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27 13:38 原文链接: “迷你大脑”首次具备髓鞘生成功能

  美国一研究小组25日在《自然·方法》杂志线上版发表研究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利用人类干细胞创造出了第一个具有髓鞘生成功能的脑类器官。这个“迷你大脑”能更精确地模拟人类大脑结构和功能,有助科学家更深入地观察大脑发育过程,研究大脑疾病并测试新药。

  所谓类器官,实际上是一种三维细胞培养系统,其与体内来源组织或器官高度相似,具有对应器官的一些关键特性。类脑器官技术是类器官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大脑发育研究、疾病建模、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一直以来,科学家创建的类脑器官中都缺少一个关键成分——可生成髓鞘的少突胶质细胞。髓鞘是包覆神经纤维并帮助神经元发出信号的物质,当其受损时,神经元则不能有效地相互沟通。

  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在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等与髓鞘受损相关的疾病中,少突胶质细胞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缺少含有该细胞的类脑器官,他们很难进行深入研究,对具体情况知之甚少。

  此次,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纽约干细胞基金会研究所和乔治华盛顿大学三家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找到了一种生长因子的特定组合,首次培养出含少突胶质细胞的类脑器官,为髓鞘疾病病理研究及药物测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研究表明,髓鞘增强药物能促进类器官中少突胶质细胞生成髓鞘,表明该类器官可用于髓鞘恢复药物的药效测试。此外,团队还利用佩利措伊斯—梅茨巴赫病(一种遗传性髓鞘形成疾病)患者的干细胞,培养出可成功模拟该疾病特征的类脑器官,表明新开发的类脑器官技术也可用该种疾病研究。

  新研究将少突胶质细胞纳入到类脑器官中,填补了类脑器官模型研究的关键空白。下一步,团队计划将其用于多发性硬化症的研究,以测试靶向少突胶质细胞的药物在刺激髓鞘形成方面的效果。


相关文章

NatureMethods:北大汤富酬团队揭示单个细胞内高阶染色质结构

调控基因组元件的高阶三维(3D)组织为基因调控提供了拓扑基础,但尚不清楚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多个调控元件如何在单个细胞内相互作用。2023年8月28日,北京大学汤富酬团队在NatureMethods(I......

颠覆传统!锂电池今日登上Nature封面!

电沉积锂(Li)金属,对高能电池至关重要。然而,同时形成的表面腐蚀膜称为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使沉积过程复杂化,这使得人们对锂金属电沉积的理解很差。在此,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Yuzhang......

NatureCommunications:颜宁团队的研究新进展

提及“大麻”二字,不少人最先想到的莫过于“成瘾植物”“传统毒品”。但事实上,大麻是一种古老的农作物,最初被用来制作绳子和衣服,甚至可算作“五谷”之一。《周礼·天官·疾医》中提到,“以五味、五谷、五药养......

2023年张锋团队发表4篇Nature,Science及Cell

RNA引导系统利用引导RNA和靶核酸序列之间的互补性来识别遗传元件,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生物过程中都起着核心作用。例如,原核CRISPR-Cas系统为细菌和古细菌提供了对外来遗传因子的适应性免疫。C......

超50万中国人数据来了|Nature子刊:饮酒与这61种疾病相关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小聚,难免会“微醺”一下。与好友/亲人许久未见,可不得“劝君更尽一杯酒”?人们常说“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少喝几杯助助兴,应该没事儿吧?近日,来自牛津人口健康中心和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

颜宁最新Nature子刊:文章中任何一个结构,AI都无能为力

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新论文突然上线了naturecommunication。研究题为“CannabidiolinhibitsNavchannelsthroughtwodistinctbindingsit......

Nature审稿意见22页,他们答复98页,通过!

2021年11月,李国田决定向《自然》投稿。“这是我们第一次投稿《自然》杂志,第一稿算是‘投石问路’,能给一个修改机会就算成功!”他的博士生沙干说。《自然》审稿人还真的给了修改机会——长达22页的建议......

《自然》发表中国人泛基因组参考图谱,26家单位联合研究

近日,复旦大学、西安交大、中国医学科学院等26家单位联合发布了中国人群泛基因组联盟(CPC)一期研究进展。6月14日,相关成果以《基于36个族群的中国人泛基因组参考图谱》为题发表于《自然》(Natur......

Nature:神经退变和脑衰老过程中神经元DNA修复新机制

近期,Nature 发表了题为:ANPAS4‐NuA4ComplexCouplesSynapticActivitytoDNARepair的研究论文【1】,揭示了神经元在外部刺激下维持基因组稳......

睡不足或超过这个时长,折寿且伤脑!JAMA、Nature等证实

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当然,有些人可能只有四分之一。 这句话强调的是睡眠中很重要的一环——睡眠时长。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在《美国心脏病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