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干扰,已远大于其他元素,极大地加速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引发严重的氮循环失衡、氮污染加剧、温室气体排放增多等不良效应。据估算,全球只有约40-60%的氮是通过反硝化生成氮气回到大气中。在全球变暖、污染加剧的双重胁迫下,是否存在新型的氮循环过程,值得探究。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发现就是一个明例。厌氧氨氧化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厌氧氨氧化菌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氨氮直接氧化为氮气,避免了强效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产生,并完成封闭的产氮气循环。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祝贵兵研究组在前期发现白洋淀苇地-沟壕系统的水陆交错带存在厌氧氨氧化反应热区之后,提出猜想:两相物质的交界面,特别是缺氧-好氧界面,很可能发生着广泛的厌氧氨氧化反应。

  首先,祝贵兵研究组与研究员朱永官合作,在微米、厘米的尺度上证明缺氧-好氧界面发生着广泛的厌氧氨氧化反应。采集典型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应用CARD-FISH、qPCR和同位素示踪的方法,证明水稻根际土壤发生显著的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的氮气量占总生成量的30-40%,而非根际土壤产生的氮气量仅占总氮气生成量的2-3%,证明了在微米、厘米尺度的水稻根际土壤中,发生显著的厌氧氨氧化反应。论文发表于The ISME Journal。

   在上述小尺度验证之后,祝贵兵研究组扩大研究地点,在全国范围进行大尺度验证,同时也估算厌氧氨氧化反应对我国水生态系统氮循环的贡献。

  通过对10种来自40个不同地区的256个样品进行大规模取样研究发现证实,厌氧氨氧化反应在陆地水生态系统是无处不在的,甚至在一些极端环境下,例如高温(大于75℃)、低温(低于-25℃)、高pH值(大于9)、低pH值(小于4)、富营养化和寡营养盐的不同水体,都发生着厌氧氨氧化反应。厌氧氨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表层沉积物50cm以上区域,并对氮循环起重要作用。相比于河流系统,湖泊发生着更加显著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反应速率是河流中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的数量级倍数,其中湖泊岸边带是整个水生态系统厌氧氨氧化反应的热区。厌氧氨氧化反应在稻田系统的广泛发生,补充了土壤生态系统氮循环理论体系,为我国稻田系统氧化亚氮(N2O)释放量的精确计算提供科学借鉴。在沼泽湿地中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广泛发生,将科学家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从传统的高氮低碳环境,拓展到高碳低氮环境,并结合各种湿地和水生态系统的面积,推算由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的氮流失量(2.0TgNyr-1)占总量的11.4%,论文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和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Reports。

  同时,祝贵兵研究组对与厌氧氨氧化菌共生的功能微生物如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 AOA)和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菌(nitrite-dependent anaerobic methane oxidization, N-DAMO)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和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Reports。

  以上结果对我国氧化亚氮的通量计算、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和氮循环通量产生重要影响。以往对氧化亚氮通量的计算,都是基于模型和化肥施加量以及部分样点的实测值,均没有考虑厌氧氨氧化的功效。因此,国家尺度上的氧化亚氮释放通量很可能要小于目前的估算值。

相关文章

如何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科普时间

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它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亚硝酸钙等化学品。这些物质可以干扰人体和动物的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全身缺氧,皮肤和黏膜出现青紫色,严重时可能导致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反......

一批“从0到1”科研成果在京落地

经过5年建设,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取得实效,一批“从0到1”的科研成果从校园实验室走进现实:建成全球稀缺的大动物转基因制备、饲养和实验操作平台,为脑科学、呼吸系统及其相关医学研究等提供关键支......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一成果入选氮循环十大科学进展

4月1日,第四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同期发布2021年度氮循环十大科学进展。记者获悉,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氮沉降促进热带森林捕获大气碳”......

厌氧氨氧化与砷还原耦联循环研究获进展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孙蔚旻团队在厌氧氨氧化与砷还原耦联循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GeochimicaetCosmochimicaActa。该研究通过微宇宙培养证明了......

纳米多相催化剂驱动的氮循环电化学的研究进展

2022年5月30日,NanoResearchEnergy(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790-8119)副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孙旭平教授发表题为“Recentad......

氮循环功能基因的生物地理学分布格局研究获进展

微生物(细菌和古细等)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驱动者。阐明微生物生物地理分布及其驱动过程对于预测环境变化将如何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非常重要。以往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常常聚焦在物种的层面。然而,越......

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可以解释地球氮循环?

微生物(细菌和古细等)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驱动者。阐明微生物生物地理分布及其驱动过程对于预测环境变化将如何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非常重要。以往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常常聚焦在物种的层面。然而,越......

{科普}能令人中毒甚至死亡的常见食物

最近,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让人们熟悉了一种毒素——米酵菌酸。这起一家聚餐9人中毒死亡的悲剧,原因是食材在发酵过程中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了米酵菌酸——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毒素。随后,国家卫健委发布了警示......

{科普}能令人中毒甚至死亡的常见食物

最近,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让人们熟悉了一种毒素——米酵菌酸。这起一家聚餐9人中毒死亡的悲剧,原因是食材在发酵过程中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了米酵菌酸——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毒素。随后,国家卫健委发布了警示......

研究人员发现氮循环在我国对碳水循环的影响研究获进展

氮气占地球大气的78%,氮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并广泛存在于蛋白质、DNA和叶绿素中。作为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氮循环将大气、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链接起来,影响着生物地球物理化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