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11 10:24 原文链接: 揭秘:人类约2/3的癌症发生由DNA复制错误导致

   

   真核细胞 DNA 复制叉及 S 期细胞周期检验点 受访者供图

  人类约2/3的癌症发生被认为是由DNA复制错误导致。

  在正常细胞生长过程中,基因组不稳定主要来自DNA复制错误。过去 50 年来,停顿DNA复制叉不稳定并倾向于垮塌的原因是困扰生命科学界的核心谜题之一。

  2021年6月10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孔道春实验室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论文,回答了DNA复制叉倾向于垮塌的原因,并揭示了细胞周期检验点(checkpoint)调控维持停顿复制叉稳定的核心分子机制。

  解开50年谜题

  “DNA复制错误主要来自DNA复制叉的不稳定。”孔道春对《中国科学报》说,“揭示checkpoint调控维持停顿复制叉稳定的核心分子机制,找到DNA复制叉不稳定的原因,人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在疾病筛查、靶向药物开发方面做很多工作。甚至可以在增强DNA稳定性方面有所作为,如果能让DNA复制叉更稳定,就有可能延长人类(包括其他生命体)的寿命。”

  孔道春解释说,DNA复制叉主要由两部分构成,Y字型的DNA结构和DNA复制体。DNA复制体包含一系列与复制相关的蛋白质及蛋白质复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打开双链DNA模板的CMG解旋酶复合物,以及进行新生链DNA合成的DNA聚合酶。

  “生命科学领域有很多待解谜题,而细胞周期检验点调控维持停顿复制叉稳定机制,是该领域的核心谜题之一。”孔道春说,“正常移动的DNA复制叉是相对稳定的,DNA复制体中的CMG解旋酶与DNA聚合酶在物理及生化功能上紧密偶联。当DNA复制叉遭遇复制障碍停顿下来时,停顿的DNA复制叉被证明是不稳定的,倾向于垮塌。”

  拉开机制研究帷幕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科学家在裂殖酵母里筛选到了一株突变株,命名为rad3-136。很快,研究人员发现,rad3-136突变株对羟基脲 (HU抑制dNTPs合成,导致DNA复制叉停顿)高度敏感。至此,真核细胞维持停顿DNA复制叉稳定的机制研究拉开了序幕。

  1988年,Rad3及相关蛋白介导的细胞调控被科学家命名为checkpoint调控,Rad3被归类为ATR激酶。

  过去50年,前后上千个实验室,用两代人的时间,发表了上万篇研究文章,证明checkpoint是维持停顿DNA复制叉稳定的必需细胞调控。在checkpoint缺失或缺陷的细胞,停顿的DNA复制叉发生垮塌,导致DNA复制不能完成,及基因组的极度不稳定。

  但在试图阐明checkpoint调控维持DNA复制叉稳定的机制研究方面,科学家碰到了极大阻力。阻力主要来自于checkpoint调控的靶蛋白极难被确定,已发表文章的结论也互相矛盾,导致checkpoint调控维持DNA复制叉稳定的核心机制长期难以确定。

  阐明核心机制

  通过大规模的遗传筛选,孔道春实验室发现,复制解旋酶CMG复合体的一个亚基Cdc45的突变,能极大降低(600~3000倍)checkpoint通路缺陷细胞对HU的敏感性。

  “这暗示Cdc45或CMG复合体可能被checkpoint调控。”孔道春说,“通过一系列遗传及生化分析,我们发现DNA复制叉停顿后,Cds1Chk2同时磷酸化Cdc45亚基上的三个丝氨酸残基。这三个丝氨酸残基的磷酸化导致CMG复制解旋酶活性深度降低。CMG复制解旋酶活性的降低使得它不能脱离停顿复制叉,不能与被阻挡的DNA聚合酶分开。这样,停顿的DNA复制体及复制叉的生化完整性得到了维持,从而阻止了停顿DNA复制叉的垮塌。”

