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4 00:40 原文链接: 研究揭示植物调控同源重组修复的新机制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严顺平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在线发表成果。该研究不仅揭示了植物调控同源重组修复的新机制,也为利用同源重组修复机制提高植物基因打靶效率提供了新思路。同时,该研究还首次揭示了植物调控SOG1蛋白稳定性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所有生物都需要把正确的遗传信息(DNA)传递给下一代,但是DNA 不断地受到各种内源和外源因素的损伤。为了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生物进化出复杂而精细的DNA损伤应答机制。在所有DNA损伤类型中,DNA双链断裂是最严重的DNA损伤形式。同源重组修复(HR)是精准修复DNA双链断裂的主要机制,也是利用基因组编辑工具进行基因打靶的基础。

与动物的研究相比,植物调控同源重组修复的机制尚不清楚。转录因子SOG1是植物DNA损伤应答的核心蛋白之一,被认为是动物p53的同功能蛋白。目前,p53是被研究最多的蛋白,也是最重要的抑癌蛋白。与p53相比,人们对SOG1还知之甚少。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突变E3泛素连接酶DDRM1导致拟南芥对DNA双链断裂诱导试剂喜树碱极其敏感。DDRM1含有BRCT和RING结构域,是高度保守的植物特有蛋白,其生物学功能尚无报道。

进一步研究发现,DDRM1能够单泛素化SOG1并提高SOG1的蛋白稳定性。在ddrm1突变体中,同源重组效率都大大下降,表明DDRM1是同源重组所必需的。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严顺平为本文通讯作者,博士后王轩鹏为本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中农业大学自主科技创新基金、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龙云计划和百川计划的资助。


相关文章

昆植所揭示不同施肥策略对干旱地区温室气体排放影响

全球干旱生态系统拥有约1/3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域,为约28%的濒危物种提供栖息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其敏感。旱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贫瘠,养分流失快速,连续的农业耕种常常导致作物严重减产。因此,......

Cell:植物发出的音量类似于人类的语音

学术期刊《细胞》30日发表了一项全球突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录制并分析了植物发出的清晰声音,类似于爆米花爆裂的咔嗒声,发出的音量类似于人类的语音,但频率很高,超出了人耳的听力范围。此前研究......

植物“大家庭”再添两位“新成员”

3月17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研究团队公布了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两个植物新种,一个是以大熊猫“放归山林”计划的倡导者张和民为命名的和民盆距兰,另一个则是以发现地为......

有哪些长得很无害,实际有毒的植物?

其实我们身边常见的有毒植物还不少_(:_」∠)_但一般人不会没事cosplay神农尝百草玩,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即使我们身边的植物有毒,我们也很少会中毒在我印象中,有听说人吃中毒的植物,包括但不仅限于:......

华南植物园发现光周期调控植物种子大小的普遍性规律

作为自然界中最稳定的环境因子,光周期(Photoperiod)广泛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多年来,人们对光周期影响植物开花以及其背后的分子机制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其如何影响花后发育尤其是种子发育......

科研人员在湖北竹溪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

科研人员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境内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大果溲疏和洪氏婆婆纳,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hytokey上刊登发表。据悉,研究成果以《虎耳草科溲疏属一新种——大果溲疏》《玄参科婆......

版纳植物园海拔梯度根际微生物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组基于长期监测海拔样地平台(海拔跨度800米至3800米,涵盖中国西南山地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和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通过野外采集和样品测定,......

植物微生物互作对森林磷限制的缓解机制揭晓

近日,《新植物学家》发表了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刘玲莉团队的最新研究,他们发现热带森林中植物受到的磷限制通常高于温带森林,但物种之间和站点内差异很大。分布于不同纬度的森林生态系统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磷限制,......

2.5亿年前化石揭示植物“爱睡觉”的原因

16日从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获悉,冯卓团队利用一种独特的昆虫咬蚀结构巧妙证实了化石植物存在感夜性(叶片白天展开,夜晚合拢或下垂),把植物感夜性的起源时间推到了2.5亿年前,并提出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

这地山区发现腹水草属植物新物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胡光万研究团队在鄂西南武陵山区的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发现了一个腹水草属(草灵仙属)植物新种,并将其正式命名为:武陵腹水草。这个新种是该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并命名的腹水草属植物,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