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5 09:37 原文链接: 济南发现疑似外侵物种专家称需对实物标本鉴定

  昨日,一名济南网友@SUN山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在济南黄河大桥北3公里处路西沟内发现了一种紫色花朵黄色花蕊的植物,民间植物爱好者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银毛龙葵,是一种被禁止或受控的杂草,但目前还没有得到专家的证实。

  黄河北发现疑似外侵物种 网友说这叫银毛龙葵

  “济南黄河大桥北发现外来入侵植物——银毛龙葵,望引起重视。银毛龙葵原产南北美洲,繁殖力强,全株有毒,入侵麦田和牧场,可引起牲畜中毒。在很多国家,它都是一种禁止或受控杂草,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3日晚,网友@SUN山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布了这条消息,并附上该植物的照片。

  昨日,记者来到黄河大桥北三公里处,在路西路边沟内发现了该网友描述的植物,记者看到,这是一种草类植物,约半米高,叶子呈长椭圆形,有波浪状,植物顶端开着紫色的花朵,花蕊是亮黄色,在植物根茎上有白色的绒毛,目前还没有看到有果实。记者看到在这一带附近有不少这样的植物,都是成片生长。

  民间植物研究者称 当地有外来物种落脚环境

  一名民间植物研究者邓女士也看到了这些植物。“那天我从百合种植农场出来,尽管看花看得眼花缭乱的,我的视线还是被路边沟沿上的一片开紫色花的植物吸引了,看花色和植株形态,断定是一种陌生植物,赶紧叫停车了。”邓女士说,她根据花型判断这是一种茄科植物,“这一带属于黄河近岸地区,我们的脚步不常光顾,偶尔光顾常会发现些不熟悉的植物。初步判断是茄科植物,想象着回去简单一查就会查到它的准确身份。”

  邓女士告诉记者,她没有想到她查遍了所有资料,却没有发现有关于这种植物的记载,也没有找到有类似的图片。“后来我咨询了我另外一个研究植物的朋友,他给了我一个国外的网站,那上面有一种植物叫银毛龙葵,我看那个图片和我发现的这种植物很像。”邓女士说,正如@SUN山的微博中提到的,银毛龙葵属于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是被列入国家检疫名目的杂草,“因为它生长的那个地方属于穿越黄河的交通要道,具体方位距离主要种植各种百合的农场很近,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外来物种常有机会落脚的环境。引进新品种的同时,难免鱼目混杂,毒草和香花一起变为座上客。”

  专家:

  更像是银毛龙葵近似种 需对实物标本鉴定

  昨日记者联系了多名生态专家及植物学家,得到的答复却都是对这种植物不了解,最后记者联系到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一名高级农艺师邵女士,邵女士称,银毛龙葵是一种国外的植物,目前还没有在国内被发现,看过记者拍到的图片后,邵女士称,这种植物的确与银毛龙葵十分相似,“现在我也是正在收集关于银毛龙葵的资料,这是一种有害的植物,常与其它植物争夺水和养分,而且植物本身有毒,果实又容易被牲畜吃掉,会造成家畜中毒,因此被定为检疫对象。”

  然而邵女士根据照片分析后认为,在济南发现的这株植物更像是银毛龙葵的一个近似种,“另外一种植物目前还没有中文名,叫Solanum esuriale Lindl. ,两者经常被混淆,它俩的区别主要有三点,第一是银毛龙葵的叶,脉上有刺,而另外一种没有,前者的叶子多呈长椭圆形,后者椭圆形居多,果实的颜色也会有差别,银毛龙葵的果实是和花蕊颜色近似的黄色,近似种的果实颜色稍暗。”邵女士还指出,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叶脉上有没有刺,从照片上看,济南发现的植物是没有刺的,因此不排除是近似种的可能。

  “这个近似种主要生长在加拿大等国家,目前没有被列入我们国家的检疫对象。”邵女士说,仅凭照片很难鉴定,需要对实物标本进一步鉴定后才能最终进行种类判定,“由于银毛龙葵繁殖能力非常强,又不容易被割除,因此如果确定这是银毛龙葵,一定要及时进行清除。”

相关文章

植物“大家庭”再添两位“新成员”

3月17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研究团队公布了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两个植物新种,一个是以大熊猫“放归山林”计划的倡导者张和民为命名的和民盆距兰,另一个则是以发现地为......

有哪些长得很无害,实际有毒的植物?

其实我们身边常见的有毒植物还不少_(:_」∠)_但一般人不会没事cosplay神农尝百草玩,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即使我们身边的植物有毒,我们也很少会中毒在我印象中,有听说人吃中毒的植物,包括但不仅限于:......

华南植物园发现光周期调控植物种子大小的普遍性规律

作为自然界中最稳定的环境因子,光周期(Photoperiod)广泛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多年来,人们对光周期影响植物开花以及其背后的分子机制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其如何影响花后发育尤其是种子发育......

科研人员在湖北竹溪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

科研人员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境内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大果溲疏和洪氏婆婆纳,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hytokey上刊登发表。据悉,研究成果以《虎耳草科溲疏属一新种——大果溲疏》《玄参科婆......

版纳植物园海拔梯度根际微生物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组基于长期监测海拔样地平台(海拔跨度800米至3800米,涵盖中国西南山地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和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通过野外采集和样品测定,......

植物微生物互作对森林磷限制的缓解机制揭晓

近日,《新植物学家》发表了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刘玲莉团队的最新研究,他们发现热带森林中植物受到的磷限制通常高于温带森林,但物种之间和站点内差异很大。分布于不同纬度的森林生态系统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磷限制,......

2.5亿年前化石揭示植物“爱睡觉”的原因

16日从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获悉,冯卓团队利用一种独特的昆虫咬蚀结构巧妙证实了化石植物存在感夜性(叶片白天展开,夜晚合拢或下垂),把植物感夜性的起源时间推到了2.5亿年前,并提出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

这地山区发现腹水草属植物新物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胡光万研究团队在鄂西南武陵山区的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发现了一个腹水草属(草灵仙属)植物新种,并将其正式命名为:武陵腹水草。这个新种是该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并命名的腹水草属植物,也是......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科学家发现一种豆科植物新物种

《中国科学报》记者日前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获悉,该园园艺保育中心研究人员和合作者在湖北省西部的竹溪县和神农架林区发现一种豆科植物新物种——巴山黄耆。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期刊 Phytokeys&......

版纳植物园首获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

植物新品种权是农林领域最重要的知识产权,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与专利、商标、版权等并列的七个战略专项任务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收到国家林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