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6 07:40 原文链接: 科教界发“帽子”之风能否刹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508.shtm

■本报记者 温才妃

“我很着急,‘帽子’问题误导了年轻人,‘帽子’文化不扭转,将带坏一代人的学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告诉《中国科学报》。

当前,很多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为了“帽子”焦虑不已——没“帽子”的要争“帽子”,有了“小帽子”还要争取“大帽子”,35岁、45岁、50岁之前分别要争取不同的“帽子”。2024年,高校“破五唯”、科技人才评价“破四唯”分别进入第六年、第七年,在高教界、科研界的议论声中,“帽子”问题到了一个临界点。

为了争“帽子”去做学问

“长江学者”“泰山学者”“芙蓉学者”……据统计,科教界有关“帽子”称号多达上百种。相较“破四唯”,“破五唯”增加了破“唯帽子”。“帽子”以论文、项目、奖项、职称等其他“四唯”为基础,是“破五唯”中最关键的一环。

“‘破五唯’并不是完全不要‘帽子’,而是不能‘唯帽子’”。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教授施卫东指出,要辩证地看待“帽子”问题。国家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人才称号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高度重视,而科研工作者有了人才称号这一目标追求,可以做到“不待扬鞭自奋蹄”。因此,适当规模的“帽子”人才,有助于我国科技在国际上的比拼。

然而,近年来围绕“帽子”展开的“人才大战”,却造成了“帽子”问题畸形化。“帽子”人才“赢者通吃”,在科研立项、高校排名、学位点申报等各类资源的争取上,拥有极大的优势。

为了应对学科评估、竞争“双一流”建设,高校不惜重金挖“帽子”人才,一些“帽子”人才又以此为资本,频繁跳槽,给高校发展带来重创。这也是近年来热议的“孔雀东南飞”的一个重要表现。

2019年,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西部高校的人才离开了,就把“帽子”留下。希望以此来扼制“孔雀东南飞”现象。该规定固然限制了部分人才频繁跳槽的行为,但“帽子”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咏梅等人发表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的一项调查显示,普通青年教师与“帽子”人才的年平均工资差距达31万元,其中东部地区高校的差距最大,达34.5万元。

“‘赢者通吃’‘孔雀东南飞’……无形中都在鼓励年轻人去争取‘帽子’,就像士兵去打仗,仗还没打,就定下目标要‘当英雄’。”袁亚湘指出,凭学问拿“帽子”本该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安安心心做学问获得肯定,而现在为了争“帽子”去做学问,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了。

有些年轻人正常的成长路径甚至都被改变了。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指出,一切向“帽子”看齐的路径通常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走行政路线,取得行政职位;第二步是利用行政职位,充分调动资源和经费。

她解释说,争取“帽子”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多数情况下需要团队支撑,最后“帽子”落在个人头上。由此,还会带来重申报、轻研究,竞争大于合作,弄虚造假、溜须拍马等种种问题。

“帽子”万能逻辑不成立

“帽子”万能的背后,“实际上是把‘帽子’变成了最简单的量化指标,而且还是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指标。”樊秀娣解释道,一些评价指标比较难区分高低,而“帽子”的区分度明显。或者说,它的价值被不断放大。

在学科评估、科研立项、申请博士点和硕士点等评比中,有人才称号的高校、团队在竞争中更胜一筹,是否有国家级人才、省级人才称号更是直接决定了科研经费、基本待遇等的多寡。“评价简单化,其实是数论文数量评价人才思维的延续。”樊秀娣说。

那么,“帽子”究竟代表了什么?袁亚湘指出,一些人才称号本身只是一项基金、一个项目为了鼓励年轻人做科研所设。为什么拿到人才称号,就一定要获评正教授、在各种评估中占尽优势?“二者其实并非绝对正相关。”他表示。

袁亚湘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时发现,“在剑桥大学,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未获评教授。这种情况在我国几乎不可能出现”。袁亚湘的导师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但剑桥大学并没有因为其院士身份而给予过多的特权,甚至工资也和非院士的教授没什么差别。

“帽子”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者的贡献,但“至多代表的是他们曾经的学术成绩,并不体现未来的科研潜力和实际成果。甚至一些学术成绩,都是在过去评价方式下以唯论文数量、唯顶刊等方式得到的,而论文因存在虚假问题被撤回的情况也不少。”樊秀娣指出。

