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19 15:17 原文链接: 非铅钙钛矿中光致发光和光催化活性调控动力学机理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组研究员韩克利团队在复杂体系非铅钙钛矿动力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离子取代实现非铅钙钛矿中光致发光和光催化的功能调控,并探究了其动力学机理。

  全无机非铅钙钛矿因具有低毒性和高稳定性的特征,被广泛应用在发光领域和光催化领域中。但由于钙钛矿材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不高,难以实现其在水中的发光和光催化活性的同时调控。

  该研究合成了一系列锡铂基钙钛矿Cs2PtxSn1-xCl6,通过调节Pt/Sn的取代比例,实现水中发光和光解水产氢的双应用。研究发现,当Pt4+含量较多(x=0.75)时,该材料展现出宽光谱、长寿命、高效稳定的橙色荧光发射;当Pt4+含量极少(x=0.05)时,该材料具有更强的水稳定性和有效的光解水产氢活性,但是伴随而来的是减弱的荧光强度和荧光量子产率。此外,该研究还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变温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结合自主研发的泵浦-探测飞秒时间分辨光谱仪分析等手段,证明这种光学性能的切换调控与材料中亚带隙的形成有着密切关联。

  相关研究成果以Controlling Photoluminescence and Photocatalysis Activities in Lead-Free Cs2PtxSn1-xCl6 Perovskites via Ion Substitution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人工光合成基础科学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

  通过离子取代实现了非铅钙钛矿中光致发光和光催化的功能调控


相关文章

我所利用单细胞分泌分析技术解析神经免疫细胞互作网络

近日,我所单细胞分析研究组(1820组)陆瑶研究员团队利用单细胞多种类分泌因子检测技术,实现了对神经—免疫细胞互作网络的解析。随着全球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神经退行性疾病正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我所实现电催化一氧化氮直接合成环己酮肟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组(509组)邓德会研究员团队和理论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5T8组)肖建平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常温常压下碳基催化剂表面,实现了直接电催化一氧化氮和......

FHPPO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近日,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金催化剂设计与选择氧化研究组研究员黄家辉团队、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化研究组刘应春高级工程师团队,与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液......

PdCu合金“显妙用”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副研究员崔晓菊团队在室温电化学水气变换制高纯度氢气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发现Pd与Cu的合金化能够显著提升阳极电化学CO的氧化活性,进而提高室温电化学水气......

丝光沸石分子筛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分子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展恩胜、研究员申文杰等与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徐君、研究员邓风等合作,在丝光沸石(MOR)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反应的活性位点鉴别和调控方面取得新......

高性能钒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新材料问世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和副研究员朱凯月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离子交换诱导相变方法,制备了具有超大层间距及高稳定性的针钒钙石ZnV6O16·8H2......

我所开发出具有超大层间距及高稳定性的钒基水系材料

近日,我所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和朱凯月副研究员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离子交换诱导相变方法,制备了具有超大层间距及高稳定性的针钒钙石ZnV......

提出构建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新策略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非天然手性环状单萜构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基于仿生催化理念,通过廉价Ni金属催化剂,利用大位阻手性氮杂环卡宾配体,高效合成了一系列非天然手性环状单......

研制出3D打印钠离子微型电池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吴忠帅与副研究员郑双好团队,开发了可形成三维导电网络的电极油墨与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油墨,显著提高了3D打印高载量微电极中的电子和离子传输效率......

丙丙法环氧氯丙烷工艺设计包通过评审

近日,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原创技术——双氧水直接氧化法制环氧氯丙烷新工艺为核心技术编制的丙丙法环氧氯丙烷工艺设计包,顺利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评审会。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