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08 11:03 原文链接: 新方法让光子电子动量相匹配有望使硅基器件获新功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合作设计出一种新方法,让光子的动量与电子的动量相匹配,从而增强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最新研究有望催生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新型激光器以及发光二极管(LED)等设备。

  研究人员解释称,一般而言,电子的动量比光粒子(光子)的动量大几个数量级,由于动量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一般比较弱,让其动量“门当户对”可以更好地对其相互作用进行控制,从而使一些基于这些过程的基础研究以及新应用成为可能。要想做到这一点,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大幅缩短光的波长,从而增加单个光子的动量,使其更接近电子的动量。

  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光子学》杂志上的论文称,研究人员证明,让光穿过一种覆盖一层石墨烯的多层薄膜材料,将光的波长缩短1000倍。而且,由砷化镓和砷化铟镓组成的多层薄膜材料能以高度可控的方式改变通过它的光子的行为。

  虽然最新研究目前仍处于初期和理论阶段,但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有望催生能吸收更宽范围波长光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以及更高效的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器件。而且,相同的原则应该可以应用于硅基器件,使其获得许多目前未知的新功能。

  研究负责人、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亚尼夫·库曼指出,尽管作为现今电子设备的基础元件,硅的重要性不可言喻,但在涉及光的应用——比如LED和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其表现就差强人意。改善光与硅等重要电子材料的相互作用,是将光子学设备(基于光波操纵)与电子半导体芯片集成的重要里程碑。

相关文章

自旋电子器件制造工艺获新突破

美国明尼苏达双城大学研究人员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联合团队开发了一种制造自旋电子器件的突破性工艺,该工艺有可能成为半导体芯片新的行业标准。半导体芯片是计算机、智能手机和许多其他电子产品的......

志愿者期待未来像“钢铁侠”一样行走

中新网成都3月23日电(王利文)23日,在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志愿者林寒正熟练地操控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他独立完成前进、转向等动作,这一行走练习已成为他截瘫后康复训练的日常。......

接近真实皮肤,东大团队研发全属性凝胶电子皮肤

近日,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俊课题组研发了一种水驱动机械性能可调的全属性凝胶电子皮肤,可以实现多信息的集成耦合。其最新成果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CSNano在线发表。据吴俊介绍,电子皮肤包括......

南开大学在拓扑光子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从数学到化学、生物学,再到凝聚态物理、光学,与拓扑相关的现象俯拾皆是。拓扑的概念拓展到光学,形成了拓扑光子学这一新兴研究领域,近几年不断开拓,蓬勃发展。最近,高阶拓扑绝缘体(HOTI)由于其打破了传统......

广州市南沙区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揭牌

2月26日,广州市南沙区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据悉,该研究院未来将打造成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研力量在大湾区实现成果转移转化的桥头堡。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广州市南沙区......

中瓷电子:氮化铝产品领域已经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集微网消息,近日,中瓷电子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氮化铝产品领域已经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相关产品性能已经达到国外同类水平。产品主要包括:氮化铝基板、氮化铝薄膜金属化基板、氮化铝厚膜金属化基板、氮化铝覆......

多光子非线性量子干涉首次实现

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任希锋研究组与国外同行合作,基于光量子集成芯片,在国际上首次展示了四光子非线性产生过程的干涉。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光学权威学术期刊《光学》上。量子干涉......

我所揭示MXenes电子—声子相互作用新机制

近日,我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二十五室)袁开军研究员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洪波教授、李介博副教授等合作,发现了MXenes中电子能量弛豫新通道,揭示了MXenes电子—......

新研究称B介子衰变成电子和缪子频率一致

此前测量结果显示,B介子衰变成电子和缪子(μ子)的频率不同,这违背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为发现新物理学提供了佐证,但一项最新研究推翻了这一点。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底夸克探测器......

第四届国际柔性电子技术大会召开

为保证学术交流不“断档”,继续努力引领国际柔性电子学术研究发展,12月10-11日,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钱塘科技创新中心以“云端会议”形式联合举办了第四届国际柔性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