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4 15:14 原文链接: 普陀“以武会友”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位于上海普陀的武宁路是上海连接长三角的要冲,这条路直通G2、G42国家高速公路上海段的出入口。更为令人瞩目的是,这条路串联集聚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近千家科技创新主体。科创要素如何搭乘交通要道运转得更加高效?普陀区紧扣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使命逻辑,借助“一条路”激活全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流量密码”,锚定“一条路”不断丰富区位优势内涵、放大区域创新竞争力。

  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普陀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07%,较上年提升0.71个百分点,在上海中心城区位列第三;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50家,在上海中心城区位列第三;“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普陀参赛企业236家,位列上海中心城区第三。2023年全年累计认定技术合同1242件,成交金额131.34亿元,同比增长43.8%;新认定20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资源配置、创新效益、科技含量节节攀升,全域科创流量与创新转化得到充分激活。

  “一条路”,联通全区一体化发展经脉

  一条武宁路,南起长寿路,北至曹杨路,全长不过2300米。沿线却集聚了16家知名科研院所、2家教育部直属高校,还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3个、市级各类科技研发平台33个、工程研究中心2个、企业技术中心24个、各类金融服务平台10个。

  高浓度的科创要素集聚,为产业发展导入了天然的合作优势。如何让“一条路”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好,而不仅限于这一条路?而是能辐射到全区、全市,甚至是整个长三角区域?由区领导牵头,带队多次走访、问需武宁路沿线院所、机构、企业的发展需求后,选定了“协同创新”的共性痛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在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2023年的调研手记里,这样写道:“比如在调研位于武宁路的上海测绘院时,我们看到院所深耕数字孪生技术研发,打造了跨区域的数字孪生‘一张图’,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区域管理的新思维和新工具,同时也给了我们新的启发,科技创新的工作也是全区‘一张图’‘一盘棋’。”

  为此,普陀区借助武宁路沿线科创资源,整合全域创新要素资源,成立了武宁创新共同体,并以此作为全区深化协同创新的大枢纽和主阵地。笔者了解到,“中华武数”是普陀近年来发力建设的科创布局。其中的“武”指的就是武宁创新共同体。不同于“中华武数”科创布局里的“中”“华”“数”(中:即中以(上海)创新园,华:即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数:即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都集中在某一园区、平台的点位上,“武”无论是空间外延,还是科技内涵上都有着包罗万象、链接广阔的开放性。“无疑,武宁创新共同体是全区科技创新的‘任督二脉’。”姜冬冬不止一次地谈道,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整合、抱团,形成有机的融合。在科技创新的协同攻关上,普陀要主动问需科创、创新服务,疏通堵点、打通痛点。

  为了保障共同体的建设,普陀在区一级成立了工作专班,专班成员包含了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科委、曹杨新村街道、真如副中心公司等近十家单位。“专班里,既有属地的街道和建设服务公司,也有区里主管组织建设、产业规划发展、人才服务、科技服务等相关部门。并且还建立共同体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沟通,围绕重点项目开展协同攻关。”普陀区科委主任李文波进一步介绍说,区科委则着眼打通这“一条路”在全区科创布局中的“任督二脉”。

  武宁创新共同体成立后,发布武宁创新共同体三年行动计划。根据计划,将深入实施主体集聚战略、开放协同战略、人才驱动战略和资本赋能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全区的科创发展脉络“活”了起来。比如,共同体发起成立的“百大平台”联盟,集结全区高校、科研院所、平台机构的合力,为科创企业和团队提供各项基础性技术,提供专业化、“组团式”服务,联盟自成立以来为科创企业发展降本增效效果显著。“通过整合共同体成员单位的科学仪器设备,形成共享服务资源清单,实现科学仪器设施的有效开放共享。”武宁创新共同体专班相关负责人举例介绍说,目前,共享仪器涉及领域涵盖电器、化工、电力、生物、设备检验等方面,包括萃取仪、色谱仪、质谱仪、生物分析仪等,共1000多台(套),其中3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987台(套),总价值10.8亿元。

  协同创新,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效能

  创新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姜冬冬表示,通过武宁创新共同体,促使大家更好地把自己的资源呈现出来,同时在共同体的平台上精准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实现从“一条路”上双向奔赴的“物理反应”到融合发展的“化学反应”。

  细窥武宁创新共同体的运营模式,笔者发现,离不开协同创新的内在逻辑。具体来说,武宁创新共同体围绕“五联建三地”谋划协同创新:即以党建联抓、资源联享、人才联育、创新联动、发展联推为抓手,打造科创党建的示范地、科创企业的首选地和科创人才的新高地。