  “停顿DNA复制叉里的复制解旋酶与DNA聚合酶倾向于分开关联到两件事情,一是DNA复制体或DNA复制叉的基本生化特性;二是正常细胞生长过程中导致复制叉停顿的基本原因。” 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阳告诉《中国科学报》,“DNA二级结构导致的复制叉停顿是一个经常发生的生物事件。在前导链或后随链的DNA模板上,如果有碱基损伤(每个人细胞每天有约105级别的这类损伤)或化学修饰,也会阻挡DNA聚合酶并导致复制叉停顿。当DNA聚合酶被阻挡后,CMG解旋酶还要往前移动,这样就会导致CMG解旋酶与DNA聚合酶物理上的分开,导致复制叉垮塌。”

  经过不懈努力,checkpoint调控维持停顿DNA复制叉稳定的核心机制最终得以阐明。即,停顿复制叉不稳定、倾向于垮塌的根本原因是当DNA聚合酶被阻挡后,复制解旋酶与DNA聚合酶倾向于分开。同时checkpoint调控维持停顿复制叉稳定的核心机制是:降低复制解旋酶的活性,阻止复制解旋酶脱离复制叉或DNA聚合酶,维持两者之间在物理及生化功能上的紧密偶联,从而维持停顿复制叉稳定,并保持它的生物学功能。

  “找到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往往离解决问题就不远了,希望这些研究能让人们离战胜癌症等重大疾病更近一些。”孔道春说。


相关文章

Nature子刊:喝酒脸红的人,不仅易患癌,还会加速衰老

我们的身体会代谢产生醛类物质,例如,喝酒后,酒精就会在体内代谢产生乙醛。这些醛类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我们的身体就需要对这些醛类物质进行清除和解毒。 然而,对于许多中国人、日本人等东亚人......

NatureMedicine:淋巴结靶向的癌症疫苗,延缓胰腺癌和结直肠癌复发

近年来,癌症免疫疗法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许多新型免疫疗法被不断开发完善,例如CAR-T疗法、癌症疫苗,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在众多癌症类型中,结直肠癌和胰腺癌分别是癌症死......

谷歌AlphaFold3重磅问世,预测精准度提高100%,AI能帮助治疗癌症和免疫病

刚刚,顶级科学期刊英国《Nature》(自然)杂志发表了一份重磅、突破性研究论文。北京时间5月8日23点,谷歌DeepMind和其英国子公司IsomorphicLabs联合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份......

卫健委发布一重大专项正式申报书填报通知

关于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3年度公开项目正式申报书填报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

纳米药物搭上细菌顺风车战癌王

许多胰腺肿瘤就像堡垒,周围环绕着密集的胶原蛋白和其他组织基质。这些组织可保护肿瘤并帮助它们免受免疫疗法的打击,从而导致免疫疗法对“癌王”胰腺癌束手无策。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团队利用细菌渗透到......

类器官助力,癌症和罕见病有了更好治疗方案

研究人员对类器官表示欢迎,认为这是一种潜在的药物测试方法,甚至可以消除某些形式的动物实验。在4月24日发表于《自然》的两项研究中,生物学家已经开发出肠道和大脑类器官,可以提高人们对结肠癌的认识,并提出......

Nature|刷新认知!科学家首次证明,没有基因突变也会发生癌症

尽管癌症的发生和发展通常与体细胞突变的积累有关,但大量的表观基因组改变是肿瘤发生和癌症易感性的许多方面的基础,这表明遗传机制可能不是恶性转化的唯一驱动因素。然而,是否纯粹的非遗传机制足以启动肿瘤发生,......

最新研究:实验室培养“迷你结肠”可用于癌症研究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医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培养出一个能真实再现结直肠癌发生的类器官模型。这一被形象称为“迷你结肠”的细胞培养物,或能用于研究......

超声控制的细胞“生物炸弹”精准攻击肿瘤

在抗击癌症的长期战斗中,科研人员一直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既能够精准消灭肿瘤细胞,又不损害健康组织。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教授叶海峰团队近期的一项研究成果让人们离实现......

肝癌治疗的药敏分子分型和耐药新机制获揭示

原发性肝癌在全球癌症的致死性病例中排第三位,中国是高发国家,超过半数的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由于其广泛的肿瘤异质性,最新的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仅对20%~30%的患者有效,并且缺乏指导精准用药的药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