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3 17:51 原文链接: 穆荣平:科学地讲科学,才能赢得公众信任

  日前,一份名为《科研之信:公众注视下的科研人员》显示,中国受访科研人员认为,科研关注度的提升能够在“增进社会效益”(55%)、“影响政策制定”(48%)以及“提升科研质量”(47%)三个方面带来积极影响,但“公众对于科研和科研开展方式的理解不足”(52%)也让其感到担忧。

  对于科学的社会公信力面临的现状,以及公众信任对科学本身的影响,《中国科学报》专访了“科研之信”报告的参与者、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他提到,科学家想要维护科学的社会公信力,要科学地讲科学,实事求是,不言过其实。

  理解是信任的前提

  《中国科学报》:近些年,科学界经历的哪些变化有可能会对科学的社会公信力产生影响?

  穆荣平:科学知识的内容在变化。科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化,比方说量子通信,就连物理专业的人都不见得完全听得懂。科学研究如果想要得到大家的信任,最基本的是要让大家理解。

  现在很多人在谈“开放科学”,主要讲的是让科学研究就是更加透明,更加包容,更加协作。但是我认为,开放科学更需要的是科学系统对公众开放,让公众了解它,公众才有可能信任它。

  此外,科研的氛围也在变化。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会受到社会上一些其他观念的影响,比方说“少投入多产出”的这种观念,社会的浮躁、经济的浮躁、出版的浮躁导致了科研界的浮躁,由此产生的科研不端行为会损害科学的社会公信力。

  科学传播渠道跟以前相比也更加多元化。现在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很广,我们要比以往任何事情都要更加小心。科研工作者从研究的设计,到研究的过程,到研究的结果,到结果的公开,都应该非常慎重和负责任,因为任何一点思考不周对科研公信力所产生的破坏都很难去弥补。

  《中国科学报》:科学公信力的高低,对科学界本身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穆荣平:说到公信力会对科学界产生什么影响,我认为是会让科学研究者更努力,越是得到信任,就越是更加努力。如果公众不信任科学,科研人员就要腾出一部分功夫,去想如何让大家相信自己。如果有信任,他们就能够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创造创新上。

  一旦科学的公信力下降,对科学界本身的影响不仅在当下,也在未来。公信力的下降会影响到科研预算,社会如果不信任你,给钱多了,公众是会有意见的,这也会影响科技界从业人员的收入。公信力下降还可能会影响到潜在的科学家队伍,或者说科研后备军,导致一部分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

  “讲科学要科学地讲”

  《中国科学报》:您觉得科学的社会公信力的基础是什么?科学界能做些什么去从根本上维护科学的社会公信力?

  穆荣平:基础在于唯实求真。离开了“唯实求真”,社会公信力就一定不复存在,因为你的选题、科研过程、科研结果、学术论文,都将无法让人信服。

  科学家想要维护公信力,要强调“tell truth”(讲真话)。讲科学要科学地讲,不能把科学宗教化。科学家能做的就是客观地陈述科学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不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前提下,应该“全盘托出“。比方说,有些研究有不确定性,还在研究中,面对公众时,科学家就应该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

  《中国科学报》:您之前提到科学的内容越来越复杂、专业、不容易听懂,那么,如何在让公众能听得懂的前提下,科学地讲科学?

  穆荣平:目前,我国科学普及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我注意到有一些大科学家在解读重要科学理论突破的时候,虽然有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但是如果没有把比喻的条件表达清楚,那么公众很可能会误解,把“比喻”的说法理解为“科学现实”,例如对量子科技的解读。

  公众理解科学理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动员更多优秀的科学家面向公众,让职业科学家和专业化科普工作者合作,用一种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把科学问题说得更易于理解,并明确告诉大家哪里用了比喻,这对于提高公众对科学理论的认知是有帮助的。此外,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也需要设置科学新闻官,面向公众发布科学重大进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科学新闻的发布也要分多个层次,比方说,可以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成熟度来分,探索性的内容由科学新闻官讲,确定性比较高的内容由官方新闻发言人去讲。

