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最新的全球疾病负担(GBD)专题报告指出,缺血性心脏病仍然是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还在上升,已经成为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泛血管疾病,这是一种共同的病理特征,涉及到多种血管疾病。因此,泛血管疾病的防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期刊(IF=39.3)在线发表了题为“Myocardial infarction drives trained immunity of monocytes, accelerating atherosclerosis”的研究论文。这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心肌缺血如何触发造血干细胞或单核细胞中的一种免疫训练状态,从而加速心肌缺血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2022年,葛均波院士曾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了一篇评述,系统概括了泛血管疾病的系统风险。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四个关键问题,包括如何解释泛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靶器官损害修复的共性和特性,如何寻找靶器官损害新的关键干预靶点,如何延缓或者减少缺血性心脏病相关的泛血管疾病参与风险,以及如何突破泛血管疾病的创新治疗瓶颈。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针对缺血性泛血管疾病的治疗手段方式越来越多样,包括介入治疗、外科搭桥以及溶栓治疗等。然而,JAHA的一项研究指出,尽管大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得到了有效及时的治疗,心肌梗死后5年内再发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血管事件的比例仍然高达近40%,这其中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研究概述图

  在12月发表的这项最新研究中,葛均波院士团队发现心肌缺血激活了交感神经系统,期间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引起的单核细胞的KMT5A表达增加,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此外,高脂饮食增加了CNBP的表达,诱导了单核细胞的SYK的产生,进一步促进血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通过使用小干扰RNA技术抑制KMT5A或CNBP,以及利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抑制外周交感神经,可以减缓实验性心肌梗死后的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此外,通过对STEMI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一年,发现人外周血经典单核细胞SYK的mRNA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表明外周血经典单核细胞的SYK表达水平可以作为STEM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残余风险的预测指标。

  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葛均波院士、翁鑫宇副研究员共同指导完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董正博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心内科行政主任侯磊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罗伟博士(现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姚伟元博士对于论文的统计方法给予重要指导,中国药科大学徐涌教授在本文研究修回过程中给予重要指导。本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这一突破性的研究结果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开辟了新的思路。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更多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进一步揭示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血检可预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

法国科研团队在巴黎内克尔儿童医院开展联合研究,发现了一种血液标记物,可有效预测Ⅱ型糖尿病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近期的《循环研究》杂志上。法国科学家对循环于血液中的一种白细胞群体—......

研究发现蛋白质摄入过量不利于动脉健康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摄入过量的膳食蛋白质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结果发表在19日的《自然·新陈代谢》杂志上。该研究结合了小型人体试验、小鼠实验和培养皿中的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当膳食......

科研人员揭示CD147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

近日,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和边惠洁教授团队阐述了CD147在斑块动态进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并证实抗人CD147抗体可有效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CirculationR......

院士团队新突破!揭示心肌梗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

近日,一项最新的全球疾病负担(GBD)专题报告指出,缺血性心脏病仍然是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还在上升,已经成为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泛......

院士团队新突破!揭示心肌梗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

近日,一项最新的全球疾病负担(GBD)专题报告指出,缺血性心脏病仍然是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还在上升,已经成为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泛......

挪威学者证明早睡早起,也会增加心肌埂死风险?

睡眠是一种复杂而多面的生物现象,由多种特征组成。以往的观察性研究主要将单个睡眠特征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单独风险因素。失眠症状、睡眠时间长短和晚睡晚起时型已被确定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个体风险因素。然而......

牢记两个120,胸痛中心“快”救命

提起心肌梗死,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闻身边的人或者耳熟能详的公众人物因急性心梗而遗憾离世。据统计,每天有超过5000人死于心肌梗死,换言之,每分钟超过3个人死于心肌梗死。为了让......

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钥匙”藏在这里

动脉粥样硬化,这种因年龄增长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的动脉内膜病变,往往会在动脉壁形成“添堵的斑块”,导致心血管疾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等疾病。中药天然药物是我国宝贵的药物资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

支链氨基酸过多可限制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

间充质干细胞(MSC)进入缺血心肌环境后的存活率和保留率较低,是目前MSC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日,来自我国空军军医大学的科研团队在《SignalTransductionandTa......

研究发现马尾藻甾醇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潜在作用机制

近期,MarineDrug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应浩研究组合作发表的题为SaringosterolfromSargassumfusiformeModulatesChol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