“现在很多机构都热衷发‘帽子’,这是一个不太好的倾向。一名科学家是否优秀与取不取得‘帽子’并无实际的联系,就像老舍、巴金、沈从文等作家,似乎没有获得过任何‘帽子’,但不影响他们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袁亚湘说。

相关部门应带头控制发“帽子”

在采访中,专家们纷纷指出,“帽子”问题的产生,是行政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一边破“唯帽子”,一边不断发“帽子”的结果。国家层面发“帽子”,地方竞相效仿,从而导致“帽子”越发越多。

因此,“只有行政部门、科技管理部门带头控制发‘帽子’,才能在全国范围内起到去‘帽子’的效果。”袁亚湘指出。

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刘进课题组曾对我国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归来的学术人才进行访谈,发现只有少数国家在学术职业初期,设置部分青年人才资助计划,类似中国“帽子”的设置,但其功能仅限于资助学者启动研究计划,不具有任何荣誉和资源属性。

樊秀娣对多国的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国外行政部门几乎不参与学术评价,所谓的“帽子”只是荣誉称号,并不与利益挂钩,且“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明确表示不评价人”。“科研工作者不分三六九等,本质上我们尊重的是科研工作者的劳动及其成果、科研贡献,而非一顶‘帽子’。”

从根本上说,人才不需要“帽子”,用成绩说话就可以。但去“帽子”的路注定不容易。“眼下可以先迈出一小步,实事求是地给项目定名称,如2024年××项目,而不是取高大上的‘××人才’名称。其实,业内人士心知肚明,某位科研工作者某年做了某个项目,这和‘××人才’真沾不上多少边。可以以此来达到弱化‘帽子’、奖励成果、与利益链脱钩的目的。”樊秀娣建议。

施卫东则表示,在实际操作层面,奖励成果,如科学技术奖在地市级已不被允许组织评审;奖励一般的论文、专利,在高校层面也被主管部门限制。

“近年来,社会上设立了很多由学会、协会、基金会等创办的‘社会力量奖’,但在政府奖项面前,除部分奖项外,总体上含金量并不算高,水平也参差不齐,绝大多数科研工作者盯住的还是政府奖项。”施卫东说。

但这起码是一个好的开始。“让学术评价回归学术组织、行业学会和协会,是一条更加通行的路。在这个过程中,行政部门应及时转变思维,首先应做到的是不要对学术予以过多的干扰。”袁亚湘强调。

此外,评估过多的背后,还有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给‘帽子’人才更多资源,好像显示了对科技的重视,但普通科研工作者拿不到起码的资源,也会导致发展困难。这就相当于打仗不顾及普通士兵的感受。我希望,在去‘帽子’的同时,可以适当提高普通科研工作者待遇、关心他们的难处,还他们一个安定的科研工作环境。”袁亚湘如是说。

相关文章

海关总署: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系统性风险底线,筑牢国门安全屏障

3月13日,海关总署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研究部署海关贯彻落实举措。海关总署党委书记、署长俞建华主持会议并讲话,在京总署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参......

两会看点:总理《政府工作报告》3处内容涉及政府采购

2024年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有3处涉及政府采购内容。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着力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

2024两会“药点”来了!:完善药品集采、强化医保监管、促进中医药创新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加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扎实做好流感、支原体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加强党风廉......

两会代表建议放开禁燃秸秆环保与农业如何平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省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淙祥等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联合提交了《关于逐步放开禁烧秸秆,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提出在坚持环保原则的同时,应逐步放开秸秆禁烧政策......

两会新三样我国锂电池产量增长25%

导读:两会“新三样”推动外贸问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近日,两会在中国北京召开。2024年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各界携手,推动科教事业向“新”行向“高”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510.shtm■倪思洁3月5日,时至惊蛰,万物复苏。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开幕,全国两会全面......

科教界发“帽子”之风能否刹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508.shtm■本报记者温才妃“我很着急,‘帽子’问题误导了年......

史伟云代表:建立医疗器械全链条研发体系

2023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所长、附属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第六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来北京参会。史伟云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换届中又再次连任,今年是他成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一个年......

两会中的“科学仪器提案”:高端、国产、共享、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正在热烈举行的两会中被提及最多的关键词,也是中国未来发展引领性的风向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界两会代表也为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仪器行业提出了自己的......

第十届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与澳门大学生交流会举行

3月8日晚,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北京联络部、协调部举办以“融入国家发展、书写青春华章”为主题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与澳门大学生线上交流会”,第一时间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加强澳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