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如何改善拖尾现象

可供改变的条件:流动相:甲醇-水(1:1)流速 增大流速(如2ml/min)柱温 100样品 1% glycerol进样量 3ul最好一次改变一个条件,看那个条件改进最好......阅读全文

TLC拖尾现象

拖尾现象原因:样品浓度过大,层析板过载解决方法:直接降低样品浓度或者是上样量。原因:样品对硅胶的吸附能力过强解决方法:对不同体系加入不同的调节剂,酸体系加冰醋酸,碱体系加氨水。原因:展开剂的极性与样品极性不符,不能做到有效展开解决方法:调节展开剂极性。原因:展开剂对样品的溶解度不够解决方法:换极性相

如何改善拖尾现象

可供改变的条件:流动相:甲醇-水(1:1)流速 增大流速(如2ml/min)柱温 100样品 1% glycerol进样量 3ul最好一次改变一个条件,看那个条件改进最好

如何改善拖尾现象

可供改变的条件:流动相:甲醇-水(1:1)流速 增大流速(如2ml/min)柱温 100样品 1% glycerol进样量 3ul最好一次改变一个条件,看那个条件改进最好

TLC为什么会拖尾?拖尾现象如何处理?

(1)样品溶度过大,TLC板过载,这种情况通过降低样品溶度或者上样量验证;(2)样品未完全溶解,TLC板上有未溶的固体样品,点板一定要是溶液形式;(3)TLC板吸潮,放烘箱110oC活化30分钟即可;(4)样品为强极性物质,含有氨基或者羧基等极性官能团,可以在展开剂中加入酸或者碱;(5)硅胶板在出厂

为什么带出现拖尾现象?

主要是样品融解效果不佳或分离胶浓度过大引起的。处理办法:加样前离心;选择适当的样品缓冲液,加适量样品促溶剂;电泳缓冲液时间过长,重新配制;降低凝胶浓度。

薄层色谱中拖尾现象及克服办法

拖尾现象产生之原因及克服方法(1)点样量太多,展开剂不能全部负载。克服方法:寻出合适之点样量后,再进行层析。(2)展开剂pH值偏高。如以中性展开剂层析酸性物质时,常形成斑点拖尾。克服方法;在展开剂中加入酸,使解离受到抑制,即可防止斑点拖尾。(3)展开剂的pH值偏低。如以中性展开剂层析生物碱和其它弱碱

薄层色谱法斑点“拖尾”现象的原因分析

1、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1)点样过量在薄层色谱过程中化合物在薄层板上进行吸附———解吸附的移动过程中,任何一类吸附剂,它们的负载化合物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点样过量而超载后,过剩的化合物被抛在后面,形成拖尾现象。(2)重复点样样点虽在同一垂直线而样点圆心未重合,致使样点呈近椭圆形,也是形成拖尾现象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拖尾现象怎么解决

1.柱超载 降低样品量,增加柱直径采用较高容量的固定相 。2.峰干扰 清洁样品,调整流动相 。3.硅羟基作用 加三乙胺,用碱致钝化柱增加缓冲液或盐的浓度降低流动相PH值,钝化样品4.柱内烧结不锈钢失效 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过滤样品5.柱塌陷或形成短路通道 更换色谱柱,采用较弱腐蚀性条件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拖尾现象怎么解决

1.柱超载 降低样品量,增加柱直径采用较高容量的固定相 。2.峰干扰 清洁样品,调整流动相 。3.硅羟基作用 加三乙胺,用碱致钝化柱增加缓冲液或盐的浓度降低流动相PH值,钝化样品4.柱内烧结不锈钢失效 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过滤样品5.柱塌陷或形成短路通道 更换色谱柱,采用较弱腐蚀性条件6.

J 峰拖尾问题分析

衬管,色谱柱被污染;有活性点 清洗,更换之 (如有必要);2.衬管,色谱柱安装不党,存在死体积 注射甲烷,峰若拖尾,则重新安装;3.色谱柱柱头不平 用金刚砂切割,使之平;4.固定相的极性指标与样品分析不匹配 换匹配的柱子;5 样品流通路线中有冷井 消除路线中的过低温度区;6.衬管或色谱柱中有堆积切割