  数字转型下的信任危机

  《中国科学报》:您刚刚还提到现在科学传播的途径愈加多元,“科研之信”的报告中也提到,55%的中国受访科研人员乐于参与科研相关的在线讨论,高于全球比例46%。这种变革为科研工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穆荣平:数字转型改变了我们的科研范式,例如学术交流从线下变成线上,科学成果从期刊发布拓展到从预印本平台发布,交流场所或者交流渠道有很多新变化,这个可能是有利的一面,但是也有一些需要完善之处,比方说,预印本平台发布的成果的专业化评议问题需要完善,要强化同行评议的功能,使科学交流不仅是有兴趣者之间的分享,更应该是学术同行之间的深入交流。此外,未来我们需要倡导一种新的网络学术文化,讨论学术问题要避免一些非学术问题的干扰。

  《中国科学报》: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大量且越来越多的科研信息在同行评议前就已被公开,与公众、媒体和决策者共享,在您看来,这一现象会产生什么样的长期影响?

  穆荣平:我个人也经常跟别人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信息大爆炸,信息数量增加,同时质量参差不齐。目前的科学信息发布渠道很多,不仅仅有学术期刊,还有其他各种首发平台,很多信息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信息多了是好事情,但是因为信息良莠不齐,所以每个人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甄别可信的信息。如果缺少高水平的同行评议,科学信息的可信度就不高,就难以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

  此外,对于科学传播和学术出版本身来说,在同行评议之前公布科研信息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预印本平台发布之后,期刊还会不会发表它?任何一个期刊都希望发表一个未公开的研究成果,如果一直是预印本平台公开发布了之后期刊再发,那么期刊存在的价值在哪里?这中间存在的矛盾,今后仍将会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

相关文章

让“玄学”为科学家开脑洞

100年前,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又称“科学与人生观论战”。2023年2月10日,本报邀请科学史家刘钝发表署名文章《“科玄论战”百年祭》,对这一场科学派、玄学派和唯物史观派......

中科大:发现迄今最高超导转变温度元素超导体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陈仙辉教授团队的应剑俊特任研究员等人与南京大学孙建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超高压技术手段,发现元素钪在高压下具有高达36K的超导转变温度,刷新了元素超导最高转变温度纪......

在太空播下科学、梦想和友谊的种子

尼日利亚青年普罗斯珀·丹尼亚的获奖作品《共同愿景》。丹尼亚供图2022年9月6日,在尼日利亚阿布贾,当地青少年通过网络视频与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行“天宫对话”活动。新华社记者郭骏......

粤举办科普大赛讲好“科普故事”激发公众科学兴趣

比赛现场广东省科技厅供图中新网广州6月12日电(王坚王子杰)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12日消息,主题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2023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已在广州举行。该赛事以“线上+线下”方式,旨在激......

科学闪光者八旬“火山院士”刘嘉麒:一直在路上

刘嘉麒院士在办公室。82岁的“火山院士”刘嘉麒,近期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部门组织开展的遴选活动中当选为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这是一位非常前卫的爷爷。几十年前就经常脚踩登山鞋,戴着太阳......

“儿童食品”三大问题:噱头大于实质、配料不科学

“六一”儿童节到了。电商促销活动正在进行,“儿童食品”是其中非常畅销的品类。儿童酱油、婴幼儿低钠盐、儿童营养面条、宝宝山楂条……打着专为儿童研发名义的儿童食品真的都是健康的吗?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

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交付实验科学家

从中国科学院获悉,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4日14时左右,部分实验样品运抵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

“做好硬科普,服务硬科技”决策咨询沙龙在京举办

5月12日,以“做好硬科普,服务硬科技”为主题的北京市科协决策咨询沙龙在首创咏园举办。本次沙龙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东城区科协、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

CISILE2023:科学仪器行业盛会,展示尖端科技与解决方案

2023年5月10日,第20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2022)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该展览会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世信会展集团主办,北京朗普展览有限公司承办,得到中华......

多部门联合印发《科学道德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要点》

 2023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要点 2023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作风学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