理探究型,即通过变量的人为改变和效应观测,对特定对象的标记跟踪、分析测试,或者借助数学工具推演、模拟自然过程,探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和本质特征。前两种研究的错误可能主要来自于实验方法的局限性或材料的不稳定性,而第三种研究主客观干扰因素更多,错误的风险也更大。

  那么怎样提高科学结论的可靠性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弄清测试和运算的原理、适用范围和可靠程度。仪器、软件及其他研究工具都有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研究者要充分理解它们的原理,知道在何种条件下有何种可信度,这样才能够对结果有比较准确的解释,在可靠的范围内下结论。

  (2)分清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在同一时间、空间出现的事件有相关性,但不一定有因果关系。这个道理似乎浅显,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令人迷惑。要排除其他变量的暗中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设置条件论证因果关系,辨明谁因谁果、直接因果和间接因果,而不要轻易下结论。

  (3)通过不同途径相互映证。测试结果可能有假象,原因分析也可能有误判,设计不同实验方案在不同层次、方面相互映证是避免落入陷阱的一项有效措施。

  (4)关键数据安排不同实验者独立测试。实验者有个人操作习惯甚至操作误区导致测试偏差,还有些研究材料本身存在某种不稳定性,安排他人独立测试可减少这种错误,至少有利于掌握数据波动的范围。

  (5)绝不为获得发表打擦边球。在关注度高的刊物发表论文是许多人所期盼的,但千万不可通过选择性使用数据制造亮点,明知存在其他可能性却利用同行知识上的盲点使论文获得发表。有的论文大部分数据都是可重复的,但就是决定文章高度的那一两个关键数据没法重复,这让同行作何理解?

  科研成果在公布之后要经受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历史评价。第一种评价依据刊物影响因子、领域排序、论文引用等指标;第二种依据同行对研究者所报告信息的分析比较;第三种则依据被时间所检验的科学贡献。总之,科研工作者的人生价值最终是在历史的天平上衡量出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PaulBoyer经过多年的努力提出ATP合酶的“旋转催化”机制。到九十年代,日本学者设计出精巧的实验直接在显微镜下拍摄到ATP合酶带动荧光标记“指针”的转动,证实了他的理论。当年近八旬的PaulBoyer在显微录像中看到魂牵梦绕的ATP合酶的转动时禁不住流下热泪。博主当年在美做博后期间闻听此事,内心深受触动,感悟到这才是科学人生完美的结局。科学生涯充满挑战,有发现的乐趣和外界好评的激励,也面临着错误的风险。当我们在人生的晚年,回首科学生涯,对自己的发现和发明如数家珍,看到当年作出的结论逐一被证实,有些成为后辈的常识,或者发明已获得应用,改变了生产和生活,这种满足是一个科学工作者最大的满足,是任何浮华和虚荣都无法替代的。

相关文章

不靠论文、项目也可升教授!这所高校如此破五唯

非985、非211、非“双一流”,这样一所建校仅4年的“技术大学”,在部分省份的考取难度却堪比211高校。事实上,深圳技术大学独立招生的第一年,均分就超过了一本线。在部分省份的录取线甚至高出一本线60......

做科学勇敢些

前段时间看到饶毅老师发的“这是我们目前主流状况:冒险第一不行,第二很多”,我感觉很有意思。这句话看上去是在“骂人”,其实充满了赞扬,也包含着更高的期许。当然,在讨论前,我要把主题特异到“生物医学基础研......

2022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云颁奖

12月14日,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九届年会开幕式上,2022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颁奖仪式以线上形式举办,并通过全媒体多平台同步直播。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天津科技大学校长路......

做科学勇敢些

前段时间看到饶毅老师发的“这是我们目前主流状况:冒险第一不行,第二很多”,我感觉很有意思。这句话看上去是在“骂人”,其实充满了赞扬,也包含着更高的期许。当然,在讨论前,我要把主题特异到“生物医学基础研......

穆荣平:科学地讲科学,才能赢得公众信任

日前,一份名为《科研之信:公众注视下的科研人员》显示,中国受访科研人员认为,科研关注度的提升能够在“增进社会效益”(55%)、“影响政策制定”(48%)以及“提升科研质量”(47%)三个方面带来积极影......

“基础科学学者奖”花落中国学者

近日,第45届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在美召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领衔开展的一项三阴性乳腺癌基础转化研究入选本次大会的主题报告,这是今年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一个全体大会......

吴朝晖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中新网12月5日电据人社部网站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吴朝晖为科学技术部副部长;任命柳拯为民政部副部长;任命付绪银为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任命王本强为审计署副审计长。......

《全球开源科学软件发展态势2022》发布

11月28日,在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开放科学与开源创新发展论坛上,“科创中国”开源创新联合体、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共同发布《全球开源科学软件发展态势2022》报告。开源科学软件是开放科学......

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圆满落幕

11月27日,为期4天的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圆满落幕。期间,近百位全球著名科学家、专家学者共同聚焦世界前沿科学新知,共襄科学家盛宴。今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周推出了“特别策划:仰望星空对话未来”,分为“仰......

科学殿堂新面孔!2021年和2022年“科学探索奖”线上颁奖

科学探索,潮汐之上。第三届和第四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11月26日在线上举行,100位青年科学家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同屏,分享荣耀时刻,勇闯科学“无人区”,站上新的起跑线。100位青年科学家通过腾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