  举个例子,在武宁创新共同体内,曾举办了多期“半马苏河”党建研修班。这些研修班集聚了上电科、化工院等12家院所,通过“理论研学+企业游学”的党建新模式,为普陀精选链接到了“大企业系”的招商新资源。2023年普陀首次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上海思拓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上海思拓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千万级新项目均是从“上电科系”企业里成功招引而来的新伙伴。“以党建为抓手,资源、人才和创新发展的联动联享,不仅利于区域的产业集聚,也可以赋能企业的持续发展。”武宁创新共同体专班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举例介绍说,武宁创新共同体成员单位机器人和工控安全两大功能型平台,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四梁八柱”首批15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两大平台在持续推进科技项目建设之余,也不断拓展科技招商的能级,截至近日,两大平台招引企业数量已近百家。

  不仅如此,“企业出题、院所答题”的创新机制也是共同体谋划协同创新的一大抓手。政府办活动,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在科技创新层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企业和各类创新资源活络起来,促成他们之间的新合作、新发展。比如,在武宁创新共同体成立的“百大平台”联盟基础上,区科委牵头发起了“院所开放日”的活动,更加垂直、精准赋能科技创新。

  上电科就在近期举办的“院所开放日”活动中收获颇丰:其旗下工业互联网国家质检中心同华东院数字化创新中心、上海市多媒体协会、紫金山实验室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作为武宁创新共同体的一员,上电科正致力于联合生态伙伴,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起来,瞄准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等具有一定基础的领域,不断做大做优做强。”上电科副总裁郑军奇对此感触很深,早前,在共同体的对接协调下,上电科成功与区内企业中铁市政就排水管疏通清障机器项目产生了相应的业务合作。

  “我们提供技术支撑,解决国内现有建成的市政管网存在建设标准低、运行时间长、维护管理不到位、传统水力疏通方式效力低等痛点。”郑军奇介绍说,从区内还拓展到了区外的合作,比如,在院所开放日当天的三项战略合作的签约,意味着武宁创新共同体的合作范围从区内成员单位间的合作拓展到了市级行业协会乃至长三角相关机构。

  以与紫金山实验室的战略合作签约为例,双方将围绕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开展合作开发,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漏洞检测技术、内生安全研究技术、密码安全技术、无线通信安全研究技术等关键技术并最终实现推广应用。

  除了院所开放日,普陀区借助武宁创新共同体多措并举深化创新协同。比如:开办“科创集市”,重点围绕科创成果转化项目,引导“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以投融资为主要媒介平台为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以及即将上市企业融资,有力推动科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此外,我们还通过举办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普陀专场活动等,以大企业发布需求、全域创新要素资源聚集串联推动科创合作的形式,促进科研协同攻关。”李文波告诉笔者,近三年普陀已成功协同攻关近70个重点项目,充分体现了“企业出题,院所答题”合作模式的活力优势。

  “向外看”,激活一体化发展潜能

  上海“五个中心”均带“国际”定语,意味着上海需要着力配置全球资源,发展离不开要“向外看”。亦是因此,对谋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普陀而言,协同创新的道路也离不开“向外看”。

  武宁创新共同体不单单局限于武宁路的沿线,也不仅仅是串联激活全区科技创新的“任督二脉”,还应具备开放性、联动性,赋能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助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如何“向外看”?武宁创新共同体要展示上海形象、体现上海功能,将连通长三角的“新T台”功能做实做好、做出效益。为此,武宁创新共同体的实践也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向外拓展开来。“武”“数”联动是其中的第一步。

  “‘数’指的是普陀‘中华武数’科创布局中的‘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武’‘数’的联动将协同攻关、载体建设、产业发展等多个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抓手融合了起来。”普陀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武宁创新共同体建设是“海纳小镇”数字经济发展的“最佳创新策源地”,“海纳小镇”建设则是促进武宁创新共同体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最佳实践场”。

  地处“海纳小镇”核心区的中海真如境项目近期刚刚迎来全面开放,成为2023年上海城市更新的地标级现象。在这里,全新的布局成为了承接武宁创新共同体创新策源的最佳承载体。中海真如镜项目内的商办楼宇竣工不到半年时间里,外资企业总部、上市企业区域总部纷至沓来。截至2023年底,项目首发楼栋的招租率已经过半,全年招商近5万平方米,预计全面招商完成后税收将超7亿元。“而吸引这些企业集聚的,不仅有‘海纳小镇’的高品质载体,还有背后强大的科创资源和生态。”中海真如境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广告龙头企业元隆雅图将华东区域总部迁入这里,就与武宁创新共同体撬动“武”“数”联动效应息息相关。

