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2 17:07 原文链接: 抗癌药直达肿瘤的新技术

  在美国,胰腺癌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化疗药物很难到达位于腹部深处的胰腺。

  为了克服这个障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和麻省综合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小型的植入式装置,可直接将化疗药物传递到胰腺肿瘤。在小鼠身上开展的一项研究中,他们发现,这种方法比通过静脉注射传递化疗药物的方法有效 12倍,目前大多数胰腺癌患者都是通过静脉注射这种方法进行治疗的。

  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医学工程和科学研究所(IMES)和MGH癌症中心的博士后Laura Indolfi指出:“很明显,这一装置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使药物停留在疾病部位。你可以植入我们的设备,实现局部药物释放,以控制肿瘤进展,并可能使肿瘤大小收缩到外科医生可以切除它。”

  据研究人员介绍,这种柔韧性薄膜也可以适合于其他难以适应治疗肿瘤,他们在《Biomaterials》杂志上描述了这一设备。MGH研究员Matteo Ligorio和MGH癌症中心助理医师David Ting,也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资深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健康科学和技术教授Elazer Edelman,以及MGH临床试验主任Jeffrey Clark。

  靶向传递

  麻省理工学院和MGH团队在三年前就推出了这个项目,重点研究胰腺癌——五年的整体存活率不到6%。注射化疗药物经常会失败,不仅是因为胰腺在身体深处,而且还因为胰腺肿瘤几乎没有血管,从而使药物很难进去。同时,胰腺肿瘤常常包围着厚厚的纤维涂层,把药物挡在外面。

  如果能够将抗癌药物直接传递到肿瘤部位,将大大改善治疗效果,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柔韧性的聚合物薄膜,是由一种叫PLGA的聚合物制成的,广泛用于药物递送和其他医疗应用。这种薄膜可以被卷成一根狭窄的管,通过导管插入,所以手术植入是相对简单的。一旦薄膜到达胰腺,它就展开,并符合肿瘤的形状。

  Indolfi说:“因为它很灵活,所以它可以适应任何大小和形状的肿瘤。”药物被嵌入到薄膜中,然后通过一段预先设定的时间进行释放。这种薄膜被设计成,只在与肿瘤接触的侧接点处分泌药物,从而减少了对附近器官的副作用。

  研究人员将两组携带人类胰腺肿瘤移植物的小鼠进行了比较。一组小鼠植入了装载有化疗药物紫杉醇的药物传递装置,另一组小鼠在四个星期内接受了相同药物的全身注射,这能够模仿人类患者通常接受的治疗。

  在植入给药装置的小鼠中,肿瘤增长放缓,在某些情况下肿瘤出现了萎缩。局部治疗也增加了大量的坏死组织(死癌细胞更容易通过手术移除)。此外,作为一道物理屏障,这层薄膜能够减少肿瘤到附近器官的转移。

  研究人员还发现,4周后,在植入装置的小鼠的肿瘤中,紫杉醇浓度是接受注射治疗的小鼠的五倍。另外,因为在胰腺肿瘤有很少的血管,所以药物往往停留在那里,并没有扩散到邻近器官,从而预防了对健康组织的毒性作用。

  Edelman说:“这种局部、定时和控释的组合,再加上关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可以解决胰腺癌药理治疗的障碍和重要问题。”

  “微创性的”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准备为人类患者设计一个临床试验。当他们开始这个胰腺癌的项目时,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治疗其他药物很难到达的肿瘤,如胃肠道肿瘤。

  Indolfi说:“这个设备的最大好处是,能够用微创手术植入,我们可以给肿瘤学家和外科医生提供一种工具,将药物传递到很难到达的肿瘤。”

  Ting说:“一种新型药物传递平台的前景,也让科学家可以使用各种各样有前途的抗癌药物,这些药物有着鼓舞人心的临床前数据,但是由于剂量限制性毒性,使其不能用于患者治疗。”

  这种薄膜也可以用作支架的涂层。胰腺癌患者经常出现胆管阻塞,这会干扰消化,并且非常痛苦。导管可以重新开放扩张,但最终又会堵塞,从而需要病人移除旧的支架,并插入一个新的支架。

  具有一层药物释放薄膜的涂层支架,可以帮助防止癌细胞扩散进导管,并再次阻塞。Indolfi说:“我们可以延长这些设备的寿命。不是每个月进行更换,而是可以每六个月更换一次,或一年一次。”(原文:A tunable delivery platform to provide local chemotherapy for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相关文章

少见、罕见驱动基因靶向药物研发取得新进展

成功识别少见靶点为肺癌患者等带来了希望。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15日表示,精准识别肺癌患者的驱动基因,尤其是那些少见的靶向基因,是治疗的关键。周彩存教授表示:“尽管这些基因的发生率低......

肿瘤治疗新突破!复旦团队发现全新免疫检查点

4月12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员许杰课题组发现CD3的首个配体CD3L1(或ITPRIPL1),揭示了CD3L1在肿瘤免疫逃逸与睾丸免疫豁免中的关键作用,表明CD3L1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全新靶点,有......

FDA近一半加速批准的抗癌药不能改善患者生存率

一项研究对2013年至2023年获FDA加速批准的129个癌症药物适应证进行了统计,经超过5年随访的46个适应证中,43%的确证性试验显示药物未能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或生活质量,另有15%的试验结果尚未......

研究首次揭示骨髓增殖性肿瘤新的致病因素

4月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小彤,教授程涛、肖志坚,主任医师张磊等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GADD45g基因沉默是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新......

湘雅三医院新疗法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新选择

4月3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科海扶中心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聚焦超声消融技术(FUAS)治疗一例复发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这一创新性疗法成功实施为复发和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薛敏教授术......

56分钟!医生将患者肾脏分离切除肿瘤后再回植体内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4月7日透露,该院泌尿外科牵头,血管外科、器官移植中心、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协作,完成一台“腹腔镜肾部分切除+肾动脉瘤切除+大隐静脉移植肾血管重建+自体肾移植术”。患者于当日康复出院......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超声介导肿瘤治疗新策略

癌症免疫疗法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实体瘤对免疫疗法的反应相当有限。近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闫军副教授团队联合天津大学生命科学院康君副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用于实现肿瘤的声动力/化学动力/......

我国学者在肿瘤骨转移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迁移体介导的肿瘤-TAOC偶联相互作用和HC&HP@TNL解耦杀伤治疗的行为靶向策略模式图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072414、82322043)等资助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超声介导肿瘤治疗新策略

癌症免疫疗法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实体瘤对免疫疗法的反应相当有限。近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闫军副教授团队联合天津大学生命科学院康君副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用于实现肿瘤的声动力/化学动力/......

广东省肿瘤介入诊治联合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

4月3日,广东省肿瘤介入诊治联合重点实验室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滕皋军受聘成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首席科学家、介入医学中心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孟安明出席活动。揭牌现场。受访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