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04 11:47 原文链接: 昆明动物所揭示毒素受体博弈对食物链结构影响的机制

  食物链的结构,即由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形成的连锁关系,通常由动物的体重、力量、速度以及智力决定。生物毒素是产毒动物的一大进化创新,产毒动物的出现对食物链的结构产生了影响,决定食物链结构的传统因素在产毒动物存在的生境中变得不再具有决定性(PNAS 2018)。生物毒素是产毒动物捕食猎物(PNAS 2018; PNAS 2013)、防御掠食者(Nat Commun 2015; Sci Adv 2017; Nat Commun 2019)、应对竞争所使用的高效生化武器。产毒动物通过利用这些生化武器“以小博大”,常常在食物链中处于高级消费者的地位(PNAS 2018)。因此,在产毒动物存在的食物链中,生物毒素通过与响应受体的博弈实现共同进化,而博弈的结果直接决定了食物链的结构(PLoS Biol 2018)。例如,蝎子是典型的肉食性产毒动物,通过其强大的毒液系统进行捕食或防御(Toxins 2015; Sci Adv 2017),使它们在食物链中往往作为高级消费者通过食物链来调控其他动物的种群数量及分布。有趣的是,虽然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化武器,蝎子并非是所在食物链的顶级捕食者,暗示了生物毒素并非总是毒素-受体博弈的优胜方。

  7月19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崔建民研究组和浙江大学杨帆研究组合作,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game theory for a toxin-dominant food chain model 的研究论文,以蝎子参与食物链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为研究范式,从分子水平揭示了食物链内在分子博弈的现象和规律,讨论了毒素-受体博弈结果对食物链结构和捕食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以蝎毒BmK-M9为代表,概括性地描述了α毒素与其受体肌肉钠通道(Nav1.4)的高度亲和力。在大部分物种的Nav1.4上,α毒素以几乎不可逆的方式结合猎物(昆虫或小型哺乳动物)的Nav1.4并抑制钠通道的快失活,导致持续的神经冲动和肌肉强直,控制了猎物的运动系统从而麻痹猎物。借助嵌合体构建、单分子荧光标记、分子互作结构模拟等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产生这种高亲和力的原因是α毒素和Nav1.4可以形成两对分子间作用力(42Y-1432K,62K-1428D)。同时,α毒素可以与细胞膜结合,进一步加强了α毒素和Nav1.4相互作用的效率。研究者在Nav1.4第四结构域的电压敏感元件上标记了一个单分子荧光,发现α毒素阻滞了该结构域在膜电位变化时的运动,进而阻断了Nav1.4快失活门控,产生持续开放的现象。这个精巧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极大程度地影响了食物链的结构,使蝎子成为从昆虫纲到哺乳纲动物的威胁。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一些食蝎两栖类无尾目在食物链中处于比蝎子更高等的捕食地位,它们高度耐受蝎毒,在捕食蝎子的过程中不发生运动系统的异常。基于上述的分子相互作用原理,研究人员揭示了食蝎的蛙类自身Nav1.4关键残基(1432K-E)的突变,使α毒素无法与其结合并发挥作用。受体的进化赋予食蝎蛙类抵御蝎毒的能力,巧妙化解了蝎子的生化武器。该研究还提示,类似毒素-受体共同进化和相互博弈的机制和动态变化构成了产毒动物食物链演化的最基本元素。

  昆明动物所博士李博文、陆先翠、罗雷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Jonathan R Silva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昆明动物所研究员赖仞、杨仕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崔建民和浙江大学教授杨帆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先导专项、云南省的支持。

图片.png

α毒素与其受体的进化博弈结果决定了蝎子所在食物链的结构


相关文章

昆明动物所发表人类病毒组多样性变化模型

病毒在人体内以病毒群落形式存在,这些病毒群落的集合即为人类病毒组(HumanVirome)。与肠道菌群中的细菌相比,病毒数量是细菌数量的10倍以上。人类病毒群落包括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真核......

昆明动物所郑永唐组等发现平顶猴对HIV1易感的分子机制

宿主病毒限制因子APOBEC3、TRIM5α、TRIMCyp、Tetherin、SAMHAD1及Mx2等可直接作用于HIV-1等逆转录病毒,从而限制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对宿主限制因子的研究有助于阐......

昆明动物所首个高质量染色体水平的哀牢髭蟾参考基因组

哀牢髭蟾(Vibrissaphoraailaonica)[Amphibiaweb(2019),Frost(2019)和中国两栖类(2019)将其归为Leptobrachiumailaonicum的同物......

昆明动物所发布中国恒河猴基因组并解析猿类结构变异

恒河猴(Macacamulatta)是生物科学研究和新药研发广泛应用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构建一个高质量的恒河猴基因组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当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是印度恒河猴的参考基因组,但这个主要......

昆明动物所揭示毒素受体博弈对食物链结构影响的机制

食物链的结构,即由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形成的连锁关系,通常由动物的体重、力量、速度以及智力决定。生物毒素是产毒动物的一大进化创新,产毒动物的出现对食物链的结构产生了影响,决定食物链结构的传统因素在产毒动物......

昆明动物所揭示毒素受体博弈对食物链结构影响的机制

食物链的结构,即由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形成的连锁关系,通常由动物的体重、力量、速度以及智力决定。生物毒素是产毒动物的一大进化创新,产毒动物的出现对食物链的结构产生了影响,决定食物链结构的传统因素在产毒动物......

昆明动物所揭示毒素受体博弈对食物链结构影响的机制

食物链的结构,即由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形成的连锁关系,通常由动物的体重、力量、速度以及智力决定。生物毒素是产毒动物的一大进化创新,产毒动物的出现对食物链的结构产生了影响,决定食物链结构的传统因素在产毒动物......

昆明动物所发现世界最稀有哺乳动物比氏鼯鼠属新物种

比氏鼯鼠属(Biswamoyopterus)是亚洲南部的特有属,全世界曾仅记录到2个物种。第一种印度比氏鼯鼠(B.biswasi)自印度学者SubhenduSaha1981年根据一号采自印度东北部的标......

昆明动物所揭示温泉菌群空间分布的特征参数

生物分布的空间异质性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似乎无处不在的细菌来讲,这一问题的研究难度似乎更大。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计算生物与医学生态学实验室博士生李连伟发表在MolecularEc......

昆明动物所与老挝生物技术与生态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月18日,老挝科技部部长BorviengkhamVongdara、老挝科技部生物技术与生态研究所常务所长RatsamyPhanthavong等一行12人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展交流,并签署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