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3 11:52 原文链接: 我国首例鸡冷冻卵巢组织活体复原育雏成功

5月13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获悉,我国首次实现鸡冷冻卵巢组织活体复原,并由此成功产生雏鸡。该项成果由该所蛋鸡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利用原位移植技术完成。


育成的横斑洛克黑羽雏鸡。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供图

成果负责人、该团队首席研究员陈继兰介绍,该团队在白来航母鸡中成功移植了横斑洛克黑羽鸡冷冻卵巢组织,并成功孵化出一只横斑洛克黑羽雏鸡,是国内第一例通过原位移植技术将玻璃化冷冻卵巢复原产生的雏鸡。

陈继兰说,遗传材料的冷冻保存与复苏是实现畜禽遗传资源长期安全保护的重要保障。由于家禽的繁殖特性和遗传材料的低温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与复苏技术一直是难点,长期制约我国家禽遗传资源的高效保存。

该项工作在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单胃动物和水产生物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项目的支持下,利用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成功冻存了横斑洛克鸡雏鸡(供体)卵巢组织,解冻复苏后原位移植到白来航鸡(受体)卵巢并发生组织融合。

随着受体性成熟,受体可同时产生由供体卵巢组织中卵原干细胞分化形成的卵子以及受体来源的卵子。采用供体品种横斑洛克公鸡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后,受体白来航母鸡有一定概率可以产生供体精卵结合产生的雏鸡(外观为横斑洛克黑羽),从而实现通过冻存卵巢的移植进行活体复原。

据悉,该团队前期在国内率先突破鸡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并收集保存了30余个珍稀濒危鸡遗传资源,为我国家禽资源保护创新迈出了关键一步。

由于家禽雌性是异配性别,该卵巢冷冻和原位移植技术的成功,突破了单性别冷冻保存精子难以保存完整基因组的难题,后续将对复原个体开展评估并进一步研究复原效率提升方案。

此次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可以通过精液和卵巢组织遗传材料的冷冻保存,实现鸡种质资源跨越时空的活体复原,对我国鸡遗传资源长期有效保存和濒危资源的抢救性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关文章

我国首例鸡冷冻卵巢组织活体复原育雏成功

5月13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获悉,我国首次实现鸡冷冻卵巢组织活体复原,并由此成功产生雏鸡。该项成果由该所蛋鸡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利用原位移植技术完成。育成的横斑洛克黑羽雏鸡。中国农科......

我国首例鸡冷冻卵巢组织活体复原育雏成功

5月13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获悉,我国首次实现鸡冷冻卵巢组织活体复原,并由此成功产生雏鸡。该项成果由该所蛋鸡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利用原位移植技术完成。育成的横斑洛克黑羽雏鸡。中国农科......

冷冻皮肤拯救濒临灭绝的北方白犀牛

Fatu和Najin是地球上仅存的两头北方白犀牛,由于它们是一对无法受孕的母女,科学家将希望转向基因和生殖创新技术。研究人员称,利用死去犀牛的冷冻皮肤细胞,北方白犀牛这个物种或许能够从灭绝的边缘恢复过......

首张单细胞分辨率的人类卵巢细胞图谱发布

美国密歇根大学工程师创建了一份新的人类卵巢“图谱”,揭示了促使卵泡成熟的因素。研究人员可利用这份图谱来确定哪些基因在单细胞水平上表达,从而发现携带卵母细胞的卵泡。这有助人们找到恢复卵巢激素产生功能的方......

突破性成果:93%准确率的卵巢癌早期检测新方法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癌症综合研究中心(ICRC)的科学家们结合机器学习和血液代谢物信息,开发出一种新方法,使得卵巢癌样本的检测准确率达到了惊人的93%。这一成果为卵巢癌的早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

新技术有望延长冷冻器官“保鲜期”

依靠“冷冻技术”,穿越千年,在未来苏醒,这是科幻小说中常有的情节。虽然,目前实现冷冻和复活整个生物体还很遥远,但冷冻器官的科技进展还是给人们带来不少惊喜。近期,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

注意!系统性红斑狼疮会降低女性生育能力

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同济医院)获悉,该院生殖医学中心靳镭、朱丽霞教授团队,首次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卵子质量和胚胎发育情况,及女性卵巢储备和辅助生殖助孕结局,进......

乔治·丘奇创造首个人类卵巢类器官,可支持卵子成熟

卵巢负责形成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生殖所需的卵子。在卵巢中发育成熟后,卵子就会被释放到输卵管中,在那里它可能会与精子相遇并完成受精作用。然而,目前科学家们对于卵子是如何在卵巢中形成的还知之甚少。这很大程度......

JNCI:摄入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或改善卵巢癌患者生存率

大多数患有卵巢癌的女性往往会被诊断为晚期癌症,其在接受初期治疗后常常会疾病复发,而且随后的治疗预后也会很差。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oftheNationalCancerInstitut......

科研人员发展冷冻抑制新策略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和副研究员朱凯月团队在电催化析氧反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发展了一种冷冻抑制新策略,解决了碳修饰过程中钙钛矿结构易破坏问题,首次实现在钙钛矿表面同时脱溶出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