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31 16:19 原文链接: 明星抑癌基因BRCA1的新作用

  最近,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家们,更一步地理解了BRCA1基因的一个新作用。这个基因的变化与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高风险有关。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杂志,解释了该基因如何促进泛素蛋白与其他蛋白质的连接,并在DNA修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结果应该进行深入证实,因为携带BRCA1某些遗传变异的患者,被认为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更高。基因BRCA1编码一个蛋白,该蛋白可以将泛素蛋白——有助于调节体内的过程,与其他蛋白质连接起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活动在DNA修复中的重要性。

  这项新研究发现,通过BRCA1的这个泛素连接,其“泛素酶活性”,对于一种“无误差”的、特定类型的DNA修复——被称为同源重组,是必需的。众所周知,没有DNA修复的细胞,可以发展出这类导致癌症发展的突变。缺乏BRCA1泛素连接酶活性的细胞,被认为对某些DNA损伤剂非常敏感。

  本文第一作者、伯明翰大学的Jo Morris解释道说:“我们知道,BRCA1的缺失与乳腺癌的高风险有关,所以认真对待、理解这个基因,一直是乳腺癌研究的主要目的。这项研究或许可以 解释‘为什么有些癌症诱发突变被发现位于BRCA1基因的前面一部分——这部分可允许其作为泛素连接酶’。”

  该研究团队试图确定“BRCA1如何设法执行泛素连接的作用”,并发现它依赖于一个伴侣蛋白(称为BARD1)的一部分。使用BARD1的改变版本,并保持BRCA1蛋白不变,他们能够识别BRCA1的连接功能,并显示它是细胞响应及正确修复DNA所必需的。

  Morris博士补充说:“我们发现BRCA1在DNA修复中有几个独立的功能,这对于治疗有深远影响。目前临床医生担心携带低水平BRCA1或缺 乏BRCA1的乳腺癌患者,可能对Olaparib等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我们的数据表明,不携带BRCA1的癌细胞有不止一个‘薄弱环节’,所以可能有 更多的方法来靶定癌症,并因此阻止肿瘤对治疗产生耐药性。”

  癌基因BRCA1因能够生成修复损伤DNA的蛋白质,抑制乳腺癌和卵巢癌为世人所知。早在2014年3月,一项新研究发现它还有可能调控了大脑尺 寸。携带BRCA1突变基因的小鼠神经元的数量减少10倍,且具有其他的脑异常。研究作者指出,在人类携带者中BRCA1突变不太可能对脑尺寸和功能造成 这样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可能阐明了这一基因在脑进化中的作用。

  去年12月份,来自Gladstone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证实了,BRCA1蛋白是正常学习和记忆的必要条件,在阿尔茨海默氏症中这一蛋白被耗尽。

相关文章

科学家提出治疗乳腺癌新策略,有望大幅减少副作用

乳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靶向DNA损伤修复途径的治疗策略最近成为治疗乳腺癌的一个有希望的选择,但也面临着全身副作用较大等缺陷。《中国科学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

新型分子影像探针助力卵巢癌精准诊治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绝大多数患者会经历复发,从铂敏感发展为铂耐药。因此,对于铂类敏感复发的治疗管理尤为重要。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宋少莉教授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

找到破解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金钥匙”

近日,《先进科学》(AdvancedScience)在线发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教授余科达团队的最新成果。研究人员在全球首次揭示乳腺癌早期转移亚群在转移过程中氧化磷酸化通路和糖酵解通路活性的互......

我国专家率先发现乳腺癌单细胞转移机制、特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12.shtm中新网上海1月6日电(记者陈静)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乳腺癌正逐渐变成一种可防可治......

影像组学可以无创精准地判断三阴性乳腺癌的“复旦分型”

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恶性程度在乳腺癌诸多亚型中堪称“王者”[1]。其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HER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均呈阴性,缺乏有效的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靶点,侵袭性强、复发率高、生存预后......

年轻患者BMI对乳腺癌基因组复发特征的影响

根据韩国团队的一项新研究,体重指数(BMI)似乎会影响具有雌激素受体(ER)阳性、HER2/ERBB2阴性乳腺癌病史的年轻女性基于基因表达的乳腺癌复发评分.“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增加BMI可能与年轻的......

乳腺癌分类而治,提升晚期患者治疗效果

在众多癌症中,乳腺癌是全球及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226万,首度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乳腺......

江一舟:做有情怀的“大医生”

“做医生必须有情怀,无论临床还是科研,目标都是能实实在在帮助患者。”获颁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研究员江一舟颇有感慨。作为乳腺癌诊治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和临床医生,江......

最新研究:最凶险乳腺癌或有新的治疗靶点

RNA是细胞传递基因信息的重要“信使”,一旦细胞发生癌变,便很有可能产生异于常态的RNA,即“肿瘤特异性转录本”。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方面8日透露,该院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携手黄胜林教授团队,发......

聚焦“铁死亡”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找到新策略

10月17日,《细胞代谢》在线发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教授邵志敏、江一舟团队的最新研究。该研究发现,“铁死亡”在三阴性乳腺癌“复旦分型”的其中一个亚型——腔面雄激素受体型(LAR)中表现更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