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MSC)进入缺血心肌环境后的存活率和保留率较低,是目前MSC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日,来自我国空军军医大学的科研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题为“Excessive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accumulation restricts mesenchymal stem cell-based therapy efficacy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文章,揭示支链氨基酸过多积累可限制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

  研究人员发现,过多的支链氨基酸积累不利于心肌梗死后植入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保留和心脏保护。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病理水平的支链氨基酸通过加速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去除,使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应激诱导的早衰和死亡格外敏感。通过遗传或药理学方法增强MSC对支链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能力,可大大改善它们对高支链氨基酸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增强心脏保护功效。

  总之,异常的支链氨基酸积累通过一种表观遗传学机制限制MSC作用的发挥,揭示了缺血后心肌的代谢变化对植入的MSC命运及其疗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2-00971-7


相关文章

牢记两个120,胸痛中心“快”救命

提起心肌梗死,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闻身边的人或者耳熟能详的公众人物因急性心梗而遗憾离世。据统计,每天有超过5000人死于心肌梗死,换言之,每分钟超过3个人死于心肌梗死。为了让......

支链氨基酸过多可限制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

间充质干细胞(MSC)进入缺血心肌环境后的存活率和保留率较低,是目前MSC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日,来自我国空军军医大学的科研团队在《SignalTransductionandTa......

肠道菌群会对心肌梗死后的修复效率产生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对宿主生理调节的影响最近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尤其是在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等关键领域。这些区域对于心肌梗死(MI)后的病理生理和修复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MI的背景下肠道菌群的作用仍有待充分......

“协和经验”破解急性心梗与新冠肺炎的相遇难题

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在线全文刊发了一篇《北京协和医院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该《建议》针对两种类型的心肌梗死分别提出了精准处理策略和路径: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

急剧恶化的心源性休克,背后的原因令人惊醒!

当心输出量减少,并引起组织缺氧时,尽管有足够的血容量,仍可以定义为心源性休克。一旦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代偿机制,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很容易引起多器官衰竭和死亡发生。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仍是缺血性心脏病,......

BBRC:利用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开发出新型心肌梗死模型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上题为“Developmentofamodelofischemicheartdis......

有了它,治疗心肌梗死将不再是难题

心肌梗死(MI)是由冠状动脉闭塞缺血、缺氧所导致的不可逆的心肌损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心血管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心脏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大量死亡,同时局部上调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降解心脏细胞外基质......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时代,ICU被过度使用了吗?

近日,JACC:CardiovascInterv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接受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且病情稳定的患者中,有超过80%在术后进入ICU进一步诊治,尽管其并发症发生率仅......

中外科研团队研发出修复心脏“创可贴”

苏州大学教授杨磊(现任职河北工业大学)团队、复旦大学教授孙宁团队与美国布朗大学教授高华健团队合作,研发出一种用于心肌梗死治疗的粘弹性自黏附心肌补片。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4月15日《自然—生物医学工程》。......

金属硫蛋白在心肌梗死保护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金属硫蛋白可显著提升心梗后生存率与心功能,并减少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近日,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金利泰教授课题组在Antioxidants&RedoxSignaling杂志(TOP一区)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