  “上海市数字广告园区就在这里,我看好这里的生态。”元隆雅图上海公司总经理林庆霖告诉笔者,如今企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业务资源的整合需求都比较大,产业生态、资源的赋能尤为重要。“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和数字广告产业的上下游伙伴合作,拓展业务,同时,也搭乘武宁创新共同体成员单位的科创资源优势,积极融入普陀产业布局,竞逐元宇宙等新赛道。”

  据介绍,在“海纳小镇”这一区域内,目前共有数字经济产业企业3249家,占全部企业的21.59%。今年1—11月实现区级税收6.82亿元,占区级税收比重57.45%。2024年,普陀区将依托“海纳小镇”和武宁创新共同体平台强化产业链招商,服务好存量企业,形成具有黏性的特色产业,不断扩大数字经济规模,打造具有普陀特色的“数智”特色产业。

  如果说,“武”“数”的联动,为普陀区位优势竞争力塑造了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坚实基础。那么“向外看”的第二步,则是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的“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比如:“科创集市”的“组团式”服务已从普陀走向全市,甚至辐射到了长三角区域。在一次科创集市的活动现场,成立了长三角软件行业协会上海会客厅,就安家在武宁创新共同体成员单位普陀天地软件园内。“这里将打造一个为长三角软件行业企业提供共享合作的活动平台。”李文波进一步介绍,普陀区还同步成立了“银团联合授信普陀众创空间联盟”,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8家银行与普陀众创空间联盟理事长单位签约,联合授信额度高达100亿元,服务联盟成员单位的初创、小微科创企业也能融到资。一家总部在合肥的科技公司市场总监在科创集市现场表示:“集市的服务很温暖,政策指导、成果转化的路径都很明确,我们愿意将技术落户到上海普陀来。”

  此外,长三角机器人产业联盟也是武宁创新共同体助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大例证。2021年1月,普陀区联动宁波、合肥、苏州、湖州等长三角地区城市,牵头成立了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平台创新联盟,汇聚创新、技术、产业、人才和资金等要素,优化协同创新生态,推动长三角地区机器人相关领域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依托联盟,普陀区内的机器人平台先后参与制定了28个国家及团体标准。同时,我们帮助联盟成员加大官方渠道推介力度,为国产机器人创新企业提供测评服务,降低创新成本。”据联盟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机器人平台已经为150多家企业提供测评服务,其中包括新时达、捷勃特、节卡等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为国产机器人品牌开拓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激发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是地区发展融入大局、安身立命的基本特质所在,也是普陀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关文章

普陀“以武会友”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位于上海普陀的武宁路是上海连接长三角的要冲,这条路直通G2、G42国家高速公路上海段的出入口。更为令人瞩目的是,这条路串联集聚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近千家科技创新主体。科创要素如何搭乘交通要道运......

湖北黄冈:聚焦区域协同创新推进全域创新体系建设

近年来,黄冈市科技局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分区分类探索黄冈区域创新发展路径,着力推进武汉都市圈科技同兴,着力优化全域创新布局,为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一是推进科技同兴。深入推进武汉都市圈科技......

“蒙科聚”搭建重大协同创新平台获成效

2023年12月26日,“蒙科聚”成果转化领军机构——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呼和浩特集中举行工业软件研发中心、数智化转型赋能中心、绿氢技术装备与应用研究中心揭牌仪式。这三家创新平台落地,将有力链接更多......

京津冀协同创新各项指标好看

日前,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4)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会上,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3》。《指数》从三个空间层面分别构建了京津冀协......

天津市公示2个项目拟立项情况

市科技局关于2023年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院市合作项目拟立项的公示各有关单位:经过专家评审等程序,市科技局局长办公会审议了2023年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院市合作项目,现将拟立项情况予以公示。任何单位和......

第六届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功举办

12月28日,2022(第六届)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在线上举行。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创办于2016年,论坛重点围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深入探讨三地如何发挥各自优势,进行资源互补、产业链......

4项原则双向布局科技部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近日,科技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该方案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关键;科学定位,分类指导;优化整合,开放共享;深化改革,协同创新为基本原则,从综合类和领域......

温州高新区物联网应用产业协同创新服务综合体揭牌

日前,温州高新区物联网应用产业协同创新服务综合体揭牌成立。今后,温州物联网产业将通过该综合体与前端研发资源和人才进行链接,助力两地协作撬动区域经济新动能。温州高新区物联网应用产业协同创新服务综合体设立......

协同创新助力“产学研2.0时代”

“机器人会写作,记者会失业吗?”11月19日,在北京大学科技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以下简称王选所)研究员万小军在介绍了AI写作机器人项目后,被不少媒体人“围攻”,他淡淡地解释道:“我......

浙江省第六批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

据浙江省教育厅消息,第六批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已经结束,拟认定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6个,现将其中13家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19年9月24日至9月30日。第六批浙江省“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