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8-20 09:46 原文链接: “涉水卫生”成为全球性问题

各国专家齐聚“世界水周”

来自14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名官员、专家和学者8月18日相聚2008年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为寻求洁净和健康之水共同努力。

斯德哥尔摩国际水研究所所长安德斯·伯恩特尔在当天举行的开幕大会上宣布,今年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的核心议题是涉水卫生、亚洲国家专题和气候变化。他强调,世界上仍有许多人正遭受着因卫生条件恶劣和饮用水不安全而带来的疾病折磨,全球每年有140万儿童因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而死于疟疾或其他疾病。伯恩特尔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世界人口不断增长,气候变化又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瑞典国际发展合作大臣卡尔松呼吁世界人民团结起来为寻求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而努力。她指出,全世界88%的疾病都是由饮用水不安全、卫生设施缺乏引起的。联合国的报告预测,20年后世界上遭受水资源匮乏的人口将上升至30%,范围也将扩大至50个国家。

马达加斯加总统拉瓦卢马纳纳在开幕大会上介绍了该国在改善用水卫生方面的努力和已取得的进展。他说:“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从孩童时代起培养,如果孩子们懂得了卫生和安全用水的重要性,我们的未来将会更好。”

8月18日至8月23日举行的“世界水周”将展开一系列研讨活动。此外,斯德哥尔摩水奖、斯德哥尔摩少年水奖、斯德哥尔摩工业水奖等奖项也将在“世界水周”期间颁发。

“世界水周”由斯德哥尔摩国际水研究所1990年创立,每年举办一次,主旨是关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水投资与减少贫穷,“世界水周”是国际水资源利用和研究方面最权威的论坛之一。

另据新华社记者杨骏报道:2008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论坛于8月18日开幕。今年的论坛以“水的发展和前景:为了一个洁净健康的世界”为主题。会议开始前主办方及国际组织所提供的材料显示,“涉水卫生”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人们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世界水周”论坛组织者、斯德哥尔摩国际水研究所8月17日发布报告说,厕所和卫生设施欠缺危及全球大约26亿人。与此同时,全球每年有140万儿童因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而死于疟疾相关疾病。这两项议题未得到足够重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些时候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约90%的污水和70%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这会威胁到饮用水安全及生活用水的供给。据估计,全球88%的疾病可归咎于不安全的用水以及缺乏相关卫生设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还显示,全球城市用水已越来越紧张:2007年,全球一半人口居住在城镇。到2030年,城镇人口比例会增加到近2/3,从而造成城市用水需求激增。调查报告估计将有20亿人口居住在棚户区和贫民窟。缺乏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对这些城市贫民的打击最重。

“涉水卫生”在世界各地都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等机构发布报告称,目前亚太农村地区约有5.6亿人的饮水条件尚未改善,15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则指出,非洲62%的人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厕所。

即使在欧洲和美国,“涉水卫生”也是严峻问题。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今年曾报告说,欧洲仍有1亿多人缺乏安全饮用水。在欧洲经济委员会56个成员所在的地区,平均每天有37名儿童由于缺乏安全饮用水而死于腹泻。2006年,泛欧地区约17万人因缺乏安全用水患病,其中12万人患甲肝。

美联社今年3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美国24个大城市的饮用水中含有抗生素和镇静剂等多种药物成分,至少4100万人在日常生活中饮用这种存在安全隐患的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处理污水及增加卫生设施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提高卫生条件可减少疾病,保护环境,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世界各国都应对“涉水卫生”问题加以重视。

相关文章

百年生态学模型:气候变化或致种群破坏骤然发生

英国《自然》杂志8日发表的一项生态学模型研究显示,气候变化造成的物种种群破坏,最早或在这个10年内发生,并且会是“骤然”发生。但大规模、快速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则有可能降低生态组合遭遇突然性破坏的几率......

最新研究显示土壤在减缓气候变化中有巨大潜能

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需要清洁能源和有效清除大气中的碳。近日,由自然保护协会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首次将土壤在全球森林、湿地、农业和草原上的碳减排潜力汇总在一起,计算出全球土壤在......

全球气候变化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加剧水华蓝藻爆发

2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吉星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皇家科学院、德国不莱梅大学合作,在《科学进展》上以第一作者发表题为《蓝藻的固碳表型可塑性将促进其在高CO2环境下的爆发......

气候变化改变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季节动态

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贺金生教授课题组牵头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植被生长格局的影响机制。贺金生介绍,近50年来,青藏高原经历着两倍于全球平均的升温过程以及显著的降水......

亚洲中部干旱区植被对全新世气候响应如何?

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呈现早全新世干旱、中晚全新世相对湿润的变化特征,存在显著不同于季风区的气候变化“西风模态”。但最新研究发现,亚洲中部干旱区不同海拔区的森林动态特征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考虑到植被......

气候变化大会三项焦点悬而未决应对气候变化亟需行动

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反映了全人类对于强化减排、控制气温上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共识。然而,由于这项会议遵循“协商一致”的议事原则,许多重要议题一直久拖未决。12月2日-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第......

我国学者揭示浮游动物对温度的响应过程和机制原理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态健康研究组(杨军团队)在亚热带水库浮游动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Responsesofzooplanktonbodysizeandcommunitytrophicstr......

联合国气候变化马德里大会闭幕各方分歧至延后40多小时

延后40多个小时后,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5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闭幕。因谈判各方分歧严重,大会未就《巴黎协定》第六条实施细则谈判这项核心任务达成共识。马德里大会是《巴黎协定》全面实施前的一次重......

三极地区升温速率相比更快为全球平均水平2到3倍

近日,由科技部主办的“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主题边会在马德里气候变化大会(COP25)“中国角”成功举办。与会专家透露,通过研究发现南极、北极和第三极青藏高原是地球系统中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区域,三极地区升......

我国将100%落实应对国际气候变化承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昨天正式发布。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2018年我国全面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